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智库|完善资本市场纾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
2019-02-26 07:2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沈坤荣  
1
听新闻

  ● 从金融市场视角分析,融资困境源于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正规金融市场融资渠道过于单一,与多样化的企业资信特征不相适应。由此,纾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关键在于推动金融体制机制变革,通过顶层设计将民营、小微企业等低资信主体纳入正规金融体系的覆盖范围中来。

  ● 纾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需要着力打造四大体系:加快多层次多元化资本市场建设,打造多元融资体系;推进融资担保体系变革,重构高效率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扶持专业化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健全开放式征信体系;贯彻市场化思想,配置健康的政金生态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会议将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列为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要求“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

  在经济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内部面临下行压力的当下,完善资本市场纾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更显迫切。中国金融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呈现以国有银行为主导的单一融资格局,银行信贷占社会融资规模八成以上。银行是天生的风险厌恶者,风险是信贷项目审核中的“硬约束”。与直接融资不同,银行并不会为追求风险溢价而从事高风险的借贷活动,而是力求稳健,以规避不良贷款为第一要务。这是由银行业态特点所决定的内在本性,也是金融监管当局的外在要求。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为规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银行会对受贷企业资信水平和偿债能力划定红线,只有达标的企业才有获得贷款的资格。

  民营、小微企业往往账目不甚清晰、缺乏合格抵押品,难以满足银行对受贷企业的资信要求。大型企业满足资信要求,但分所有制来看国有大型企业在发生经营困难时通常可以得到财政补贴,实质上获得了政府级别的增信担保,因而其资信水平依然较同体量民营企业更优。上述两种情形引发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低资信的民营、小微企业即使愿意支付高额溢价也无法获得信贷资金,而高资信的国有、大型企业则获得远超自身实际需求的信贷配给。

  资信优良的国有、大型企业拥有超额信贷配给,而民营、小微企业面临资金缺口,二者互通有无,形成非正规金融市场。这客观上提升了民营、小微企业的资金可得性,但金融链条拉长大幅推升了终端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引致“融资贵”,金融产品层层嵌套,也埋下系统性风险的隐患。2018年,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去杠杆”切断了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资金源头,以影子银行为重点的“强监管”阻断了资金向非正规金融市场流动的渠道。两类政策效力协同,在消解非正规金融市场潜藏风险的同时也误伤了一些极度依赖这一市场的民营、小微企业。与此同时,银行主导下的正规金融体系未能同步增进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反而在“控风险”导向下进一步收紧信贷审核标准。三重监管政策效力叠加共振,彻底阻断民营企业从非正规金融市场融资的渠道,“融资难”情形再现,而这比“融资贵”更为紧迫和棘手。

  从金融市场视角分析,融资困境源于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正规金融市场融资渠道过于单一,与多样化的企业资信特征不相适应。由此,纾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关键在于推动金融体制机制变革,通过顶层设计将民营、小微企业等低资信主体纳入正规金融体系的覆盖范围中来。对此,政策措施可沿两方面思路着手:一是从调整金融结构着手,加快直接融资发展,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多层次、多元化资本市场满足低资信企业融资需求。二是从完善现有银行融资渠道着手,重构高效率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提升银行对民营、小微企业的覆盖能力。

  纾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需要着力打造四大体系:

  加快多层次多元化资本市场建设,打造多元融资体系。其一,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战略部署,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以地方性、社区性金融机构打破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其二,加快证券市场改革步伐,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交易制度,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推动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尽快落地,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基础制度改革,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三,支持企业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推动债券品种创新;优化再融资制度,深化市场化并购重组改革;鼓励有条件的省份依托地区性股权交易中心打造“科技板”,为高新企业提供培育孵化、股权交易、债权融资等全方位金融服务。

  推进融资担保体系变革,重构高效率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构建完善“商业性担保公司-省级再担保公司-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三层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强化商业性担保公司的盈利属性,减少对担保费用的不当干预,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进入融资担保行业;突出再担保的政策属性,以非盈利再担保实现风险分散,并以消除长尾风险为对价合理压降担保费率。

  扶持专业化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健全开放式征信体系。引进培育一批与国际接轨的资信评级、资产评估、会计、财务审计等专业化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打破资金供需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要素配置效率。加快国家级信用开放平台建设,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会征信与金融服务一体化系统,降低金融机构征信成本。探索将线上“大数据”与线下“软信息”纳入全国统一征信平台,开放工商、电力、环保、法院、公安、国土、房产等部门数据接口,供担保机构和银行查询,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并降低征信成本。审慎探索有限度地向金融机构开放“金税工程”数据接口,供担保、征信、银行等金融机构收集脱敏后的企业税务数据以核定企业资信。

  贯彻市场化思想,配置健康的政金生态体系。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的市场化思想,落实“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凡是企业能干的就让企业干”的原则。清理废除扭曲金融定价机制、在金融市场上制造不平等市场地位的政策和规章,重新确立市场在金融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金融软环境。特别是要清理针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享受相同的国民待遇。加快市场法制建设,强化依法全面从严监管,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作者为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

  “江苏智库联盟”年度优秀成果评选入选作品

标签: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