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要论

  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思想交锋最后都要归结到哲学;当前我们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和各种挑战,其思想根源也都在哲学。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最后都会回到哲学世界观上,因此善于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看问题非常重要。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最核心的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否把坚持党的领导看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最深层的原因从理论上说就在于哲学。必须看到,西方的制度设计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基础,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哲学基础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唯心史观从根本上说是个人史观,唯物史观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民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奠立了坚持共产党领导的理论基石

  实际上,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源自资本的全球性扩张。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以后,对于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大国,由于一些初始条件的丧失,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自发地走向现代化已无可能。因此,中国现代化之路必定如此,即在社会自觉力量的领导下,先取得政治独立和民族解放,继而取得经济独立和国家发展,再参与国际竞争,全面走向世界,实现现代化目标。在这一过程贯穿始终中、起领导核心作用的自觉社会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人类历史活动走向自觉成为可能,才诞生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无产阶级政党,才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活动空间。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以及自觉利用历史规律的可能性,形成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核心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历史和理论前提。

  从更开阔的视野看,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要进入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则必须走自觉之路,这就是坚持工人阶级领导(通过共产党)的历史根据。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是“自觉自由”,人们只有掌握了历史的发展规律,在揭示其客观必然性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获得自由。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从历史观和哲学观来看,支撑共产党领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了以下三个重大问题。

  一是历史有没有客观规律。唯心主义,尤其是今天的唯心主义,普遍反对客观规律,用多元决定论,反对所谓的“历史决定论”。多元决定必然是折中主义,实质上是唯心主义哲学的变种,要害是否定客观真理和历史规律。毫无疑问,否定了历史的客观规律,就否定了历史的方向性和进步性,否定了辨别先进与落后的客观标准,表现了维护既得利益现状的保守心态。坚信历史在不断发展进步,坚信历史的进步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坚信人类的解放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历史观前提。

  二是对客观规律能否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是体现整个社会、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本质的总趋势。西方个人主义因此认为历史规律即便有,也不可知,因为个人的生命及认识能力有限,不可能达到这一高度。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这种观点只证明了以个人为认识主体的唯心主义的局限性,而不能代表这是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把单个人作为唯一的认识主体当然要否定认识历史规律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以人民为认识主体就可以解决历史规律的可知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大创新,就是提出了人民主体论,把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视为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对世界客观规律的集体认识、集体创造,核心在于,我们是作为一个集体的历史主体来把握和认识规律,它体现的是先进阶级、人民群众及其政党的集体智慧和认知。具体表现在:第一,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集体认识主体之所以可能,就在于它具有统一的世界观、方法论,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对于历史规律的认识。认识成果能够不断地积累,认识主题能够不断地深化,思想眼界能够不断地拓展,不仅能综合一代人的智慧,而且能一代一代地接续下去,这就叫集体主体的智慧。第二,一以贯之的事业。人民主体不仅是认识主体,同时也是实践的历史主体。以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人类解放为追求的共产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为之奋斗的事业。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是包括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在内的一以贯之的伟大事业。正是这个一以贯之的伟大事业,成为我们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坚实基础。第三,一以贯之的组织原则。要形成有机的集体主体,必须贯彻有效的组织原则,这就是民主集中制。我们能够把大家的智慧集中起来,靠的就是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原则。正因为如此,我们能够不断地认识客观规律,能够遵循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创造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这是共产党的优势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势所在。

  三是能否自觉地实践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要自觉地实践历史规律,必须要有一个没有一己之私和一党之私的阶级及其政党。这个阶级就是现代无产阶级,这个政党就是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实质和精髓,就是对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阐发,就是确立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及其领导权。要求消灭阶级、消灭剥削,通过联合起来的个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是工人阶级的本性。这就决定了工人阶级没有一己之私,也决定了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一党之私的政党。所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自觉实践历史规律的需要,其它的阶级和政党做不到。

  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大公无私和先进性表现在它具有追求真理的理论兴趣,因而能够在科学理论的武装下自觉地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表现在它在对现存的世界进行彻底改造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因而能够不断地纠正自身的错误、洗刷自身的污泥,学会自己原来不懂的东西;表现在它能够通过伟大的事业动员和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能够不断地涌现出千千万万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之献身。工人阶级要解决的历史任务,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资本主义发展所造成的社会对抗,是人类所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时代课题;它借以解决这一历史任务的条件和手段,都是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提供出来并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所掌握。坚持工人阶级、共产党的领导有着充分的历史和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概括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我们之所以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区分视为哲学基本问题,就因为这一划分决定了其它的哲学理念,包括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以唯物论为前提,这一前提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必定是以客观世界为对象的实践,因而实践必定是客观的、开放的、无限的物质变换运动,必定是以反映论为基础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必定是以人民为主体的历史活动和社会变革过程,必定是人民利益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成为现实的过程。而如果拒斥唯物论,实践就必然成为主体设定客体、主体自我外化的主观性活动,就必定成为从个体需要和人性诉求出发的意志性活动,就必定成为排斥客观真理和科学认识的实用主义。可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去唯物论,是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理论是非。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不能把这一观点推广到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其“核心和实质”就是列宁、毛泽东反复说过的“对立统一规律”。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其最根本观点则是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的“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把实践的观点夸大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际上就打开了滑向实践本体论的缺口。应该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概括,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质的特征和内核。马克思把自己创立的哲学称为“新唯物主义”,列宁、毛泽东把这种新唯物主义概括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这种唯物论的彻底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是全覆盖的唯物主义。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世界全部领域,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精神领域,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观。第二,它是全融通的唯物主义。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唯物主义原则打通了历史和自然、思维和存在、生活和生产、受动性和能动性、个人和社会等等一系列的传统对立,形成了没有理论死角,鲜活、生动、生机盎然的唯物论。这种彻底的唯物论,说到底就是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结合的唯物论,就是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概括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能有将其取代或与之并列的其它概括。

