近期在全国文明村常熟蒋巷村调研,村支书就是获“为江苏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称号的常德盛。这次调研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样,加深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目标是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蒋巷是乡村振兴的先行者,同时也是得益者。
首先,农村的小康和现代化,通常讲的是乡镇而不是乡村。的确,中国农村的改革,在发展小城镇方面是成功的,而在农村城镇化发展这么多年后,现在需要着力解决的是农村的最基层乡村,而不是乡镇的振兴问题。其次,何谓“记得住乡愁”?过去慕名去参观的“新农村”,一眼望去是成片的厂房,而到蒋巷,满眼是农田、水塘,鸡鸭成群,全村连水面3000多亩地,1200多亩种了庄稼,还有果园、林园、苗圃等,一幅农村景象。第三,乡村振兴富了谁?过去慕名参观的“新农村”,见到的是“腰缠万贯”的企业家,而到蒋巷,见到的是富裕起来的农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直面农业、农村和农民。
振兴农业即做强农业。过去的蒋巷是高产穷村,现在变为高效富村,农业增加值达到650万元。其振兴路径,一是艰苦创业,用他们的话讲“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他们从水利建设入手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经过20多年、累计投入劳动力6万余工、完成50多万土方,最终将1700亩低洼耕地填高1米多,建设成了田块成方、树木成林、水渠成网、水泥道路畅通的高产稳产粮田,建设成绿色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利用复垦复耕的土地建设起高效农业示范园。二是由高产农业转向高效农业。过去追求产量,一年种两季或三季,现在土地休耕,一年种一季优质良种水稻;种地不用化肥农药,全部用有机肥,猪圈的粪便管道直通每一块水稻田。虽然水稻产量比过去有所降低,但是“蒋巷大米”品牌因其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经营收入反而大大提高。三是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种植区占地500亩,分竹园、果园和经济林木园;养殖区占地150亩,实行循环种养。挖出的河塘养鱼,辟出的养鸡场散养鸡,在鸡场内种菜供鸡食,鸡粪集中用作有机肥。集中开辟的果园生产出各种鲜美的水果。
振兴农村即建设美丽乡村。过去的蒋巷村是偏僻、闭塞、交通不便,90%以上的村民患有血吸虫病。农田都是低洼地,有四个自然村零散分布。现在的蒋巷,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宽敞、景如画。蒋巷的美丽乡村建设,是从“三集中”入手的,农田向种田能手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原有的分布于四个自然村的200户居民集中住进统一规划的社区。蒋巷利用四个自然村合并的机会,委托同济大学编制了“生态村建设规划”。根据规划,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活环境宜居化的思路,在村中心地带建起了占地600多亩的生态园。为了保护环境,以年损失500万元收益的代价,主动关闭了有污染的化工厂。蒋巷将四个自然村合并后腾出的土地、工业企业集中搬迁后腾出的土地,整片统一规划发展生态农业园,在生态农业园内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并且建设旅游景观,完善旅游设施。投资130多万元在主干道两侧建成26公里的生态林带,目前已实现全村100%林网化,绿化覆盖面达80%以上。建成日处理20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常熟市第一座秸秆气化站,组建了一支环境卫生、绿化养护、新农村督管队伍,蒋巷成为了全国率先通过国际环保质量认证的村级单位。如今的蒋巷村实现了“学校像花园,工厂像公园,村前宅后像果园,全村像个天然大公园”的总体目标。美丽乡村为蒋巷创造了生态价值。依托生态农业发展起了乡村旅游。蒋巷没有独特的传统的旅游资源,但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靠的是其生态农业。2018年全村游客总人数超过了3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000万元。
振兴农民即富裕农民。过去的蒋巷是高产穷村,现在成为高效富村,而且是共同富裕村。蒋巷人的收入水平,2018年人均收入6万元(其中1万元村集体分红),这个数据是去除高收入者后的实打实的平均收入,远远高于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的水平,达到居全国首位的上海58987.96元的水平。村民“家家有房子、人人能就业、人人有保障”。全村所有村民都住进别墅。村里分三批建造的192套别墅,上下两层220平方米,能抗七级地震。村民家庭的电话、数字电视、有线广播、气化灶具、太阳能热水器、卫生洁具、小水井等安装建设均由集体投资。就社会保障来说,村里建设了158套三星级标准的老年公寓,免费给老人使用,对老人与子女同住别墅房的家庭则给予2000—3000元的奖励。老人除了免费入住老年公寓外,还享受养老金制度,并统一提供优质口粮。蒋巷村率先在当地完成了农保向城保的并轨。而对于全村411名已退休的老人、未成年人以及在校学生等未能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全部参加医疗保险,缴费全部由村集体承担,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全覆盖,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险。
蒋巷在乡村振兴方面成功的秘诀有三个,主要是:
第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起家,工业发家,三产旺家。村民靠在三次产业中就业致富。全村200户900人,外出打工的不多,蒋巷的各类产业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同时还有民营创业园。蒋巷的劳动力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蒋巷的特色在于,非农产业为富裕起来的村民提供了80%以上的收入,但非农产业的发展没有挤占农业用地。蒋巷土地的80%以上仍然是农用地。虽然蒋巷直接从事农业种植的劳动力不足10人,但在农业产业链上的延伸服务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和富裕村民的渠道。其中包括投资610万元新建了蒋巷粮食烘干中心,中心还建设有专业的粮食储存冷库,可以满足850亩农田产粮的贮藏需求。依托这些加工设备延长了蒋巷大米的产业链,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到最终产品的转化,从而提高了市场价值。生态农业旅游也是在农业中衍生出来的,达到了“旺家”的效果。
第二,集体经济支撑集体致富。蒋巷有着苏南模式集体经济的基因,在其改革和发展中这种基因保存了下来,并且适应市场经济有了新的提升。蒋巷村集体资产参与市场经济的运作,获取利息收入、投资收入以及服务收入,每年可支配收入2200万元。利用集体收入有条件提供村公共产品和福利,许多私人投资不愿意进入的公共性项目,就由集体投入保证村民享受到充分的公共服务和福利。2018年村民不仅从村集体得到人均1万元的分红,每人还从村集体分得18斤水果、6斤鱼、50斤肉、30斤有机大米、10斤油。村民从集体经济里获得公共服务和收入,就有了获得感和向心力。
第三,村集体(尤其是村党支部)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村集体对工业和农业的管理和服务方式是不一样的。蒋巷的工业原来是村办工业,改制以后成为私人控股的企业,村集体对其只服务而不干预,让其自主地参与市场经济。而对农业则不只是服务,而是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背景下,行使好所有者的职能。村民承包的土地统一流转到村集体,然后由村集体发包给16个种田大户(能手)。近年来由于当年的种田能手年老了,种不动了,土地又流转回村集体。
基于对蒋巷的调研,不仅增强了乡村振兴的信心,而且发现了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的经验。在蒋巷看到了苏南模式的新发展,即集体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不仅市场经济强,集体经济也强;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结合,不仅非农产业强,而且农业也改变了弱势地位。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集体富裕的进程中,村党支部真正起到了领导核心的作用。
(作者为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高校党委充分发挥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作用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各高校都在根据自身办学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办法、新路子,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工作成效,但同时也面临一些共同的新情况、新挑战、新课题。
