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众对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内容、质量也提出新要求。如何提高基层公共文化供给质量,各地在创新实践中不断摸索,越来越多的优质供给和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正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新期盼。
贴近服务,让文化直达身边
家住江阴蒋家巷的陈芳菲,每到周末几乎都要去家附近的丰硕茶楼 “打卡”,这间茶楼不仅可以吃饭、喝茶,还是江阴图书馆的分馆之一,凭借书证可以在茶楼实现与总馆图书通借通还,甚至还可享受茶楼的打折优惠。
江阴市图书馆馆长宫昌俊介绍,江阴市图书馆在全国首创“公共图书馆+”合作模式,把图书馆开进社区、商场、茶楼、银行、花店甚至成衣店,为读者提供最贴身的服务。
公共文化产品如何满足新时期老百姓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小众化、高端化的需求,越来越考验着各地政府的智慧。
5月17日,泰州市泰山公园附近的居民发现,公园西门的卫生间变成一幢叫“城市港湾”的建筑。走进去,让人大开眼界。“城市港湾”除了提供原有卫生间服务外,还免费向群众提供无线网、饮水、擦鞋、充电、一次性雨衣、雨伞借用、称体重等多项服务,港湾的另一部分“泰州书房”分里外两间,外间靠墙摆着放有各种书籍的书架,里间是两张书桌,每张书桌配有6张凳子。管理员刘素英介绍,市民在书架上选好书后,可以在里间坐下来慢慢阅读,办一张借阅卡,还可以将书籍带回家,且能与市内图书馆通借通还。
近年来,全省各地纷纷建立起群众文化活动需求反馈机制,秉承按需服务、多样提供的原则,定期收集整理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反馈信息,根据群众“订单”需要及时调整“菜单”,变以往的“被动填鸭”为“主动介入”,真正实现“你点我送”“你提我做”,使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对基层群众口味。
从送到种,让文化种子扎根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就是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人们有了“诗和远方”的更高追求。很多地方一改过去“送文化”的供给模式,转而向“种文化”转型,很多基层群众从台下走到台上,由观众变成演员,他们的文化创造激情和活力被充分释放。
4月25日,对于太仓城厢镇锡剧票友沈伟汗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天,在“尚湖百姓戏曲大舞台”锡剧票友大赛月赛中,她凭借一曲《沙家浜》选段,赢得专家评委们9.96分的高分,成为月赛冠军。对于沈伟汗这样的锡剧票友来说,“尚湖百姓戏曲大舞台”已成为生活中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
在尚湖镇的十里八村,老百姓对锡剧有着特殊情感,几乎人人会唱《双推磨》《珍珠塔》。为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尚湖镇政府几年前创办“尚湖百姓戏曲大舞台”,帮助锡剧票友圆梦。
“上不了中央电视台,可以上我们尚湖的百姓戏曲大舞台!”尚湖村民对大舞台的热爱溢于言表,在这里,百姓们学戏、看戏、唱戏,普通老百姓成了舞台上的角儿。
从以往的台下欣赏,到如今自己上台演出,老百姓们成了文化的主人。放眼全省,文化的“种子”已深深扎根于乡村大地,开花结果,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在溧阳上黄镇夏林村,村民习惯在节假日自发组织文艺晚会和民俗活动,自编自导自演,百姓“村晚”成为村里热门话题。在宿迁,农村文化大院设在有一定文艺特长并热心公益文化服务的农户家中,个人收藏、手工艺展示等不同主题将文化大院建设成特色文化场所。作为基层公共文化的有益补充,这些基层群众自发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了农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想让“种”下去的文化开花、结果,还需要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近年来,尚湖镇立足本地戏曲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投入150万元重建王庄戏曲馆,提升特色文化内涵和活力;江阴市财政投入以奖代补资金1200万元,直接下达到相关村、社区和群众文艺团队,有效调动基层文化服务的积极性。
票价直补,让更多人走近艺术
不久前,国际乐坛顶级指挥大师祖宾梅塔率领以色列爱乐乐团来宁演出,作为世界顶级的交响音乐会,一场演出的最低票价仅需90元。