  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基础,是马克思制定自己新哲学世界观的重要基石。但科学实践观的创立,前提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论转向。概言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有两个重要的关节点:一是1843年底实现的、被列宁概括为“两个转变”的节点,即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二是1845年春实现的、以恩格斯称之为“包含天才世界观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标志的科学实践观的形成。正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第一个节点,奠定了马克思实践观点的唯物论前提。如果只从第二个节点开始讲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不仅会抹煞费尔巴哈在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中间桥梁”作用,而且必然混淆马克思的实践观和唯心主义实践观的根本界限,为实践本体论的迷误开辟道路。只有唯物史观才揭示了感性客体的能动性,这就是受客观必然性制约的对象性活动。人的感性存在是第一位的,而主观能动性是第二位的,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活动当然是人的选择性活动,但是这种选择性活动的基础却是非自由的历史必然性,不能用历史选择论否定历史规律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持和创新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中,我们需要秉持两大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因为它是科学、是真理,坚信它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这是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原因。第二个原则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我们学马克思主义不是空对空,而是要用它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从而推进理论的创新发展。因此,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向前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牢牢把握住时代潮流和天下大势不动摇。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精神。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要认准历史发展的方向、阐发历史发展的规律、看准历史发展的潮流。当今世界,尽管历史进程曲折复杂,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和不确定因素不断出现,但这不影响我们对时代潮流的判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在今天突出地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趋势,汇集成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讲话中所说,和平合作的潮流滚滚向前,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准确地把握历史规律,坚定地引领时代潮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智慧。

  第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功地运用到国家制度的建设完善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中,解决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能够与西方国家分庭抗礼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显示了社会主义在制度上的优越性。社会主义不再只是一些思想原则或行动准则,而是道路、思想、制度和文化有机统一的强大国家。在世界上高高举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建立在非西方化的国家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上,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焕发生机活力的有力证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在逐步解决国家治理问题,把党的建设纳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是一个突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制度优势。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以及全面深化改革中,并加以制度化,这是我们的重大创新。

  第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观和发展观,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性运用取得的突出成就。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实践基础。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执政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制度设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等等,有力保证了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在具体实施的政策上,在兼顾所有人利益的同时,突出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20年全部消除贫困人口;突出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锻造国之重器,坚决有效地捍卫主权、领土和国家核心利益等等,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的坚持和创新。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 侯惠勤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并特别强调:“聚民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 这一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给出了遵循。

  聚民心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使命,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长治久安。历史反复证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向背是党和国家命运兴衰的关键因素,是“谁主沉浮”的决定力量。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世情国情,更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凝聚亿万人民,更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团结引领全体人民,以“千磨万击还坚韧”的战略定力、“纷繁世事多元应”的政治智慧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责任担当,做好聚民心这篇大文章,团结全体人民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聚民心是凝聚奋斗共识的基本步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回望中国近代艰苦卓绝的民族复兴史会发现,每一个胜利都得益于人民群众的精诚团结、众志成城。今天,我们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需要画好共筑中国梦的最大同心圆,更需要充分阐释宣传好中国梦的愿景内涵,把广大人民凝聚到党的周围,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力量。

  聚民心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本保障,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任务的前提基础。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必然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比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民生问题亟待解决,社会矛盾问题交织,思想文化观念多元,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等等,都需要宣传思想工作加强引导,凝聚民心,迎难克艰,共同破解重大问题。

  聚民心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聚民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以民为本、关注民生、顺应民意,全面深化改革,精准脱贫攻坚,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民心要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强化和提升舆论引导意识和能力,通过主动、及时、深度和有效引导,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同时,及时管控不良炒作,精准调控舆情,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批驳错误思潮,掌握舆论主动权主导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聚民心要尊重新闻舆论工作规律。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尊重互联网规律,尊重新兴媒体发展规律。要坚持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要把时度效作为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准确理解和把握时度效要求的科学内涵,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不管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还是突发事件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都要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聚民心要弘扬社会正气。承担起这一任务,就要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基本方针,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善于通过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不断提高宣传质量和水平,改进文风,创新话语,丰富传播形态和传播样式;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个性化、定制化的精品力作和信息产品完善内容服务,适应分众化和差异化的传播趋势。

  聚民心要坚持舆论监督。凝聚民心,就应围绕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坚持依法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理性批评曝光。要旗帜鲜明坚持真理,坚定批驳谬误,发挥舆论监督的正向作用,切实推动实际工作。正确认识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为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营造积极氛围,增强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个自信”。

  聚民心要用好管好网络空间。要顺应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和传播技术的变化趋势,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建设清朗网络空间,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 季为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系列笔谈

  声 音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对我们发出了解放思想再深化的动员令。省委就进一步推进解放思想专门作了动员部署,为全省上下更大力度解放思想提出了明确方向。盐城设市只有30多年,正是依靠不断解放思想,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0倍。这些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总开关。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不仅是认识问题,更是实践问题。结合盐城实际来说,就是要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瞄准高质量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坚持系统思维,以知行合一的思想大解放,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实现六个大提升。

  聚焦重点,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大提升。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从追求“快不快”到追求“好不好”,意味着从只图眼前方寸的幸福到谋求子孙后代的幸福,这是“高”的要义所在。近年来盐城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较好、发展速度较快,但对照新的发展要求,也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短板。我们要认识发展差距背后的思想症结,激发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通过解放思想,找出新办法、新答案、新出路,在打造更高水平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上多出新招实招,加快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优化路径,推动改革开放质量大提升。盐城地处沿海,“沿海”本身就蕴含着改革与开放的双重特质。近年来,盐城一直把扩大开放作为重要战略之一,在集聚资源要素、建设中韩(盐城)产业园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对外开放水平总体还不够高,盐城是全省仅有的没有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两个市之一。国家已正式批准设立中韩(盐城)产业园,近期又出台扩大开放的一系列重要举措,我们有70万亩盐田资源,有上海唯一省市级层面合作共建的开发区,但这些比较优势只是一种势能,只有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真正成为一种动能。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创新实践,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在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在打造沿海开放增长极、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飞地经济样板区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着力把地理空间变成要素空间,真正把空间大的资源禀赋变成高质量的现实优势。

  拓展空间,推动城乡建设质量大提升。党的十九大提出城乡融合的新方向,既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内涵。从盐城的情况看,我们的城市和农村面临着两头弱的问题。一是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主城区起步底子薄、基础差,小马拉大车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我们要敢于解放思想,围绕打造沿海经济带枢纽城市,进一步思考提升城市能级、集聚发展要素的办法和举措。二是广大农村基础薄弱。盐城农业从业人员总数相当于苏南五市总和,土地产出率却不到苏南的一半,农村消费不到城市的5%,农村外流人口100多万,占全部农村劳动力三分之一以上。盐城农产品加工产值与总产值的比重只有2.3:1,而全省约为2.8:1,农产品加工增值的空间很大,农业市场化的潜能很大,要通过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推动农村、农民的“集而聚”,农业、农产品的精而深。

