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钱飞 通讯员 朱大智
“大家觉得王顺娣棒不棒?”“棒!”“我们大家一起为她鼓掌。”10月19日上午,在镇江高新区嶂山村“老年小学”的课堂上,86岁老人王顺娣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写下自己的名字,50岁的“校长”杨海丽带着大家一起为王顺娣鼓掌。
“‘老年小学’不仅圆了老人的梦,也圆了我自己的梦。”杨海丽告诉记者,当“校长”7个月来,她已经手把手教会了35位老人写自己的名字。
2020年7月31日,在嶂山村党委的邀请下,从事志愿服务达10年的杨海丽,成为嶂山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到嶂山村的第七天,正值立秋,杨海丽组织村里的老人们到养老服务中心吃西瓜“啃秋”。活动期间,一个细节引起了杨海丽的注意。“有80%以上的老人在签到的时候都只会按手印或画个圈,有几个写上名字的还都是子女代签的,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杨海丽说,在嶂山村,上岁数的老人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于是她萌生了教老人写字的想法。
“如果教您写自己的名字,愿意吗?”“愿意!”在获得了老人们一致认可后,杨海丽着手准备成立“老年小学”。在嶂山村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今年3月3日,嶂山村“老年小学”正式开课。
从握笔开始,再到横竖撇捺一个个笔画,杨海丽耐心地教导每位老人学习写字。“91岁雍菊娣是我们这儿年纪最大的老人,她这个‘雍’字特别难写,可老人一直没有放弃。”杨海丽说,老人们虽然年事已高,学起写字来有不少困难,但大家都学得非常认真。几个月的学习下来,大家基本都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第一次看到自己亲手写出的名字,一些老人哭了。
“老年小学”开设后,杨海丽从老人口中的“杨主任”变成了“杨校长”。7个多月来,在“杨校长”的积极联系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中:博爱车队负责接送老人集体外出;爱心企业定期上门为老人理发、掏耳;多位爱心“教师”自愿加入,“老年小学”的课程从原本的写字、绘画、音乐扩展到了剪纸、串珠、健康操等。
9月10日,杨海丽和志愿者们还第一次过上了“教师节”,老人们一声声“节日快乐”让她感动不已。“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能当‘校长’,他们脸上的笑容就是给我最好的礼物。”杨海丽说,今后希望能够连接更多爱心资源,拓展“老年小学”的活动内容。老人需要什么,“老年小学”就提供什么。
像杨海丽这样投身公益事业的志愿者,镇江共有33.4万人。他们用凡人善举,助力镇江连续3届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续写着镇江“小城大爱”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