能以如此低的票价欣赏到如此高水准的演出,得益于南京市去年扩大文化消费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南京市财政落实1500万元专项资金,以政府补贴形式投放“演出红包”, 对一批入选剧目进行补贴,市民购票最高可享受50%的折扣。以祖宾梅塔的音乐会为例,经过补贴后,最低档原价180元的票价,观众仅需花费90元,这大大降低了高雅艺术的门槛。
票价直补,补贴的是真正热爱艺术、愿意购票看演出的老百姓,而不是政府大包大揽买票送人。市民得到实惠,看戏热情更高。去年3月,南京市话剧团的原创话剧《风雨秦淮》成为第一个登台的南京市政府补贴剧目,该剧两场演出累计售票1910张,购票观众占比达82%。之后5月上演的法国广播爱乐乐团音乐会获得50%的高端剧目补贴,上座率超过90%。6月上演《白鹿原》,最低80元的票价经过补贴后只需56元,出现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一道道价低质优的文化大餐,给百姓的美好生活加码。
“仅仅花费几十元,就能欣赏到这种世界级水准的演出,身为南京人,实在太幸福了!”南京一家文化公司的职员方若由衷感慨。
保利大剧院业务策划部经理于鹏亮告诉记者,除了南京本地观众外,“票价直补”也吸引周边城市的市民前来观看演出。南京今年还将继续投入1500万元资金,用于推动演出市场的文化消费试点。记者从南京市文广新局获悉,2018年首批南京市文化消费政府补贴剧目评审近日刚刚揭晓,经专家评审,赖声川导演的话剧《宝岛一村》、百老汇原版音乐剧《吉屋出租》等36部剧目入选。
记者 王慧 徐宁
水兼汴泗浮天阔,山入青齐焕眼明。漫步徐州城,青山如黛,绿水迢迢,一城碧水刷新着人们对这座苏北重镇的固有印象。位于泉山区的王窑河,水体清澈,河岸两边郁郁葱葱,风景宜人。然而就在两年前,这条河还是远近闻名的黑臭河。
徐州市民王家周清楚地记得,王窑河曾经又脏又臭,岸边长满杂草、遍地垃圾。“经过黑臭河道专项整治,现在水干净了,也没有垃圾了,我们天天在河边遛弯。”
根据省黑臭水体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到2020年,全省城乡黑臭河道将全部疏浚一遍;各设区市和太湖流域县(市)城市建成区内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实现城市建成区水体无异味、水质有效提升、城市滨水空间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公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治城先治水,水兴则城兴
去年,徐州完成市区39条黑臭河道的治理,并在今年初通过省里考核验收。
治城先治水,水兴则城兴。王窑河的转变,是徐州黑臭河道治理的缩影。徐州市水利局水资源处处长韩刚介绍,徐州按“两岸截污、两端贯通、河内清洁、河岸景美”的设计要求,调查摸底、拟定方案,逐一确定每条黑臭水体的具体整治内容,因河施策,系统实施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贯通、生态绿化和景观提升等工程措施,确保工程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水结缘、因水而生的南京,在去年底实现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曲巷斜街信马,小桥流水谁家”的江南水乡美景又重现在人们生活中。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南京市水务局水环境建设处处长张晓峰介绍说,徐州提出“拆、截、清、修、引、测、管、景”的八字整治思路。“拆”即拆除侵占物体,退让河道蓝线;“截”即开展控源截污,实施污水纳管;“清”即实施河道清淤和垃圾清理,清除内源污染;“修”即开展生态修复,增加自净能力;“引”即实施引水工程,加大引流补水;“测”即动态开展监测,掌握过程整治效果;“管”即推行排水、排污许可制度,创新管理举措;“景”即同步景观提升,打造水景一色。
消除黑臭水体,只是水环境整治的起点。在近几年全面实施黑臭河道整治基础上,南京将持续开展新一轮水环境提升行动计划,力争通过3年努力,使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四水”共治,源头改善水生态
走进泰州市姜堰区怡园小区,只见汤河碧波粼粼,河坡干净整洁。小区居民包素萍说,以前由于无人管理,小区生活污水大多排放入河,水质很差。经过大半年整治,河水清洁了许多。
姜堰区水利局副局长曹亮说,秉承“善水利民”服务理念,姜堰围绕打造“秀水环城、丽水绕村”生态名片,综合采取疏浚整治、截污治污、河道清障、河坡绿化等措施,从源头上保护水环境,改善水生态。
围绕活水,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姜堰着力消除断头河、臭沟塘,打通村庄河塘断水,变昔日“龙须沟”为今日清水河。当地平均每年疏浚整治村庄沟塘50余条以上,今年对纳入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3个村实施河道沟塘整治,让活水进村惠民。
围绕清水,姜堰建成通南片区水生态调度控制工程,利用建成的套闸和节制闸,保障通南片区水量,促进内部水体循环、改善水环境;践行海绵城市理念,利用城区19座闸站,控制上下游水位,起到翻水净水效果;在城区河道两侧建人工生态绿岛,种植水生植物,增强河道自净能力;控源截污,实施多条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畜禽粪便污染防治,推进骨干河道沿线畜禽养殖场所关停。