  彰显魅力,推动文化建设质量大提升。高质量发展既体现在经济硬实力上,更体现在文化软实力上。近年来,盐城文化建设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苏北领先,艺术创作生产全省领跑,在全国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但201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83亿元,占GDP比重为3.6%,不仅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苏北苏中也排名靠后;文化资源整合还不够,文保单位普遍开发不足,没有形成体系。一个城市,经济是基,文化是脉,百姓是本,而民风是魂。首先要找到形成共识的文化元素。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从铁军的历史中去找初心,从先辈的奉献中去传使命。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示了全市人民为全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要解放思想,积极整合各种资源,把盐城的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用最优秀的文艺作品树起来、打出去。

  强化导向,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大提升。盐城是生态资源大市,好生态就是盐城的好品牌。我们生态资源丰富,但流域性污染和水质性缺水相当严重,环境容量看起来较大,实则生态十分脆弱。生态环境问题表面上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但实际上是政治问题、思想问题。我们作为生态环保的重点敏感地区,也是急需发展的地区,承担着发展与环保的双重压力。我们要通过思想的大解放,增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算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局部一隅和全局大局三本大账,推进湿地修复、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创建国家公园进程,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价值取向。

  坚守初心,推动人民生活质量大提升。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近年来,盐城在民生领域着力出实招、补短板、兜底线,取得丰硕成果,得到广泛认可。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民生工作的进展与老百姓的需求和期待之间还有不小的距离。我们要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推进项目导向。要从现实需求出发,针对现有政策的空白点,努力用新的制度激发活力、增强动力。要从发展中、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出发,着力突破那些不适应、不符合发展要求的程序环节。要努力找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问题,从一件件具体事入手,通过项目化的推进,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争取整体性、全局性的突破,努力在真抓实干中打开新局面。

  (作者为盐城市委书记 戴 源

  县委书记讲坛

  泗阳总人口107.06万,城镇化率达56.72%,拥有自然村2305个,农村人口46.3万。基于村庄布局零散、基础设施配套困难、公共服务难以有效覆盖等县情实际,近年来,我们遵循“四化同步”规律,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把集中居住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住房条件的重要途径,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目前,全县已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78个,集聚人口10.7万,占农村人口的23.1%。

  以民为本“搬得出”。坚持系统化思维,顺应城镇化规律,按照鼓励进城、引导入镇、尊重留村原则,激励群众自愿搬、主动搬。坚持先申请后实施、先补偿后搬迁、先安置后拆除“三先三后”原则,长周期、滚动式推动,镇区集中居住区以多层楼房为主,新型农村社区以二层院落式建筑为主,做到人、地、房、业精准对接。坚持改善居住条件、盘活沉睡资源两手抓,推动集中居住与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两大重点片区扶贫开发、国省干道沿线环境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结合,形成一田两片三线多点搬迁格局。2015年以来累计改造破危差住房1.95万户,集中居住后户均建设用地面积减少0.7亩。制定搬迁补偿、优惠补贴、进城入镇差别化引导奖励、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补偿、兜底保障五大惠民政策,对四类重点对象实现全覆盖、提供暖心房,确保群众少掏钱甚至不掏钱住新房。对于进城居住的,在享受土地增减挂钩补助基础上,再给予1万元搬迁奖励、5%购房款补贴以及10万元安居宝贴息贷款等。

  精准施策“稳得住”。从群众生产生活便利性出发,既保障基本居住,又兼顾改善需要,让群众住得舒心。严守三条红线,优先选择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的存量建设用地或村庄布点,制定新型农村社区户型设计图集,实施自建、代建、改建三类模式,不搞一刀切,赋予农民自主权,留住乡愁记忆,彰显“白墙红瓦、硬山坡顶、院落有致、绿篱花香”的苏北人家特色风貌。按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要求,确立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室、幼儿园、家门口就业工程、文体活动中心、电商点、警务室、百姓礼堂、老年服务中心、残疾人之家十位一体建设模式,配建垃圾收运、污水处理和燃气通信等功能设施,既让群众享受触手可及的优质服务,又节约了公共服务建设维护成本。针对集中居住后“小家”变“大家”,坚持党建引领,实施小村监事会、村规民约、文明家庭、物业服务等标准化治理模式,唤醒公共意识,涵养乡风文明,小村监事会做法获评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

  产业支撑“能致富”。把富民增收作为重中之重,强化产业支撑,构建长效机制,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投身创业就业,不断增加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抓特色农业,通过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小田变大田,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配建家庭农场集群服务中心,发展精品桃果、绿色蔬菜等特色农业,农民除了获得土地流转收益,还可进入家庭农场务工,年收入一般达8000元到1.2万元。抓自主创业,给予创业场地、小额贷款等帮扶,支持鼓励有一定条件的农民兴办小农场、小物流等五小创业项目。抓充分就业,在乡镇提档升级全民创业园,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引导入镇集中居住农民稳定就业;在集中居住区配建家门口就业工程,引进“三来一加”项目,带动就业约9000人、其中低收入人口4100人,人均年增收1.4万元,村集体年增收4万到6万元。同时,设立环境卫生、道路维保、治安巡逻等公益性岗位,直接吸纳低收入户就业约7200人,基本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今后,泗阳将夯实主体责任,把握时间窗口,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大力推进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3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实现住房条件改善的农村居民3万户以上,全面完成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一是以系统谋划确保群众搬得明白。按照五优先、三进两靠原则,科学确定空间布局、改善方式和建设规模,充分体现文化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形成1个中心县城、8个重点镇区、98个新型农村社区的城乡三级规划体系,3年内新建扩建集中居住区20个。二是以为民初心确保群众住得舒心。坚持因地制宜、群众自愿、分类安置,更大力度鼓励农民进城居住,多措并举提供就业服务,让大多数农户一步到位进县城安居乐业。用好存量,建好增量,引导部分农户主动就近入镇。对少数故土难离、习惯难改、确有困难的农民,就地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全覆盖。三是以实干担当确保群众过得幸福。以建设标准要高、环境条件要优、文化含量要足、产业支撑要强为导向,严守不损害农民权益、严禁新增镇村负债两条底线,制定正负两张清单,强化增减挂钩、精准脱贫等政策集成,加强资金运作、社会治理等机制探索,真正让农民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生活。 (作者为泗阳县委书记 徐勤忠