强化学校党委全面领导,重在做“实”。首先要夯“实”基础,切实担负党建责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研究制定学校党建工作各项任务措施。包括强化学校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思想文化阵地的意识形态管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力争把做好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巩固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贯穿党委工作始终。其次要“实”字当头,落实好党建重点任务。要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核心作用。比如,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使学校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务会议和“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边界、决策程序及决策制度更加清晰明确。最后要注重“实效”,不断净化政治生态。将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委班子“分内事”。注重探索政治生态自我净化的能力,增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撑。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统一研究部署、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检查考核。坚决支持纪委履责。紧盯“四风”问题,指导纪委开展专项督察,要求各重点领域和关键部门结合自身工作职责、业务流程严格排查廉政风险,将廉政风险防控和内控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高校党员干部的风险防控意识,主动落实相关防控责任。全面从严防“四风”回潮,对党员干部问题抓早、抓小、抓苗头,推动管党治党更加严紧硬。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在做“深”。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一个时期以来,党中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纲,对党的建设,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和新部署,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高校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升政治领导力,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院议事决策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不能用党政联席会议代替党组织会议,在学校“三重一大”事项决策中,有关党的建设,包括本单位管理范围内的干部推荐和任用、党员队伍建设等工作,由党组织会议研究决定,涉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应由党组织会议先研究再提交党政联席会议决定,保证学院重要事项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自身标准化建设。要实现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全覆盖,层层压实党建工作责任。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健全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切实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实现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全面覆盖。提升思想引领力,强化理论武装。认真开展好专题学习教育。各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校内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等学科优势资源,开设高质量党课,推进学习教育入脑入心。鼓励各学院将专业特色、学科优势融入党建工作,培育一批具有自身特点和传统特色的党建工作“名片”。提升组织战斗力,强化党务骨干队伍建设。选配党务工作“能手”。要按照政治强、品行优、业务好、威望高的要求,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队伍。要强化党务骨干队伍培训。基层党建工作干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要有一批精通党务工作的骨干,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坚持党建引领事业发展,重在做“强”。坚持围绕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这一建设目标,全面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两大主体责任,统筹协调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三条路径,科学实施创新驱动、开放融合、高原造峰、特色发展四大战略,在优化建设布局、创新协同发展、完善治理结构、推进资源共享、增进师生福祉五个方面精准发力。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筑牢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书育人全过程。
以上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具体思考可以概括总结为:“一传承”“两强化”和“三坚持”。必须大力传承弘扬“厚生”精神和党建先导理念。“厚生”精神由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先生提出,在学校事业发展各个历史时期,“厚生”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历史内涵。要不断弘扬“厚生”精神,坚持以师生员工为本,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党员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增强推进党建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必须不断强化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体制机制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学校党委要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等为着力点,科学定位党政职责,不断健全议事决策规则,切实发挥校院两级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为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必须不断强化领导班子和人才干部队伍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关键是要有高素质领导班子和人才干部队伍。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水平。坚持党管人才、党管干部,把人才干部工作放在学校长远发展的大局中来考量和谋划。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党交给高校的中心任务。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统筹推进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职能,为贯彻落实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必须始终坚持打牢基础、强基固本。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实践证明,只有思想重视基层,资源投入基层,人才充实基层,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才能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才能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要求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证明,改革创新是增强高校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由之路。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围绕“人民当家作主”这一主题,本报记者邀请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许和隆教授进行访谈。
记者: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哪些鲜明品格和巨大优势?