围绕“靓水”,姜堰推广应用水生态修复技术,建成在全省有影响的小顷河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集中展示国内外40多种生态护坡模式。对老通扬运河、姜溱河等骨干河道进行绿化,涵养水源,固化水土。
围绕安水,姜堰对排查出的入河排污(水)口,采取保留、立即封堵或限期封堵、综合治理等措施,依法依规、分门别类进行清理整治,已关停河道禁养区内养殖场、屠宰点400余家。
“百河千渠”,添彩生态乡村
4月8日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我省将全面治理农村河塘沟坝,用5年时间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我省将大力治理农村水环境,推进农村河道疏浚和“五位一体”管护,高标准推进水美乡村创建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濉北河是泗洪重要的防洪、排涝、灌溉河道,贯穿归仁镇、梅花镇、青阳镇,全长24.4公里。在青阳镇重岗社区段河道疏浚施工现场,十多台大型挖掘机挥舞长臂,清淤河床、整理边坡。
“濉北河上一次疏浚还要追溯到1991年。”重岗水利站站长邵则良介绍,今年泗洪投入600万元疏浚濉北河,平均挖深两米多,防汛能力提高近两倍,旱时能提到水灌溉,下大雨时,也不怕受淹了。
濉北河的疏浚,得益于泗洪推进百河千渠环境整治连通工程。去年,泗洪被环保部授予江苏唯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该县启动绿水青山专项行动,加快推进生态建设。
泗洪县水利局局长刘晓永介绍,今年初,泗洪计划投资2.78亿元,通过一年时间,疏浚整治11条县级河道、160条乡级河道、4171条中小沟渠,配套桥涵等建筑物约2100座,实现农村水系“互通互联、引排顺畅、水清岸绿、生态良好”的目标。
在泗洪城头乡姬台村一支沟施工现场,竖立着一块简介牌,上面不仅有规划图、进度表,还有开工前一支沟的面貌:堤边杂草丛生,河水污浊,河道狭窄、淤堵严重。
城头乡水利站站长祖栋说,为让“臭水沟”变成清水河,城头乡对毗邻稻虾共作地块的河道、沟渠进行疏浚整治。
淤堵的河流奔腾起来,污染的河流清澈起来……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画卷正在江苏大地展开。 记者 吴琼
中国江苏网讯 4月26日,在南京市江宁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河定桥服务大厅,买了二手房的朱金成办理不动产权证。因为这套房是唯一房产,他还可享契税优惠。该中心副主任濮飞告诉记者,去年6月12日前,办理不动产权证要先开住房查询结果证明,再把证明交到契税窗口;现在,住房情况由契税部门在后台查询,无需自己排队开证明。
取消一种证明材料,办事群众就少排一次队、少跑一次腿。我省各地近年来积极推进“减证便民”,在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上做加法,为群众办事减门槛。
四个“一律取消”,
清单之外无证明
“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给群众办事造成很多烦扰。
去年6月,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来证明、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即使必要的证明,有关部门也要加强互认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举证。
据省编办介绍,2016年11月我省出台意见明确指出,凡是能通过网络共享复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重复提交。去年9月,我省要求各地各部门围绕“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对照行政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依据四个“一律取消”,清理各种证明和手续。
从具体实践看,“减”既包括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也包括将一些证明改为办事群众承诺,或由办事群众提供改为有关部门通过信息共享获取、通过主动服务确认。
南京市秦淮区梳理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承办的103项公共服务事项后,发现所需280种证明、盖章材料,有的缺乏法律法规依据,有的没有依据政策变动及时调整,还有的因为部门信息共享不畅而得以存在——这些证明,大部分由政府职能部门出具,少部分由医院、用人单位等提供,部门、单位都应存有相关信息,通过部门间征询,完全可以获得。经过反复论证、逐条“过堂”,去年7月,“秦淮区民生服务领域证明盖章事项清单”公布。上述103项中,45项不再需要办事群众提供证明、盖章材料;280种证明、盖章材料,保留130种。清单公布后,群众到街道办民生事项,“清单之外无证明”。