  学思用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全面系统总结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原则,作出当前正处在“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的重大战略判断,为生态环境保护举旗定向。

  江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坚持将“环境美”作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重要内涵,明确提出“生态环境高质量”的奋斗目标,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施“263”专项行动等务实举措,努力推动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和时代局限,本质上还在于发展理念、工作思路没能彻底转变,体制机制、能力建设没有及时跟上。我省依然面临排放总量偏高、生态质量不优、风险隐患较大等现实难题,这些决定了我们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实际行动焕发江苏的“最美颜值”。

  焕发“最美颜值”,就必须在发展理念上深刻转变。行动上的阻碍往往来自思想上的制约。一段时期以来,不少思想层面的问题干扰着生态环境保护的态度和力度。有人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零和”的,互促并进“只是理论可能”;有的人对待生态环境保护,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甚至把经济下行归咎于环保抓得过紧,等等。这些问题,究其原因还是新发展理念没有真正在脑海中确立下来,政绩观存在偏差。必须坚决摒弃落后观念、坚决纠正片面认知,以更深的生态理解、更多的生态敬畏、更强的生态自觉,担起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焕发“最美颜值”,就必须在工作思路上更加务实。首先要明方向,坚持源头治理与集中攻坚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并举、能力建设与制度创新并进,更大力度解决突出问题。其次要实举措,全力抓好加快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引导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等实实在在的举措,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同时,还要出实效,对标对表国家考核目标和省“263”专项行动的基本要求,紧紧围绕我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集中攻坚、务求必胜。

  焕发“最美颜值”,就必须在机制保障上深化细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强化保障措施。一方面,要突出责任落实、强化考核问效,确保各行业、各领域、各部门都能切实履行好环境保护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协同发力。另一方面,要打造一支生态环保铁军,进一步加强人员配备、充实基层力量,特别是注重专业能力建设,努力实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当然,还要注重人文关怀,既要解决好企业转型升级、搬迁关停的方方面面,避免一刀切,又要关心爱护环保干部,为他们提供良好保障,让实干者无后顾之忧。

  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不放松,着力营造良好生态全民共治、优美环境全民共建、绿色成果全民共享的浓厚氛围,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省委研究室 储旭东)

  三做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句容市纪委监委结合全省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部署和深化“打铁必须自身硬”专项行动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通过思想大洗礼、观念大变革、精神大振奋,持续加强纪检监察组织自身建设,全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时代担当作为要求,将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放在丢掉包袱勇于探索上。要丢掉心浮气躁、眼高手低的不实作风。纪检监察工作也要有工匠精神,必须努力在一琢一磨中砥砺意志、培养耐心,在一砖一瓦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注重培养好专业作风、专业精神;牢固树立严、细、实的执行理念,培育紧盯细节、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工作中冲到一线、干在基层,注重培养好务实作风、务实精神。要丢掉不推不动、不为虚为的消极心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严管厚爱,既强化红线意识,又细化容错纠错流程,让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纪检监察干部作为监督的再监督者,不仅要对党忠诚、执纪为民,更需要勇立潮头、守土尽责,对一些失误、错误进行甄别,让党员干部放下包袱。要丢掉敝帚自珍、墨守成规的守旧意识。面对改革新要求,纪检监察工作不能固步自封,必须在解放思想的大讨论活动中勇于创新,尤其要注重对特色亮点工作,进行精耕细作深加工,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及时推广,不让基层的亮点停留在原地,努力把盆景变成风景。

  面对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要求,将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点放在坚守职责敢于担当上。要坚守党章、监察法的规定要求,绝对忠于党。纪委监委是政治机关,在履职过程中,我们要忠于党,自觉把对党忠诚具体落实到强化监督、执纪审查、调查处置、追责问责等各项工作中;要忠于党章、监察法,坚决同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敢唱黑脸、敢于亮剑。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绝对忠于人民。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中,要把人民的位置放得更高一些,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要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查处涉黑腐败,坚决惩治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甚至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扎实成效取信于民,不断增强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获得感。要坚守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担当,绝对忠于事业。纪检监察工作触动的是违纪干部的利益,剥夺的是非法所得的奶酪,必然会面对种种考验。从事纪检监察这份事业,必须要把敢于监督作为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切实担负教育管理监督的职责,敢于板起脸来管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面对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要求,将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放在“打铁自硬”善于突破上。要与时俱进,主动求思求变、确保精准发力。以宪法修正案通过及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和监察法颁布实施为契机,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宪法法律,强化纪律意识、法治意识,让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成为行动指南;以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为前提,建立健全执纪审查和依法调查有序衔接、相互贯通运行机制,使执纪执法同向发力、精准发力。要创新作为,主动解放思想、破除藩篱。国家监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监察职责、范围、对象、权限、程序等,都有别于过去的行政监察工作、反贪工作,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也呈现出新特点新要求,特别是把“山头主义”“两面人”“保护伞”等新内容写进条例。对此,必须牢记于心,在边学边干中准确把握、科学运用,才能克服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质量和实效。要学思践悟,学会在书本中学、在实践中学。重视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纪检监察机关做好工作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知识恐慌、本领恐慌问题普遍存在,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纪检监察干部要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组织好学习,在思想改造中不断提高自己,全面提升履职效能,确保胜任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

  (作者为句容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赵树锋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战略安排。无论是担当全面推进现代化的新时代使命,还是向世界讲述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都需要回答一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及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要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就要掌握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为此,他先研究清楚了“战争的规律”,再研究清楚了“革命战争的规律”,进而掌握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从而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受此启发,我们可以先研究清楚“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和规律。