许和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兴旺、人民幸福的现实成果,也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以人民为中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世所罕见的艰难险阻,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就是对这种制度优势的最好诠释。
记者:如何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许和隆:在新时代,进一步发展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取得更大成效。要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进程。一方面,扩大人民在新时代满足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人大行使权力的制度机制,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另一方面,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广泛动员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要改革党政机构,建立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高效廉洁政府。一方面,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另一方面,创新体制机制、制度程序、方法手段,高效廉洁,提高对人民负责的能力水平,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效率效能。
记者:为何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许和隆:爱国统一战线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广泛性的重要制度安排。“众人拾柴火焰高。”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结成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提高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目标认同;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最大限度把各阶层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最大限度把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找到最大公约数,划出最大同心圆。因此,概括地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现实需要;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需要;是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长远需要。记者 袁 媛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当今社会复杂多变,各种重大矛盾冲突、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成为政府公共治理、公共服务、职能发挥和效能提升的重要方面,也成为衡量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各级领导干部应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敢于、善于在危机中体现优秀的领导品质。
应急管理首先要解决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的问题。当突发事件或紧急状态来临时,我们不能患得患失,计较个人名利得失。有些突发事件无法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处置,我们在进行力所能及的先期处置的同时,要迅速向上级反映全面真实的情况,敢报实情、敢讲真话,敢提符合实际的处置意见,避免让上级盲目决策。部下来请示,不能含糊其辞地说“这也可以、那也可以”“研究研究再说”“你们先看着办”,等等,必须要有明确的指示要求。突发事件是一种非常规状态,在突发事件处置存有责任缺位时,我们一定要主动补位,不因为责任不明确或不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就不处置。在整个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我们都要直面危机,敢于负责,敢担风险,掌握处理危机的主动权。
突发事件具有突然性,让人猝不及防,来势迅猛,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从成因来看,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导致,有眼前的利益,也有矛盾的长期积累;有经济因素,也会掺进政治等因素。从参与群体来看,有些人是盲从和跟进,有些人是恶意滋事起哄。随着事态的剧烈演变,突发事件的事件性质、影响区域、参与群体、涉及领域会逐步蔓延升级,如果不果断及时处置,引发突发事件的多种因素就会交织发酵,经济问题可能会变为政治问题,盲从跟进的参与者或许会成蓄意捣乱的主要骨干。处理突发事件的紧迫性,要求我们实施危机决策。对领导干部而言,就是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切实负起责任,用第一手材料作出有效的反应和判断,对事件的起因、事态的严重程度、发展趋势和社会影响等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估,快速反应,果断决策。还要不断随机应变,随着事态的发展演变,根据事件的阶段性特点及时作出相应的、有效的决断处理。
选择合适的策略,才能妥善处理突发事件。要权衡利害。当利弊得失搅在一起时,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权衡的过程是选择的过程,选择的过程也是决断的过程。权衡利害不要面面俱到、瞻前顾后,而要抓住主要的利和主要的害,趋利避害。要随机应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没有固定的章法、套路。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要缓急有序。一旦遇到突如其来、千头万绪的突发事件,我们必须先处置最急的事情,否则,可能就会控制不了局面,本来不是危机的就会变成危机,不是紧急状态的就会变成紧急状态。要周密统筹。兼顾到方方面面,除了现场一线摆兵布阵、周全应对外,周边管控、信息传递、舆情处置、后勤调度、综合指挥等,都需合理有序安排。要刚柔相济。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如果简单地采用行政手段和强制手段,而不注意教育疏导,不注意满足群众的合理要求,不但不能平息事态,反而会因为方式方法上的简单粗暴,激起更大的矛盾,导致事件升级。如果一味地迁就退让,不讲法律和原则,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也不能妥善处置好事件,即使暂时处置了,也会留下后患。
危机有时会逼出许多将“坏事变好事”的机遇来。因此,一方面要尽量处理好危机的后遗症,把危机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另一方面要通过对危机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分析,促使一些问题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甚至带来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变革。解决危机的能力固然重要,防范危机的能力则更为可贵。将危机防患于未然,除了把引发突发事件的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之外,还应当建立应急管理的长效机制,夯实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础,实现应急管理的最高境界——“无急可应”。
管控突发事件还要注重防范,消除短板,提高地方治理能力。社会危机、突发事件、紧急状态的产生,往往与地方政府的整体管理水平紧密相连,是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不单单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个领域的事情。关键是要提高执政和全面治理能力,理顺方方面面的关系,避免或减少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创新社会管理能力。坚持一体化谋划,统筹兼顾平安创建、法治创建、文明创建,齐头并进、融为一体,实现社会管理的综合效应。坚持社会化运作,动员社会力量,动用社会资源,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民众自治的格局。坚持规范化建设,将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常态化、长效化、法制化,把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纳入规范化建设的轨道。坚持人本化取向,社会管理创新的最终目标,在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安康。把“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贯穿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致力于在管理中增强服务能力、在服务中提升管理水平。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基层的组织建设,包括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的健全完善,基层干部的能力提升,政府效能、法治建设等机制建设。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到位了,政府的职能履行才能到位,社会管理才能到位。