减少群众办事“堵点”,
也为基层减负省时
省编办介绍,去年5月,我省南京、无锡、泰州、连云港4个市,率先梳理市本级和部分县(市、区)行政事业单位的证明事项。去年,省级部门减少各类证明事项78项,保留109项;13个设区市的市本级平均减少各类证明事项68项,保留276项;96个县(市、区)平均减少各类证明事项79项,保留90项。
去年11月,无锡在市区两级启动“减证便民”行动。目前,该市编办已汇总完市级部门证明材料梳理情况,预计可“减证”近半。无锡市卫计委法规许可处处长周海川介绍,28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涉及95种证明材料,其中85种证明材料可通过现场核验、内部共享、告知承诺等方式取消。“当然,我们会加强监管,如取消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时需提供的消防、环保合格等证明,改为告知制后,我们会定期将信息抄送消防、环保部门。”
今年4月初,淮安市“减证便民”网络问卷调查结束。964份有效问卷中,82%认为办事过程中需要提供不合理证明,而80%的证明由街道、村居(社区)或派出所等基层单位出具,集中在个人与家庭关系、计划生育、无违法犯罪记录、家庭收入证明等方面。很多网友留言,建议尽快“减证”。
南京市秦淮区洪武路街道龙王庙社区主任李兰苦笑:“社区也怕‘奇葩’证明。有的居民跑来要开某种证明,我们听了,不知道怎么开、能不能开。”该社区“低保专干”谷晓晖说,群众办理低保手续,提供材料后,他要比对审核,“能够网络比对的,肯定以比对结果为准。如果能减少不必要的材料,那当然好。”
南京市江宁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杨文君说:“过去,中心一天开约300份住房查询结果证明,占档案查询窗口工作量70%以上。开一份证明最快五六分钟,10个月少开近8万份证明,节约大量时间。”
从“避责”到“负责”,
破解“人在证途”
为摸清“减证便民”落实情况,南京市秦淮区近期请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
旁听评估座谈会、走访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记者发现,工作人员经历了明显的思想转变过程。
“审批材料要送到上级部门,上级看不到人只能看材料,初审人员希望材料越全越好。”某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伟莉说,“后来区里强调‘老百姓能跑到的,部门之间就能要到’,大家慢慢也理解了,确实可以从收材料变成主动向其他部门征询。”
南京市秦淮区人社局办公室主任苏瑞中说:“有的事项,取消证明材料,改为办事群众承诺,我们担心,承诺做不到,怎么办?后来,我们还是转变服务观念,主动往前走一步。”
省委党校教授凌宁认为,证明太多,有些是人为造成的,长期以来有关部门、办事人员习惯把责任推给老百姓,既给群众办事增加麻烦,也给市场造成障碍。“减证便民”需要政府部门转变观念、工作方式,站在老百姓角度去思考问题,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群众的吐槽、呼吁、建议,便是加快“减证便民”的指令。淮安市编办主任张锋告诉记者,该市将结合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摸清困扰群众、基层的繁琐手续和所涉部门单位,在合法性、合理性审核后,向社会公布保留证明事项清单。
新沂市编办主任黄桂阵介绍,去年该市取消271种证明材料,收获群众好评。今年,该市将进一步压缩审批和服务所需证明,充分利用基础数据库,在一定领域实现身份证“一证通”。
南京市秦淮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建议,推进“减证便民”,要加快政务服务一张网向基层延伸,破除“信息孤岛”,提高行政效率。
省编办审改处处长李军国介绍,今年我省还将再次摸查清理证明、盖章等有关材料,确需保留的证明事项向社会公开;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推动信息互联共享;通过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提升行政审批质效、优化发展环境、减少群众跑腿次数。
本报记者 徐冠英
3月30日,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员工卢光兰等1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公租房申请公示,出现在当地房管部门官方网站上;同一天还公示了两位在常工作的新就业人员的公租房申请。通过公示后,卢光兰等人将很快实现安居梦。
3月底,有关我省年内建设116个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的消息引人关注。安居+宜居,江苏正加快人性化、精细化解决群众住房问题的步伐。
精准保障,让更多“新市民”安居