  现代化,历史进程始于欧美,理论源自西方。西方现代化的历史往远里说有500多年,往近里说有300多年。现代化理论纷繁复杂,莫衷一是。一般认为,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是市场化、工业化、科技化、城市化、社会化、国际化、社会阶层分化、民主化、法治化、思想观念多样化、生态文明化和人的现代化等一系列“化”的整合过程。这些“化”的效应和基本状态就是现代性,一般认为体现在器物、制度和精神文化层面上。世界各国进入现代化进程有先后,呈现出一片片、一批批的态势。现代化是个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甚至灾难的动态过程,现代性是现代化的结果、状态。各国现代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现代性是共性,世界各国不管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进入现代化进程,迟早都会呈现这种现代性表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各国国情不同,现代化道路呈现多样性。现代化的共性表明,西方现代化的理论和经验教训可以参考;现代化的个性表明,各国应当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现代化道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需要共产党人探索解答的历史性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中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为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现代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化”就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他们辩证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现代性,肯定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历史进步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及其历史命运。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现代性一方面摧毁了前现代社会,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现代社会的异化、物化和两极分化,必然被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也就是在批判现代社会中预示未来社会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显然,这个未来社会是现代社会之后的社会形态。20世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都未经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也就是未经完整而深刻的现代化进程,因而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还要完成现代化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始于苏联,理论起于苏联,逐渐扩展到20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初有列宁开创的发展现代文明的迂回道路,后形成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这种模式在极其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了巨大历史作用,但由于自身局限性并且日益僵化,越来越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体制性障碍,加上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最后被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所抛弃。这种模式的基本点是计划经济体制及与此相适应形成的一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这种模式不同于以市场化、私有制为主要特点的西方国家现代化模式,难以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在内外困境中被迫改革,艰难行进,没有根本性突破,又在西方战略攻击下改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命运留下的问题至今仍值得我们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种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反映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具有社会主义优越性,另一方面要顺应世界现代化潮流,遵循世界现代化规律,呈现现代性。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主要是坚持人的立场特别是人民立场、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基本特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法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基本特征是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选择和完善既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相适应,又要最有利于促进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真正解决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就是“必须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上”,从国情、世情出发开辟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现代化的规律既包括总规律,也包括市场化、工业化、科技化、城市化、社会化、国际化、社会阶层分化、民主化、法治化、思想观念多样化、生态文明化和人的现代化等各种“化”的规律。如现代化的前提和动力是市场化,即发展市场经济,其基本规律是根据各国实际运用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应当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现代化规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型现代化道路。其基本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中国实际出发,体现世界现代化规律,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历史使命,以促进人民的解放和发展为目标。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坚持“三基本”。基本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套主张,包括领导核心、思想路线、总目标、总依据、总任务、总布局、价值取向、根本保障、发展动力、对外战略等。基本路线即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基本方略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开拓出来的新型现代化道路,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的理论创新成果。实践在推进,理论还要发展。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副主任 贾建芳)

  当前,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期,先行开展区域现代化探索已具备坚实基础。

  江苏高起点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体现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的有序衔接,以小康“高水平”支撑现代化“高起点”。基本现代化不是全面小康基础上的简单量的扩张,也不是机械的对接,而是在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等方面质的全面提升。从全面小康到基本现代化是现代化建设漫长过程中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两个不同历史阶段,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有机融合的两个标志性目标。江苏不仅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全面小康阶段的历史任务,而且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就是要奠定更高起点、积蓄更强势能,实现从全面小康到基本现代化的平稳过渡、有机衔接。

  江苏高起点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把握高质量发展与基本现代化的内在契合,形塑江苏基本现代化的高质量特质。近年来,江苏消费增长强劲,消费迭代升级倒逼供给体系提质增效,带动整个社会从罗斯托经济社会“五阶段论”中的成熟阶段向大众高额消费阶段转化,苏南等地已开始转向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反映了江苏发展阶段的演进,社会不再只以物质产量衡量发展成就,还以产品质量、服务品质、环境状况、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程度反映“生活质量”的高低。跨越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江苏拐点”,江苏将在高质量轨道上构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动力基础。

  江苏持续推进现代化实践,积累了丰厚实践经验,为高起点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打下较好基础,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具体分析,一是从经济能级看,江苏整体跨入基本现代化门槛,同时区域内部差异较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仍需进一步提升能级、增强经济发展质量与竞争力。二是从区域创新能力看,江苏区域现代化的创新基础较为扎实,具备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以创新引领现代化进程的综合条件,同时创新领域存在结构性短板,产业迈向中高端仍需厚植创新动力。三是从新旧动能转化看,一些质量高、效益好、竞争力强的新动能蓄势发力,逐渐成为江苏实现区域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四是从生态文明建设看,江苏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被遏制,生态现代化建设进入负重前行、爬坡过坎的攻坚期和窗口期,有望迎来环境库兹涅茨拐点。五是从共享发展水平看,江苏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快速提升,“民富”水平稳步增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区域现代化的普惠性持续增强,促进“人的现代化”的条件更加成熟。

  江苏高起点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的重点路径有:

  向上攀升引领国家现代化高度。纵观世界上跻身现代化行列的国家,无一不在若干领域拥有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创新集群和产业集群,大国经济体尤其如此。我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现代化迈进,创新是不二法门,世界级创新集群和产业集群则是核心支撑。江苏有条件也有必要以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主抓手,以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为战略依托,锻造区域现代重大创新引擎;同时,敏锐把握新经济风云激荡的趋势变化,及早布局、系统发力,掌握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主动权。

  跨越陷阱筑牢国家现代化基底。现代化具有极强的高壁垒性,有着严苛的淘汰机制和自我筛选机制。在众多后备梯队中,最终跻身现代化行列的国家少之又少,非西方国家更是凤毛麟角。江苏为全国现代化探路,尤其要加强风险管控,精准识别、有效防范各类现代化陷阱,以打造“三大攻坚战”为重点堵住重大风险源,将现代化风险置于可识别、可预见、可控制的状态,在确保现代化底线安全的基础上,构建具有高度韧性、弹性和包容度的现代化能力体系,提升区域现代化质量水平,为我国现代化行稳致远贡献江苏力量、江苏智慧。

  强化示范彰显国家示范区品牌。苏南地区是我国唯一以现代化命名的国家级示范区,综合优势突出,肩负为全国实现基本现代化先行探索的光荣使命。到2017年底,《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的“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的44个三级指标中,已经有31个指标达到目标值,5个指标可如期达标或基本达标。新形势下,强化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国家品牌效应,要对照十九大的战略部署,进一步丰富现代化建设目标内涵,进一步提升苏南在区域创新、城乡协调、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领先优势,打造更富引领性的区域现代化建设标杆区。