(作者为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政治标准是硬杠杠,这一条不过关,其他都不过关。因此,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必须采取更加务实有效的举措考准考实干部的政治表现,以政治体检引导干部自觉坚定政治忠诚、保持政治定力、增强政治担当、提升政治能力、严格政治自律。
政治体检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总要求。高素质专业化的前提是政治合格,政治不合格,高素质则无从谈起,专业化也是舍本求末。开展政治体检,是有效推动政治建设向基层延伸的迫切需要。有的干部认为政治建设“与己无关”“抓之无形”“对之无标”。开展政治体检,就是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不断向基层延伸,使基层抓政治建设的责任更加到位。开展政治体检,是有效推动政治标准细化落实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问题有的是灵魂深处的东西,特别是政治上的两面人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识别起来比较难,但也不是不能发现。”开展政治体检,就是通过科学设置体检指标和评价要点,推动政治表现看得见、摸得着、有得评,从而真正抓住选人用人的源头和风向标,真正选拔出对党、对人民、对事业忠诚的好干部。
科学设置项目指标是政治体检的必要条件。政治体检是一项政治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科学设计政治体检的项目指标,确保政治体检的较强操作性、准确性,使之成为深化推进政治建设的有力抓手。一方面,要聚焦政治标准,开展好正向“五看”。紧扣干部政治标准的核心要求,将“五看”进一步具体化、指标化。在政治忠诚方面,聚焦“四个意识”,看是否做到“两个坚决维护”;在政治定力方面,聚焦“四个自信”,看是否坚定理想信念;在政治担当方面,聚焦“担当作为”,看是否践行宗旨、服务大局;在政治能力方面,聚焦“洞察力执行力”,看是否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在政治自律方面,聚焦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看是否严守党章党规、严格按规矩用权。另一方面,要突出关键内容,设计好反向指标。针对干部政治性不强的典型问题,坚持底线思维,科学设计反向指标。例如,对党组织表里不一、阳奉阴违、妄议中央大政方针、不信马列信鬼神等大是大非问题;不切实际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工作浮于表面、效率低下等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拜把子”“搭天线”、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重要事项不请示不报告的问题等,将不能逾越的底线设定为反向指标,在考准干部政治表现的同时,给干部明确划定不能突破的“红线”。
处理好三种关系是政治体检的必由路径。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看人”与“抓事”相结合,“一时”与“一贯”相结合,做到既不遮掩存在的问题,也不误判真实表现,全面客观地识别干部政治素质优劣。抓好政治体检的五个环节,即把好个人自查关,把好群众测评关,把好领导评价关,把好考察评议关,把好组织诊断关,形成“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的诊断意见。突出抓好“分类诊疗”,对体检诊断为“健康”的干部,正常提拔使用;对体检诊断为“亚健康”“不健康”的,深入分析研究,必要时进行组织调整。注重抓好“健康管理”,对体检中发现的轻微问题,及时提醒教育、咬耳扯袖、督促改正。对问题较多的,进行函询诫勉。建立干部政治体检档案,动态掌握干部“政治体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横向上健全协同机制,在纵向上健全上下联动机制。将政治体检融入到干部的日常管理中,推动政治建设融入日常、抓在平常。通过开展政治体检,形成一种倒逼机制,让干部更好地了解什么是政治标准、自身还存在哪些不足,让“补钙壮骨”成为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作者为徐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新时代引领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新发展,加强哲学思考,以正确处理“五个关系”为导向,坚持把标准贯穿于机关事务工作全过程,就能不断开创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处理好“高与低”的关系。“低目标”就是靶面向外,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打磨、不断修正、不断完善,循序渐进且量力而行地创报国家标准、省级标准、地方标准。“高目标”就是靶心向内,侧重于内部管理制度的标准体系形成,最终实现运用标准化的理念、原理、方法、手段对机关事务工作进行流程再造、实践提升、科学规范。当跳出标准看标准时,我们看重“高目标”,因为这样的标准体系既管当下、又管长远,既管常态、又管长效,充分体现了标准和机关事务的深度切合,发挥了标准化在机关事务工作中的规范、调节、约束、控制功能,起到了管标管本、治标治本的作用。同时,以“低目标”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各类各级标准,努力形成“高低融合、管服协调、量质平衡”的标准体系,进而从更高层次上推动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标准化+职能科学化”,进一步理清理顺机关事务职能边界,突显国有资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等方面的管理职能,实现机关事务标准化全领域全覆盖。“标准化+治理法治化”,健全完善基于法律法规框架下、具有地方特色的机关事务工作制度规范,制定出台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的工作流程,构建融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和工作流程于一体的标准化法治化体系。“标准化+手段信息化”,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在现代机关事务工作中的应用,用标准化的理念、方法、路径来提升机关事务工作的信息化效能和水平。“标准化+服务市场化”,对安保、会务、保洁、餐饮、绿化及设施设备管理等市场化服务,进行全要素流程再造,提升市场化服务品质。“标准化+队伍职业化”,建设一支标准化意识强、熟悉标准制定规则、掌握行业发展动态、信息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提升机关事务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轻”标准数量,坚持把多多益善与宁缺勿滥辩证统一起来,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既考虑到实际需要,又考虑到可操作性,做到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出台一个成功一个,不以数字文字论英雄,不以本本盒盒定乾坤,防止玩新概念、搞假大空、摆花架子、走红地毯。“重”标准质量,坚持把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既加强与专业机构的专业合作,又履行标准化工作主体责任,立足自身实际探索标准外延,促进标准化工作下垂落地,形成高标准的标准、高质量的标准。事实也证明,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要坚持以“数量服从质量、质量服从实效”为导向,进一步深化标准认同,强化质量意识,走出数量误区,才能克服忽视质量而盲目追求数量的倾向,着力构建“量质同效、量质平衡、量质融合”的标准化体系。
处理好“建与用”的关系。以建促用。统筹安排机关事务各类标准布局与优先次序,做好机关事务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分类分项分步制定符合工作需要、操作性强、科学规范的机关事务工作标准。充分发挥标准的强制性作用,运用任务分解、工作评价、质量考核等手段,通过亲自抓、主动抓、合力抓等途径,推动标准的宣传推广应用落到实处,切忌将标准束之高阁、藏于暗处。边建边用。每项标准的研究、制定、出台,围绕“用”这个维度,聚焦“谁来用、在哪用、怎么用”问题,建立一个推广一个,建立一个实践一个,做到边建边用、边修边改,提升标准体系的适用性、可操作性,促进标准管用、实用、好用。建用结合。建标的过程就是用标的过程。不能搞成建标准是一批人,用标准又换一批人,建用脱节、建用“两张皮”。充分考虑到标准规律、人力成本、支撑条件和共性依赖等因素,集大家智慧、聚大众才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出力”的格局,推动标准工作建用结合、建用并行。可见,“建标”与“用标”同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过程,需要系统谋划、系统考量、系统推进。
处理好“上与下”的关系。吃透“上”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国管局、省管局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机关事务标准化发展规划(2018-2020年)》精神,始终把精力聚焦到标准化工作上来,把物力投放到标准化工作上来,把财力引流到标准化工作上来,确保“上”情落到基层实处。做实“下”文。着眼机关事务工作实际,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充分调动各级资源和各方力量,围绕“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打通“中梗阻、下梗阻”两路经脉,聚焦“市本级、辖市(区)、局属单位”三个层面,推动“管理职能、管理模式、管理队伍、管理体制”四大转型,在领导本级与指导下级中,切实履行标准化工作主体责任,集全局之智、举全局之力,促成共建共享、互通互融的标准化工作格局。