常州老三集团有限公司服装一分厂缝纫操作工李承霞,是今年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3月进京参会时,她提交建议——希望进一步打破户籍限制,将更多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公租房保障范畴。“2月份调研走访时,采菱社区社工张敏就向我反映,这一片企业比较多,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也多,希望政府部门多推出一些公租房来缓解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李承霞说。
常州住房保障力度大,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人员已可享受当地公租房保障。李承霞就是其中受益者,“我曾经入住天宁区采菱公寓的一套公租房,52平方米、精装,月租才300多元,同样的房子市场租金750元。公租房特别得人心,只要开通天然气和网络,就可以拎包入住。但总体上,能享受到公租房保障的外来务工人员还是很有限。”
城市外来务工群体庞大,李承霞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
省住建厅住房保障处副处长汪享生表示,去年开始江苏已加大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公租房保障力度。3月底省政府分解下达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时明确:着力扩大住房保障对城镇常住人口的覆盖面,配合居住证制度实施落实基本住房保障服务,加快探索构建多层次人才住房政策体系。稳步降低公租房准入门槛,把主城区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有序纳入住房保障范围。
江苏公租房保障已将环卫工、公交车司机、青年教师、医生、护士等列为重点。“这是‘精准保障’。全省已有1000多户环卫工家庭享受公租房保障政策。我省向各类保障对象提供的公租房房源就近集中,比如公交司机的公租房就主要集中在公交场站附近。”汪享生说。
南京在实物分配的同时,鼓励公租房货币化保障以扩大政策覆盖面,被保障对象通过市场租房,自己掏70%租金、政府补贴30%租金。去年南京就向3万多户被保障对象发放了租赁补贴。
不过,由于外来务工人员流动量太大,保障底数变化也大,所以并不能像本地户籍中低收入家庭一样做到应保尽保。新就业群体的收入相对稳定,其住房保障仅是阶段性保障,这也是立足实际的“精准保障”的题中之义,而这种“雪中送炭”的安居方式有效化解了他们在特定时期的居住难题。
老旧小区更新,提升城市宜居度
3月底,2018年南京市老旧小区整治名单出炉。今年南京市共计划整治老旧小区192个,涉及房屋1973幢、居民8.3万户,整治面积625万平方米,比去年增长25%。南京市房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结合老旧小区整治,同步推进违建拆除、停车位(停车场、立体车库)、车棚充电桩、景观绿地、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等适老宜居建设,创建20个左右的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
宜居,需要以“绣花精神”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今年我省首次提出建设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全年全省共将建设116个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我省明确,坚持既有住区改造提升和新建住区完善协调统筹推进——对于新建住区,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精细建设打造,着力满足城市居民多元化的现代生活服务需求。对于既有住区,要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重优化服务和设施配套,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机制;对其中2000年前的老旧住区,要重点整治环境,补齐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短板,引入物业管理服务,确保改善提升成效。
在这一过程中,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备受关注。南京今年就明确了“加装1000部住宅电梯”的硬性任务。常州去年展开相关试点,今年上半年将出台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电梯加装工作。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矛盾较多,考验政府管理智慧。4月初,在全省率先展开相关工作试点的南京市玄武区推出“增梯服务2.0计划”。据玄武区增梯办主任薛惠艳介绍,基本上每部电梯从采购到施工总费用在50万元左右,实际操作中这部分钱怎么收集、存放,怎么合理支付才能让资金更安全、结算更便捷困扰着居民,“我们与银行合作设立第三方资金管理平台,为每部电梯的建设者开设公共资金专有账户,有效避免在费用收取、保管、支付中出现的潜在风险。”