  把“人的现代化”作为主线红线。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江苏高起点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必然要在更高站位上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彰显江苏人文底蕴深厚、人力资源富集、人类发展指数全国领先的突出优势,更加注重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力,让人人拥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更加注重人文治理的软性价值,着力建设人文繁盛、治理高效的首善之区;更加注重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打造“人的现代化”的江苏样本。

  (作者为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区域现代化研究院首席专家 夏锦文

  长三角地区加快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则是一体化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也是新时代长三角地区迈向更高水平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生了新变化。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告别低成本竞争、粗放型发展的历史阶段,客观上要求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从过去单一的地方经济增速的竞争转向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从追求单一的GDP导向转向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导向。从国际环境来看,在世界经济复苏曲折、结构性失衡和治理矛盾突出以及逆全球化思潮等背景下,我国也进入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发展阶段,亟待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就要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实现区域内外更大程度、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的开放与合作发展,积极发挥开放经济发展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以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新体系。

  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大逻辑和发展规律。过去几十年,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主要特征就是高速增长、制造业领跑、外向型经济发达等,其主要依靠的就是传统比较优势和招商引资模式等发展逻辑。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也要顺应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化的大逻辑,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从要素驱动型增长率先转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体系更加完整、经济组织方式更加智能化、平台化、网络化、便利化,以高质量的制造品牌、服务品牌、购物品牌和文化品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消费结构升级需要,提高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立足新时代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涵,也有清晰的现实要求和指向。具体内涵和要求如下:

  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这是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首先需要在现有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以创新引领、协同发展为导向,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样的产业体系与过去发展比较具有如下新特点:一是与过去所遵循的传统比较优势理念不同,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所依据的是由创新驱动所决定的区域竞争优势来进行产业分工和布局;二是与过去的传统市场分工理论不同,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所依据的是由创新链决定分工体系所主导,进而形成价值链分工和产业链分工体系,体现的是区域创新链、价值链与产业链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逻辑和分工协作关系。显然,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必然要顺应由技术和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及其价值链分工体系,由创新体系决定核心竞争优势、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一体化的现代市场体系。这是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制度基础。长三角地区历来被认为是国内市场化程度较为发达的地区。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来看,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核心要义,就是如何体现市场在区域一体化的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迈向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长三角地区要做到:一是进一步加快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系,构建长三角地区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体系;二是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现有行政区划对要素市场流动的分割,消除各种阻碍资源配置效率,甚至带有地方保护主义的隐性障碍,推动区域内产业开放、市场开放和规则开放;三是深化长三角地区政府职能转型,率先加快形成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体系、政绩考核等。

  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这是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平衡和充分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目前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公共服务体系也较为完善和发达。但是面对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公共服务体系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长三角内部仍然存在许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就要立足长三角地区建设世界一流的高品质城市群的发展新目标,推动和提高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能力和水平。面对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长三角地区公共服务一体化要着力解决如下问题:一是要加快建设城乡高水平高品质的一体化发展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尤其是加快完善优质教育、医疗健康、社会保障等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在一体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二是加快长三角地区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和体系对接,实现长三角地区公共服务资源有效整合与共有共享,推动社会保障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劳动就业保障等政策标准逐步同步和统一。

  一体化的开放经济体系。这是推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高质量开放型经济在客观上要求实现公平开放、平等开放、双向开放以及共赢开放。长三角地区40年的发展经验表明,开放发展是实现区域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来看,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开放经济发展还要着力做到如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考虑构建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外资政策标准和考核体系,制定长三角区域促进公平开放、平等发展的区域性统一竞争的政策;二是长三角地区应当建立更加严格的统一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更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营造区域性一体化创新发展的氛围和环境;三是加快营造一体化发展和公平竞争的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把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为具有世界一流营商环境、公平竞争水平最高、政府服务能力最强、最具全球吸引力、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世界经济所所长 权 衡

  金太军

  走近长江学者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以来,已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层次人才计划,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吸引和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本期开始,前沿版推出《走近长江学者》专栏,分享他们的治学态度,推介他们的研究成果。

  记者:作为我国政治学和行政学界较早成名的中青年学者,想请您谈谈您的治学背景和治学态度。

  金太军:1980年,那年我高考。当时我最想报考的专业其实是中文或历史,然而最终去了厦门大学的哲学系。我在一种非常矛盾的情绪中度过了半年——背离理想专业的踌躇,夹杂着必须认真对待当下的生活信条。而这样的半年,让我渐渐明白一个道理,认真为之付出的事物,都会与之感情相戚。正如我之后喜欢上哲学专业一样。我尤其欣赏笛卡尔的哲学,欣赏他的“我思故我在”和“普遍怀疑”的精神信条。现在回想起来,四年的哲学专业训练对我的理论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乃至后来的治学方法与态度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83年,已有一定哲学素养的我不经意间阅读到亚里士多德的名著《政治学》,大感其趣,便萌发了攻读政治学专业研究生的打算。师从本系邹永贤教授读研期间,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以及中西方国家学说有极深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二是他治学非常严谨,要求研究生认真读书,不急于在读研期间发表文章。他一直教诲我们,“治学切忌急功近利,否则难成大器”。这种治学态度后来我又从张永桃、童星等老师身上深刻地感受到。正是这三位导师的持续影响,我才能30年如一日,耐得住寂寞,恪守“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恒心。

  在治学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莫过于多思和反思。在脚踏实地、潜心求学的基础之上,逐渐养成发散性甚至逆向性思维的习惯,对老师、名人和前贤的看法,对那些似乎无可置疑的“定论”也要“大胆存疑”,要有标新立异的勇气,久而久之就可能铸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记者:您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政府职能方面的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请详细介绍一下您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

  金太军:政府职能反映了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一般来说,政府的规模、结构、组织形态和管理方式,都是由政府的职能决定的,政府职能的变化或曰转变必然引起政府规模、结构、组织形态和管理方式的变化,因此对政府职能的研究可以说是行政学的逻辑起点。同时政府职能本身又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等方面,因此政府职能就成为涉及行政学和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门学科的一个综合性、交叉性课题。我之所以选择这一课题作为自己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既考虑到该课题研究的重大意义,也是基于自身知识背景方面的优势。