(作者为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记者:昆山怎么看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杜小刚(昆山市委书记、昆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应该是传播党的声音、培育文明风尚、提供惠民服务,这样一种综合性的宣传教育服务阵地,通过这一阵地,达到“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成风化俗”的根本目的。我们通过理论宣讲平台,更好地搭建起理论大众化与群众生产生活连接贯通的桥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着眼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走进农民群众心坎,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全面提升农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化素养、法治观念和精神状态,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着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提供教育文化、科技科普、体育卫生等各类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
记者:昆山是如何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
杜小刚:我们构建了“3+2”组织体系。“3”就是市级层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镇(办事处)层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社区)层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则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和实践点。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要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功能研发和组织实施,就像是“指挥部”“参谋部”“孵化器”“发动机”,搭建了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等5大功能平台,并加设了1个文明创建服务平台,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媒体矩阵。11个区镇、4个城市管理办事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已经全面挂牌。331个行政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挂靠各自所在区域的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了全面覆盖。
我们还创新建设了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文明实践点。实践基地主要按照红色印记、时代精神、名人先贤、历史文博、艺术品鉴、人才科创、绿色生态、美丽乡村、生命健康、法制宣传等10个类别拓展设立。实践点按照自然村(社区)、规上企业、职工集宿区、重要工地、城市CBD、科创综合体、城市公园(广场)、旅游景区等8种点位设立,真正做到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记者:昆山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有什么特色做法?
杜小刚:我们在谋划布局上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在机构设置、点位分布、力量配备、产品供给等方面就坚持城乡一体谋划、一体布局,并主动把一些优质资源向农村倾斜,更好地让农村群众从中受益。我们在服务对象上坚持新老昆山人全部纳入,积极推动新昆山人“身份市民化”“服务均等化”工作,一方面积极吸收新昆山人加入志愿服务行列,另一方面把新昆山人作为重点服务人群,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走近他们,与他们面对面、心连心,把服务送到他们心坎上。比如,我们聚焦“入城”“入住”“入职”“入户”“入学”关键节点,让他们在享受服务、感受温暖中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文明素质,在昆山找到心灵归属。我们在文明实践中高度重视科技科普服务工作,通过实践中心科技科普服务平台,以“三下乡”、结对帮扶等不同形式,全市市民、在校学生、企业职工送上务实管用的科学知识,在增强市民科学素养、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同时,也助推我们城市高质量发展、产业科创中心的建设。
记者 袁 媛
● 从金融市场视角分析,融资困境源于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正规金融市场融资渠道过于单一,与多样化的企业资信特征不相适应。由此,纾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关键在于推动金融体制机制变革,通过顶层设计将民营、小微企业等低资信主体纳入正规金融体系的覆盖范围中来。
● 纾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需要着力打造四大体系:加快多层次多元化资本市场建设,打造多元融资体系;推进融资担保体系变革,重构高效率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扶持专业化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健全开放式征信体系;贯彻市场化思想,配置健康的政金生态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会议将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列为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要求“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
在经济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内部面临下行压力的当下,完善资本市场纾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更显迫切。中国金融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呈现以国有银行为主导的单一融资格局,银行信贷占社会融资规模八成以上。银行是天生的风险厌恶者,风险是信贷项目审核中的“硬约束”。与直接融资不同,银行并不会为追求风险溢价而从事高风险的借贷活动,而是力求稳健,以规避不良贷款为第一要务。这是由银行业态特点所决定的内在本性,也是金融监管当局的外在要求。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为规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银行会对受贷企业资信水平和偿债能力划定红线,只有达标的企业才有获得贷款的资格。
民营、小微企业往往账目不甚清晰、缺乏合格抵押品,难以满足银行对受贷企业的资信要求。大型企业满足资信要求,但分所有制来看国有大型企业在发生经营困难时通常可以得到财政补贴,实质上获得了政府级别的增信担保,因而其资信水平依然较同体量民营企业更优。上述两种情形引发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低资信的民营、小微企业即使愿意支付高额溢价也无法获得信贷资金,而高资信的国有、大型企业则获得远超自身实际需求的信贷配给。
资信优良的国有、大型企业拥有超额信贷配给,而民营、小微企业面临资金缺口,二者互通有无,形成非正规金融市场。这客观上提升了民营、小微企业的资金可得性,但金融链条拉长大幅推升了终端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引致“融资贵”,金融产品层层嵌套,也埋下系统性风险的隐患。2018年,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去杠杆”切断了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资金源头,以影子银行为重点的“强监管”阻断了资金向非正规金融市场流动的渠道。两类政策效力协同,在消解非正规金融市场潜藏风险的同时也误伤了一些极度依赖这一市场的民营、小微企业。与此同时,银行主导下的正规金融体系未能同步增进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反而在“控风险”导向下进一步收紧信贷审核标准。三重监管政策效力叠加共振,彻底阻断民营企业从非正规金融市场融资的渠道,“融资难”情形再现,而这比“融资贵”更为紧迫和棘手。
从金融市场视角分析,融资困境源于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正规金融市场融资渠道过于单一,与多样化的企业资信特征不相适应。由此,纾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关键在于推动金融体制机制变革,通过顶层设计将民营、小微企业等低资信主体纳入正规金融体系的覆盖范围中来。对此,政策措施可沿两方面思路着手:一是从调整金融结构着手,加快直接融资发展,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多层次、多元化资本市场满足低资信企业融资需求。二是从完善现有银行融资渠道着手,重构高效率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提升银行对民营、小微企业的覆盖能力。
纾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需要着力打造四大体系:
加快多层次多元化资本市场建设,打造多元融资体系。其一,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战略部署,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以地方性、社区性金融机构打破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其二,加快证券市场改革步伐,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交易制度,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推动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尽快落地,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基础制度改革,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三,支持企业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推动债券品种创新;优化再融资制度,深化市场化并购重组改革;鼓励有条件的省份依托地区性股权交易中心打造“科技板”,为高新企业提供培育孵化、股权交易、债权融资等全方位金融服务。
推进融资担保体系变革,重构高效率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构建完善“商业性担保公司-省级再担保公司-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三层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强化商业性担保公司的盈利属性,减少对担保费用的不当干预,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进入融资担保行业;突出再担保的政策属性,以非盈利再担保实现风险分散,并以消除长尾风险为对价合理压降担保费率。
扶持专业化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健全开放式征信体系。引进培育一批与国际接轨的资信评级、资产评估、会计、财务审计等专业化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打破资金供需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要素配置效率。加快国家级信用开放平台建设,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会征信与金融服务一体化系统,降低金融机构征信成本。探索将线上“大数据”与线下“软信息”纳入全国统一征信平台,开放工商、电力、环保、法院、公安、国土、房产等部门数据接口,供担保机构和银行查询,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并降低征信成本。审慎探索有限度地向金融机构开放“金税工程”数据接口,供担保、征信、银行等金融机构收集脱敏后的企业税务数据以核定企业资信。
贯彻市场化思想,配置健康的政金生态体系。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的市场化思想,落实“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凡是企业能干的就让企业干”的原则。清理废除扭曲金融定价机制、在金融市场上制造不平等市场地位的政策和规章,重新确立市场在金融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金融软环境。特别是要清理针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享受相同的国民待遇。加快市场法制建设,强化依法全面从严监管,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作者为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
“江苏智库联盟”年度优秀成果评选入选作品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但也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协调、合作机制不健全、文化交流不充分等问题。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应立足区域协同发展观,注重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系统性,着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协调性和系统性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基本要求。“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质,是在达成国际政治共识基础上的区域发展观,是总结国内、国外发展实际,适应新发展要求的产物。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以区域协同发展观加强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不能用肤浅的、近视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价“一带一路”倡议,要着眼于解决长远发展中有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二是不能用封闭的、保守的态度来开展“一带一路”的宣传工作,既要立足于国内发展的实际,又要充分关注国际关切,以国际视野做好“一带一路”的宣传工作;三是不能用排他性、模式性的框架来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要充分发挥沿线国家的主体性、参与性,共同探讨解决区域协同发展问题。
具体而言,以区域协同发展观做好“一带一路”研究,需要确立明确区域协同发展评估和风险应对与协同机制。
明确“一带一路”建设的评估导向。“一带一路”建设整体上呈现为积极导向而非消极导向,这是评价“一带一路”的基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展开的理性评估,主要涉及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从时间维度上讲,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评估应更多地注重长时段而非短时段,从长远的发展与国际关系互动的视角阐释,至少需要考虑十年乃至更为长远的时间。从空间维度上讲,不应仅仅局限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关系,还应顾及“一带一路”在整个东半球的实施效应。
构建“一带一路”风险研判及应对和区域协同机制。在国内与国际协同层面,需要顾及更为全面而有效的整体审视,充分注重沿线国家治理现代化、区域协同发展等相关积极变量所发挥的作用。在具体协调过程中,考虑更加有效的协同机制——尤其是经济、文化、民生等部门,包括智库、NGO等民间的区域协同和互动,促进区域间优势资源和要素的流动。
在中国与沿线国家关系协同层面,需要更为有效的民间交流和民间互动。既要以国际关系为重要尺度推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区域治理,又要以民生福祉为重要考量促进与沿线国家的民间交流和互动,充分理解和尊重所在国人民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等,以此推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
在企业与公民的海外投资层面,需要注重更为有效的海外企业社会责任保护制度建设,提高公民守法经营意识,尊重所在国文化习俗并积极充当“一带一路”倡议的文明使者,挖掘海外中资企业和海外公民的“正能量”事迹,建议设立“一带一路”新时代“张骞奖”以表彰其贡献,讲好“一带一路”合作故事。
进一步推动包括亚投行在内涉及“一带一路”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协同机制构建,提供更为积极而合理的金融支持,严格评估和防控沿线国家的输入性债务风险或债务危机。考虑以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更为具体的实施规划,开展合理而有效的经济因素运用,将“一带一路”视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开放性平台。
(作者为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
近日,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首要目标。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育主体上,要聚焦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结合这一维度。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同样,有优质的师范生源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教师。加强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既要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又要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师范院校要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列为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作为师范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要加强在职教师的师德修养。把师德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要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教师素质的关键所在,把师德作为教师培训的首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结合教书育人实践,增强行动自觉,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在实施路径上,要聚焦外在他律与内在自律相结合这一维度。既要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外部约束力,又要启发教师内在自觉,激发内生驱动力,加强自我师德修养。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自律是他律的升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因此,我们在强化“他律”的同时,要强调“自律”,倡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师德规范,并内化为自觉行为。