瞄准“更高质量”,增强百姓住房获得感
省住建厅厅长周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间,江苏累计实施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138万套,农村危房改造累计完成18万户,全省超过400万城乡住房困难群众实现“出棚、解危、安居”。
江苏创新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健全率并纳入全省民生幸福工程考核评价体系,全省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由12.6%提高到22.5%,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健全率从78%提高到92%。同时,积极推进住房租赁试点,探索开展适宜养老住区建设,五年来全省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从35.2平方米增长到40.3平方米,住房成套率从91.1%上升到94.7%。省统计部门开展的公众抽样满意度调查显示,全省群众住房满意度达到86.6%,位居六大民生体系之首。
但周岚也坦言,相对于全社会总体居住水平的较快提升,不同群体的住房获得感、大中小城市的宜居水平仍不平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改革创新,推动住房工作在实现住有所居的基础上向住有宜居迈进。
江苏将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在大力推进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基础上,加快完善和优化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公租房配套基础设施并加快竣工分配,以新市民为重点扩大住房保障对城镇常住人口的覆盖,优先保障环卫、公交等行业困难群体。与之配套的是,将按照建立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方向,推动建立以农民工、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特殊群体为受益面的公积金缴存机制。
江苏将通过新建、配建、改建、收租等方式多渠道筹集租赁房源,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人口净流入的城市尤其要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加快建设政府主导的住房租赁服务与监管平台,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还将研究制定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创建评价标准,指导各地编制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出台多层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指导意见,进行适老化改造等,并将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提高业主满意度。
中国江苏网4月7日讯 SLAM研发工程师、高通量测序实验专员、微信运营专员、DCS操作工、细胞主管……3月31日举办的南京江北新区人才专场招聘会上,很多岗位让人耳目一新。
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陈莹介绍说,江北新区定位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很多新经济产业人才,仅今年就要吸纳至少2万名大学毕业生。
新经济人才高薪难求
这两年,由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带来的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就业岗位,已成为各地人才市场重金引才主体,一些大数据、人工智能岗位,本科毕业生年薪30万元起步仍难觅人才。
蓬勃兴起的新兴业态也让年轻人发现商机。“互联网+”水产养殖智能机器人、医疗安全智能系统的研发与应用、饭圈儿APP……省人社厅公布的去年498个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中,九成以上与新经济新业态相关。
智联招聘公司市场公关部高级总监李强表示,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我国去年人工智能人才需求量比上年增长179%,这些人才需求55%集中在民营新兴科技创业企业,其中以软件工程师、IT技术支持/维护工程师、JAVA工程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等最为吃香。