  当然,1995年我开始触及政府职能问题时,研究是相对笼统的,表面的。1998年以后,我开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方法,并结合中国现实国情,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转型期中国政府职能定位与转变等问题,发表了《当代中国政府失灵问题的重新思考》《转变政府职能的深层思考》《市场化进程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多元性》等论文。此后我开始注意到与政府职能密切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政府职能转变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政府职能与第三部门,政府职能与社区治理,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政府职能与中央—地方关系,政府职能与国家公务员制度,政府职能与政府能力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得我对政府职能的研究逐步系统化并走向深入,发表了《跳出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简单循环》《经济转型与我国中央—地方关系制度变迁》《地方政府创新的博弈分析》《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政府能力考量》《政府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等文章。

  2008年以来,我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协调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与社会和谐稳定长效机制”等,始终都围绕着政府职能这条中轴展开,关注于政府的应急协调职能,这是风险社会背景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着眼于政府的社会管理(治理)职能,这同样是政府的核心职能之一,且二者密切相关。

  记者:您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有何建议?

  金太军:以简政放权为主的行政体制改革,就是在活力释放与安全监管中寻求平衡,要求监管重心后移,社会服务下沉,注重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提升治理能力。

  第一,清理非法许可,规范行政审批。一是全面取消面向社会和公民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对确需保留的审批事项应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调整为行政许可,内部管理事项划归政府职责。二是及早制定地方性法规。及时总结试点经验,由省人大或省政府制定行政许可管理办法,把行政许可审批设定、实施、服务和监督等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三是建立行政审批清单制度。四是加快行政审批集中化。积极打造省级政务服务中心,构建五级标准化政务服务体系,大力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全面推行并联审批事项。五是建立定期评估制度。

  第二,强化动态监管,提升治理能力。首先,必须正确对待简政放权改革,明确上级政府和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下放和转移是行政方式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要变革,明确下级政府和部门承接行政审批事项是加强和改善社会服务的必要手段。其次,积极推动传统审批行政向现代服务行政的转变,推动前置审批向动态监管转变,培训拓展行政人员的监管能力。再次,积极培育、指导和监管行业协会、中介机构承接的管理事项,创新事前规范指导、事中动态监管和事后监督检查方式,杜绝变相行政审批,促进公平竞争。

  第三,确立整体思维,重视改革实效。首先,由地方政府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进行行政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制定改革总体战略与实施步骤。既要把握国家总体改革思路,也要结合地方政情特点,鼓励和支持地方创新探索。其次,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内,建立改革所涉部门联席磋商机制,综合考虑改革对象的能力和主客观条件,充分评估阶段改革的可行性,全面预估改革的关联对象及可能后果,制定相对完善的应对措施。

  第四,推动信息共享,落实责任机制。当前,推动信息共享的最佳路径是:在层级政府间,建议由省政府牵头,协调省厅部门和地市政府,实现省、市、县(包括试点经济发达镇)三级政务服务网络平台互联互通;在地方政府层面,依托地方电子政务网,确立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责任主体,以工商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数据为基础,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导入各职能部门的行政许可信息、监管信息和行政处罚信息,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信息实时传递、有效互动。以此为基础,结合黑名单管理制度和社会征信制度,在注重保护隐私的基础上,建立公众信息统一查询平台,健全信息查询与反馈机制。

  记者: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社会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保障。对于江苏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您有怎样的建议?

  金太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核心任务在于明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多元主体的角色和功能,通过相关制度建设理顺多主体间的复杂关系,促成功能的优势互补。

  第一,深化党委领导职能,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统一战线。着眼于江苏省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树立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前瞻性的改革思路;着眼于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各自优势与互补性,高度重视多元主体的协同力量;着眼于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制的内在统一关系,通盘考虑,统筹推进。

  第二,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法治,打造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责任主体。应以政府规划引导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以项目管理为主的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全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第三,推进社区建设,培育社会组织,夯实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平台与基础。社会是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承载主体,应着力推进社会建设,凝聚社会力量,构建现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具体应从推进社区建设和培育社会组织两个方面入手。

  第四,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培育发展社会企业,构筑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生力军。一方面,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市场对企业主体和员工主体的自我管理,构建市场内的“有序单元”;另一方面,参考企业的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培育社会(社区)企业,以社区为法人主体和管理主体,通过企业盈利部分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社区有序治理和社会爱心公益的多赢局面。

  本报记者 杨 丽

  学者简介

  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审计大学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院长。2012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第一层次(中青年首席科学家)。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十多项,获教育部、人事部、江苏省等省部级奖10多项。出版《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等著作3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等刊物发表300多篇论文,学术综合影响力(HD指数40)居本学科全国前列。

  —— 聚焦大学开学第一课

  编者按

  每一代年轻人都有特定的时代担当,每一届大学生都有与时俱进的青春梦想。又是一年开学季,本期前沿版选摘了部分大学校长、院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听他们谈大学生如何扣好“第一粒扣子”,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

  成为大师是你的天命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一句不仅是清华人文的墓志铭,也是现代整个中国和世界人文精神的座右铭。哈佛哲学的创始者William James在一篇题为“真正的哈佛”的演讲中说:当思想装上自由的翅膀,上帝也只能望而兴叹。你们如今的身份已经是“研博”学者,还必须安上“独立”和“自由”两翼,否则,无法行以至远,更无法成就大器。

  请你们静下心来,专心治学、思考和探究。我常常感叹:今天的学人既幸运又不幸。幸运的是你们遇到了大好的时代,有了空前优越的学习条件,不幸的是你们遭遇的是一个变化多端、躁动不安的时代,心若不静就没有足够强大的心灵定力,你们便无法漂洋过海,抵达你们理想的远岸。“两耳不闻”或不能至,但一心专注于学问却是你们应该或者是必须要做到的。你们卓尔不群的学长钱钟书先生当年刚进入清华园时,便豪迈地喊出“横扫清华图书馆”,并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我希望你们即使不能做到“横扫”,也能做到“饱读”,不要等到离开清华园时还饥肠辘辘。