师德是教师在社会的要求和影响下,通过学习、体验、修养和实践等方式,认同、内化或创设的在教育工作中处理各种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师德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构成的综合体,因此,师德师风建设要遵循师德形成的特点和规律,抓住“认知、认同、认真”三个基本环节。一是要在“认知”上下功夫,主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增强自觉性,避免盲目性。二是要在“认同”上下功夫,主要解决情感体验问题。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是社会成员实现从思想到行为转变的关键因素。要把师德的内容和要求内化为信念,成为教师的一种精神追求和内在需求。三是要在“认真”上下功夫,主要解决知行统一问题。要在认知认同基础上身体力行,在心灵上对师德规范要求具有敬畏之心,态度认真。师德师风建设既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在理论上深入思考和研究,但更为重要的是强化实践,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要把师德的理论转化为认识、把认识转化为智慧、把智慧转化为能力,把能力转化为实践,认真践行师德规范,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性,推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呈现新气象,迈上新台阶。
(作者为江苏教育现代化研究院办公室主任)
年少时,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临别好友时,他留下“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赠言。50多年革命生涯,26载总理重任,他殚精竭虑、操劳一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大地之子”。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他的名字是光荣的名字,是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他,就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
2月中旬,探访总理故里淮安,走进梅园新村,追忆他工作生活中的点滴片段,感受他伟大精神的丰富内涵,有一种力量穿越时空,令人感动与敬仰,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
楷模人生
“周恩来同志是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是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是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是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是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2018年3月1日,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六个“杰出楷模”对周恩来精神内涵作了深刻论述。
穿过淮安闹市,翔宇大道1898号,新建成的恩来干部学院安静地坐落在主干道一旁。从南门进入,跃入眼帘的是一座周恩来铜像。虽然清瘦、憔悴,但注视远方的目光坚定而深邃。“这座铜像高4米,宽3米,以意大利摄影家焦尔乔洛迪拍摄的‘沉思中的周恩来’坐姿照作为设计创作的主素材,由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创作,再现了周恩来的晚年形象。”恩来干部学院副院长郑超介绍。
除了“沉思中的周恩来”,另一张照片也令人印象深刻。那是1975年9月周恩来在医院会见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团长伊利耶维尔德茨的留影,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会见外宾。由于病痛的折磨,当时周总理的身体极度消瘦,体重只剩下30.5公斤。这张照片,正在由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策划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学习杰出楷模周恩来》专题展中展出。在那里,还有总理用过的书桌、补了又补的衬衫、手书的“我的修养原则”和对亲属的十条要求……这些文物、照片,让前来瞻仰的人们更直观地感受伟人周恩来和他的精神世界。
周恩来纪念馆的橱窗里静静地躺着一枚“为人民服务”胸章。讲解员谢美霞介绍,这件一级文物是周总理生前卫士、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高振普将军向纪念馆捐赠的。直到临终,总理一直佩戴着这枚胸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的这句铮铮誓言,周恩来做到了极致。
采访当日,周恩来铜像广场上,67岁的刘平和老人,面对“双手叉腰,面带微笑的周总理”,看了一眼又一眼。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反复说着一句话,“真是我们的好总理!”
无悔初心
1921年,周恩来在巴黎参与创建旅欧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说,“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皖南事变后,周恩来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行径,他旗帜鲜明地指出,“共产党决不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要作最坏的准备,要准备牺牲。要牺牲,我们一起牺牲!”1946年10月,在纪念鲁迅逝世10周年时,他说:“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该像条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12小时,有时在16小时以上,一生如此。”邓小平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曾这样说。
抚今追昔,周恩来身上展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常务理事王家云表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周恩来精神已经超越特定历史情境,被赋予了包含理想信念、人生价值和社会实践等不同层次的新的时代内涵,与中国梦的价值指向相一致。周恩来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宝贵的力量源泉与精神动力,应倍加珍视、大力弘扬。
周恩来曾说过,“我们这些人一辈子就是为国家、为人民拉车啊!” “时代是不断前进的,思想改造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不落伍,跟得上时代,时时前进。”周恩来精神对领导干部执政为民、锤炼党性等,具有巨大激励作用。正是这种激励作用的需要,恩来干部学院应运而生。淮安市委组织部机关党委书记朱钰介绍,“恩来干部学院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本来只想建设虚拟学院,后来开展专题活动,前来参观学习的学员越来越多,大家都想知道恩来干部学院到底在哪儿。”为更好地发挥核心资源的品牌作用,进一步创新打造党性教育实境课堂,2017年12月,恩来干部学院核心区建成投入使用,引导党员干部自觉以周恩来精神为镜子和标尺,补精神之钙,固信仰之基,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截至目前,恩来干部学院已先后培训了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广西、河北、河南、陕西、四川、吉林、内蒙古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1290批65000余名党员干部。
近年来,江苏充分发挥周恩来纪念馆、恩来干部学院、梅园新村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和纪念场馆的作用,精心设计开展有庄严感、仪式感的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开设党性教育实践课程,使得广大干部群众时刻对标“六个楷模”,从周恩来精神中汲取思想营养、精神力量。
最好怀念
2月15日,开学前夕,梅园新村纪念馆迎来了一批批参观的学生。特别的是,讲解员也是一名学生,她是纪念馆的文明小义工,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一(11)班的学生韩清文。
“1946年5月,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迁来南京后因为工作需要,在上海购买了这辆‘别尔克’小轿车。国共南京谈判期间,周恩来、董必武等人就是乘坐这辆汽车和国民党进行谈判,并多次用这辆汽车护送党的地下工作者和民主人士。”韩清文熟练地讲解着“移动会客厅”的故事。
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梅园新村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10个月零4天的谈判。曾经,这里完全处于国民党特务监视的包围之中,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