适应新经济新业态的人才需求,高校纷纷行动起来。江苏46所高校今年新增111个本科专业,其中信息技术领域和人工智能方向最多,有10所高校申请开设“机器人工程”专业,11所高校申请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全国新获批“机器人工程”专业的高校更是从2014年的1所增至85所。
美国科技预言家约翰马尔科夫指出,互联网行业每使一个岗位消失,会创造2.6个新岗位;每使用一个机器人,会创造3.6个岗位。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养老服务、休闲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由此带动的产业上下游相关领域,大大拓宽就业空间。
“平台+个人”催旺灵活就业
新技术引发的新产业、新业态带来就业机会,也颠覆传统就业形态。特别是互联网平台的诞生将偏僻的山村与世界连为一体,让曾经只能外出打工的农民在家门口轻松实现就业增收。
25岁的宿迁宿城区耿车镇小伙董陆军,去年返乡创办“沐格的多肉”网店,每天营业额达4000元,还解决8名大龄农民就业问题。
宿迁市人社局就业管理中心张亮告诉记者,宿迁1405个行政村已实现网店全覆盖,农民收入新增部分70%来自网络经济。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下,去年宿迁返乡就业、创业人员达10万人,其中返乡创业1.5万人,有5600名低收入劳动者成为网店店主,5.2万低收入人口参与网络经济,26万低收入人口在电商发展中受益。
中国就业促进会调查显示,一个淘宝网店的就业系数约为1.6人/店、一个天猫网店就业系数约为6.9人/店。
39岁的季强是南京江宁区一家拥有30名员工的制罐配件企业负责人。今年春节后,他带着自己的奔驰车加入滴滴快车公司。“虽然自己的公司规模不大,但管理起来也费心费力。我利用工作之余开车,跟乘客聊聊天,是很好的放松方式。”
“与传统的就业相比,互联网就业更加灵活自由,劳动者市场议价能力更强,而且以发展性‘就业+创业’为趋势。”省人社厅就业处副处长薛勇说。江苏滴滴出行平台统计,近八成滴滴司机将开车作为重要的补充就业形式,日均在线两小时以下的占65%。
借力“互联网+”,我省灵活就业人员近年持续增长。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中,灵活就业人数占比从“十二五”初的14.3%增至“十二五”末的19.1%。“十三五”以来,灵活就业人数在新增就业人群中的比例也是连年增长。
“放水养鱼”也需规范服务
面对爆发式增长的新型就业业态,我省2015年起将其作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项目进行重点监测,及时掌握新兴业态就业规模、对就业的贡献率及其变化情况。2016年,省委、省政府将“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作为重点工作积极推进。省政府还把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就业纳入各地就业发展规划,支持大学生开展电子商务创业。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带动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和加工品销售。
但作为刚刚起步的就业形式,新就业业态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对于新经济新业态的分类,国内尚无统一标准,尤其对已拥有千万就业规模的网络就业创业缺乏统计标准和统计制度,使得日常公共就业服务难以跟进到位。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催生的新就业业态大多依赖平台企业,由此派生出平台、用户、劳动者等多方利益主体,其经营模式和用工模式表现出很强的跨界性和灵活性,从业人员和服务单位之间在工作时间、工作形式、报酬支付、管理规则上往往与传统企业不同,很难适应现行标准劳动关系。一旦出现劳动争议或纠纷,是否适应现行劳动法律法规,业界存在较大分歧。
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张春龙建议,相关部门在“放水养鱼”鼓励发展新就业业态的同时,应抓紧制定出台更具包容性的政策,研究确定平台企业、新就业形态等市场主体的法律定位和各方责权利关系,分类施策。对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平台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模式,界定不同监管部门和平台的职责边界。制定新型灵活就业的界定标准和认定范围,探索对应新型灵活就业的工资工时等劳动基准。建立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的保险办法等,以保护新兴就业形态持续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黄红芳