  读书问学如同求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专业方向不同,读书问学的门径也千差万别。如何在三五年之内不虚研读?我的体会是,除了勤读饱读之外,还要多问、多谈、多思、多写。一言以蔽之,“多多益善”。问不只是请益于导师或者老师,也要问同学、问社会,问一切可问之人和可问之事。谈不仅是要海阔天空,更要心谈、深谈。与人谈是一种心灵对话的高级游戏,会谈善谈才能领略到谈笑风生的风光,甚或最终成就自己独特的“谈经”。思是人文学的基本功,不会运思和思考,决不可为人文研究。写是一种自我表达,是成一家之言的关键一步。你们和我们所有的清华人文人都应该牢记一点:人文学者的终极目标首先是成为大师,成为大师是我们的天命。

  南京大学校长吕建:

  发现自己,学以成人

  要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不同于高中阶段,是一个需要探索、钻研、创造的广阔世界。在大学里,你们将面对更加优秀的合作伙伴,更加强力的竞争对手。要解决未来可能面临的难题,你们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强健身体、强韧心理;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融入集体、与人为善。希望你们逐步成为人格更加独立,身心更加健康,学习更加主动,行动更加合群的大学生。

  要完成从大学生到南京大学学生的转变。作为一名“小蓝鲸”,我们有着更高的要求。“小蓝鲸”们要用好“三三制”提供给你们的广阔空间。在通识教育阶段,打牢基础,在不同专业中实现知识的通达交融;在专业化培养阶段,钻研专业知识,拓展学科视野;在多元化培养阶段,选择合适自己的发展路径,为毕业后的发展做好准备。希望你们通过在南大四年的学习,打造出跨专业通识教育的宽度和个性化专业学习的高度,培养出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创造能力和以不变应万变的适应能力。

  要完成从校园学子到时代精英的转变。进入南京大学的你们,即将成为引领未来的中坚力量。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你们要立志立德,担当使命,着重培养家国情怀;你们要脚踏实地,静谧自怡,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将南大的优秀基因同自身的个性特点相融合,诠释出自己的生命底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这是庄子在名篇《逍遥游》中的恣意想象,但在南京大学,你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舒展的愉悦和成长的收获,发现自己,学以成人。

  东南大学校长张广军:

  以奋斗之姿引领时代

  无论青年一代追求怎样的人生,奋斗都应该是获得幸福人生的必修课和打开幸福之门的金钥匙。你们处于“必须奋斗”的新时代。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在呼唤青年一代责任担当和青春奋斗的新时代,你们更加责无旁贷,必须以青春之我拥抱新时代、奋斗新时代。你们拥有“应该奋斗”的好年华。你们的青春与活力、你们的担当与奋斗代表并决定着新时代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你们应该在大学升华思想、提升能力、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全面发展、止于至善,奠定引领未来、造福人类的坚实基础。你们置身“可以奋斗”的大舞台。东大这片学府圣地为你们搭建可以追逐理想、砺翅高飞的奋斗舞台。

  如果说奋斗是基本的人生态度,那么“引领”就应该是同学们奋斗的目标和方向。要有引领时代的志气。希望同学们早立志、立大志,胸怀引领时代的志气,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一份好工作或者一份好生活,而应该勇担使命、逐梦一流,与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向同行。要有引领创新的勇气。希望同学们也能传承东大引领创新的勇气,淬炼创新思维、苦练创新本领,真正以创新进,以创新强,以创新胜,同时要脚踏实地、永不言弃,切莫在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辜负韶华。要有引领至善的正气。希望同学们也能始终传承至善精神,涵养家国情怀、陶冶高尚情操、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树立“钟山之崇高,玄武之深静,大江之雄毅”的东大品格,以实际行动追求引领至善的浩然正气。

  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

  要做“斜杠专业学生”

  要明志。新时代,中国梦,青年追梦。你们要成为什么样的追梦人?如何成为这样的人?构成了“志”的全部内容。志者,心上之士也。士的担当和目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在当今语境下,大学生就要做光明磊落、坚守气节、阳光向上的新青年。你们是“国之未来”,你们怎样,中国便怎样;你们一流,南中医就永远是一流!“志”是奋斗的目标,是进取的动力源,明志就是要找到前进的方向。大家要与民族梦想同向而行,奉献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成为一代彰显中国元素、中国特征、中国面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优秀建设者、接班人。

  重力行,埋头学习、储备学养。当下有个网络名词叫“斜杠青年”,指那些不满足“专一职业”生活方式,拥有多重技能、多重身份和多元生活的年轻人。南中医的学生要做“斜杠专业学生”,专业有分类,学问无界限,“学贯中西,至精至诚”,道理就在其中。学中医要多读些西医的书,学西医要掌握中医的真本领;学西药也要会背“汤歌”,护理要懂养生、善用推拿,卫管更需懂心理。毫无疑问,大学的学习,“攻书”之难不逊于“攻城”,你们选择到南中医来求学,不是来“减负”的。大家更要将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无穷的乐趣,博观约取,方能厚积薄发。

  重力行,也要从书本中抬起头来,让风声雨声皆入耳,增长见识。大学学习并不仅仅是埋头读书,更要仰望星空。生命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一定将给人类的生活方式、道德伦理、社会环境带来一些不可预知的颠覆。这些都应纳入你们的视野,值得你们关注、探索。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

  争做立大志担大任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大”,不在于他的学年之长,而在于他具有肩负重任的能力。就如同汉字从一个“人”,加上一横的重担之后变成“大”一样,成为“大”,才是大学生根本所在。所以,大学生应该是专业精通、文化厚重、思想深刻的全面发展的人。

  希望你们珍惜短暂的矿大时光,写好大学时代的一撇、一捺和一横。第一,把象征知识的“一撇”写扎实,积累才干的深度。唯有“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才能把这个“大”字的一撇写得扎实。第二,把象征文化的“一捺”写敦实,积淀品德的厚度。文化厚德是矿大同学把“人”字写完整的重要一笔,不可缺失。希望我们理工科同学多读文史哲经典,文科同学多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要培养自己的艺术细胞和健身本领,真正做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第三,把象征担当的“一横”写踏实,积聚思想的高度。同学们要做担大任的青年人,立“开发矿业”之鸿志,写好“大”字“一横”的起始顿笔;树“造福人类”之理想,书写这“一横”的上扬回峰。用你们的实际行动,为中华强盛而学习、创新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