铭记,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今年73岁的梅园新村纪念馆原馆长周校水回忆,1986年,梅园新村纪念馆在南京梅园中学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周恩来班”,如今全国范围内已建有数百个“周恩来班”,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周恩来同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精神,树立远大志向,赓续红色基因。
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从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梅园新村纪念馆到网上的“周恩来纪念网”,参观、悼念的人络绎不绝;话剧《周恩来与故乡》在淮安上演,感人至深的场景,让很多观众眼含热泪……淮阴师范学院原副院长、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理事汪浩说,学习、践行周恩来精神,我们永远在路上。要结合地方实际、结合本职工作,找到切合点,让周恩来精神入脑入心。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孙晓燕说,今年,我们将把握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周恩来纪念地对外开放40周年等重要契机,以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周恩来研究资料中心为突破点,保护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建设好红色基地,进一步提升周恩来纪念地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在淮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金志庚看来,社区是学习周恩来精神的有效载体。他说,社区虽小,但联系千家万户。他希望将学习周恩来精神与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高度融合,打造恩来社区,让周恩来精神深入千家万户。
“我们用大地的骨骼,建筑人类精神的金字塔,周恩来精神就是人类的精神。”长诗《周恩来》的作者赵恺说,在新时代学习周恩来精神,要通过思想观念的革新、科技的介入,变历史为文化,让对周总理的热爱更加生动地回旋在我们生活的主动脉里。
3月5日,即将迎来周恩来诞辰121周年。斯人已去,梅园新村30号的院子里,周恩来和邓颖超亲自培土、浇水、栽种的4棵石榴树依然是当年的模样——树姿优美,苍劲粗壮。最好的怀念,应是不忘他毕生的心愿,延续他的精神品格,以昂扬的姿态奋斗在新时代的征程上!
记者 翟慎良 杨 丽 颜云霞
学术链接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冷溶:
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楷模
学习周恩来同志,就是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用实际行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学习周恩来同志,就是要始终做到对党忠诚、维护大局,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
学习周恩来同志,就是要始终做到热爱人民、勤政为民,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学习周恩来同志,就是要始终做到自我革命、永远奋斗,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坚持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学习周恩来同志,就是要始终做到勇于担当、鞠躬尽瘁,自觉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以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
学习周恩来同志,就是要始终做到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树立和发扬良好作风,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抓住“关键少数”,教育党员干部增强政治定力、道德定力,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本色。
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常务理事王家云:
凝聚中国力量的不朽旗帜
“周恩来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这是至今对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最简练、最朴实、最精辟的概括。
弘扬周恩来精神有助于走好中国道路。要像周恩来那样信仰坚定,建立道路自信,勇往直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要像周恩来那样艰苦奋斗,把坚持中国道路的信念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相结合,埋头苦干,让真抓实干蔚然成风。要像周恩来那样积极进取,与时俱进,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弘扬周恩来精神有助于弘扬中国精神。像周恩来那样把爱国主义精神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相统一,勇于担当。把爱国主义精神与甘当公仆精神相统一,乐于奉献。把爱国主义精神与国际主义精神相统一,善于和平共处。把坚持与发展相统一,求真务实,勇于改革,善于创新,不断彰显中国精神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魅力。
弘扬周恩来精神有助于凝聚中国力量。要像周恩来那样,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目标的共识,实现中华民族意志的统一。要像周恩来那样,致力于民众的团结协作,实现中华民族步调的统一。要像周恩来那样,致力于矛盾的协调,实现全中国力量的统一。
江苏省委党校教授王世谊:
践行周恩来“五德”精神
周恩来“五德”精神是对道德具体、生动、有层次的诠释。“政治品德”展现的是周恩来同志无论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百废待兴的建设时期,都对党的共产主义事业和人民群众利益无限忠诚、鞠躬尽瘁;“思想道德”体现的是周恩来同志毕生保持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改造、自我批评、自我约束,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为政官德”体现的是周恩来同志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自己看成人民的“总服务员”,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社会公德”展现的是周恩来同志始终不改人民一员的本色,寓伟大于平凡之中,集大有于大无之处,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家庭道德”体现的是周恩来同志始终以“八互”原则处理夫妻关系,以“十条家规”严格要求亲属,以严爱相济的真情对待身边工作人员,堪称夫妻恩爱的典范、家庭美德的师表。
周恩来“五德”精神是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德”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官德思想的传承,是对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的生动诠释。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在党面临重大考验的关头,能不能严守纪律和规矩,坚持“四个意识”,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保持高度一致,是能否巩固近年来党的建设成果的试金石。周恩来同志是学习党章、遵守党章,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的典范。全面从严治党,要自觉靠拢道德高线,坚决远离纪律底线。周恩来“五德”精神教育是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从严教育管理党员干部的创新举措。
淮阴师范学院教授邵广侠:
引领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取向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他始终不忘为中国人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把自己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周恩来认为,我们共产党人是为人民谋福利的,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要求。为此,作为共产党人,我们就应该做好人民交给自己的工作,忠实地为人民服务,一辈子为人民拉车,一息尚存,就得奋斗。在实现“相会于中华腾飞之时”中国梦的过程中,尤其在担任总理的26年中,周恩来自喻为中国人民的总服务员,为人民的利益呕心沥血,辛勤操劳。周恩来精神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梦的实质,就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最终也要体现于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中,这是人民的呼声与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在。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高扬周恩来精神的旗帜,有助于兼顾宏大战略叙事的历史逻辑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微观状态,进而将宏大战略叙事与微观日常生活进行有效对接,不忘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