解决好群众烦心事,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人口的急难需求,才能让大家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因户因人落实保障措施,把群众最关切最烦心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使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我省各地链接多种资源,拓宽救助端口,提高救助标准,共同托起特定贫困群众的幸福梦。
救助前移,民生重疾险“来帮忙”
苏州市吴中区一位王姓老人最近突发急性心肌梗塞,紧急入院治疗。因家庭困难,吴中民政部门启用“民生重疾险”,先行赔付5000元,让老人顺利入院。住院期间,老人每天还拿到100元的住院补助,安心治疗。
“这笔保障经费可用来缓解家人在陪护期间的家庭收入减少情况,全年可累计达90天。”吴中区民政局局长龚艳说,舍不得看病,因困弃医,是很多贫困重病患者的心态,有了重疾险,就能解决“支出型贫困”家庭的后顾之忧。
今后,吴中的民生重疾险将在低保边缘救助的15种大病基础上,再扩充10种发病率高、医疗费用大的病种。吴中64万户籍人口均由政府购置重疾险,18周岁以上可根据医院开具的证明领取5000元补助,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补助标准为10万元。事前救助,极大地缓解突发大重病家庭的前期医疗费用压力,弥补当前救助政策事前救助缺位的问题。
去年,全省有801.27万人次接受医疗救助,享受救助金22.93亿元。省民政厅救助处处长赵晓东透露,他们正与省保监局合作,联合多家保险公司制定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保险介入方案,利用保险的大数法则、乘数效应,探索“因病支出型”困难家庭的救助路径。苏州、盐城等地已先行探索重特大疾病专项保险试点。 此外,按民政部等六部门要求,近期我省正研究大病保险向困难群众倾斜性支付政策,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 让更多困难群众受益。
“老小病弱”,织牢“网底”不漏一人
对射阳县千秋镇三乡河村的董家三姐弟来说,他们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双亲相继离世,与重残的爷爷和病弱的奶奶相依为命;幸运的是,他们被纳入政府托底救助盘子,不仅在校的学习、生活费用全免,每月还可领取3900元孤儿基本生活费,直到大学毕业。射阳入户调查发现,全县有困境儿童和困境在校大学生2822人,县里将其全部纳入保障,去年发放保障金1391万元。
冬天漏风、雨天漏雨,射阳县新坍镇贺仁村村民孙洪飞的最大心愿,就是拆掉住了40多年的老房,盖一座宽敞明亮的新房。但他身患残疾,基本没有收入来源,有生之年住新房成了一个梦。就在今年新年前,孙洪飞的安居梦实现了——县里的“康居工程”让他不花一分钱就住进新居。和他一起搬新家的,还有650户托底户。射阳实施“康居工程”,对农村无力自建房屋的低保户和贫困残疾户实行住房托底救助,资金由县财政承担90%,乡镇承担10%。
“什么人最需要兜底帮扶?‘老、小、病、弱’是保障网中最不能漏掉的群体。”射阳县民政局局长戴元辅告诉记者,该县全面推行“四个托底”,实现老有颐养、幼有优教、病有良医、弱有所助,织牢民生保障“网底”。
数据显示,仅去年,全省就向60万困难残疾人和40万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和护理补贴6.6亿元;55万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和护理补贴4.11亿元。今年,我省还将推行重度残疾人“单人保”,缓解34万户“依老养残”家庭的经济压力。
靶向救助,引入社会资源“活水”
庞大的救助资金背后,离不开靶向救助网络。但要精准帮扶困难群体,仅靠政府远远不够。
心行阳光服务中心是吴中购买服务实施精准帮困的社会组织之一。去年5月起,该组织介入金庭镇帮困行动,按民政部门提供名单,上门调研需求,最终筛选出18户最困难的帮扶对象,建立档案、制定计划:肢体残疾家庭,绘制康复图谱;劳动力缺失家庭,提供助农采摘、销售;高龄独居老人,按时按点上门探望,部分家庭社工、专家每月甚至要走访6次。
社会力量参与,让服务真正“下沉”,让方式真正灵活。每年10月是金庭镇橘子丰收采摘的季节,劳动力缺失,使采摘和销售成了大难题。去年采摘季,当地11家爱心组织齐动手,打通销售渠道。
今年除夕,苏州低保边缘户诸一新一家三口发生车祸,社会组织连夜帮助这个家庭发起网络募捐,几天就筹款164064元,让一家人转危为安。
吴中东山镇有失能半失能老人200多人,但镇上医疗资源有限,农村老人康复护理需求得不到解决。苏州信托有限公司推出“信托居家康”项目,企业每年提供50万元公益资助金,政府提供服务对象名单,专业涉老企业上门,为200多名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康评估等“一对一”精准服务。
这样接地气、救急难的帮扶在吴中还有很多。“政府+企业+专业组织”构筑大社会救助格局,将是今后一个重要趋势。要想精准救助,必须建立靶向发现救助机制,善于链接资源,做好“千手观音”,才能满足不同人群多元化的救助需求。
本报记者 唐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