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始终真诚友好、团结合作,江苏与非洲的情谊源远流长、历久弥新。10月12日,江苏—非洲合作交流会暨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江苏分论坛在南通举行。
作为我省对非合作的机制性会议,本次交流会由省外办、南通市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团结合作、共谋发展,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来自纳米比亚、佛得角、尼日利亚等8个国家的嘉宾与我省相关部门和企业代表,聚焦友城合作、经贸投资、教育医疗等议题,共叙友情、共商合作,携手推动江苏与非洲国家合作高质量发展。
友城合作架起友谊之桥
江苏与非洲的交流合作中,一个“友”字贯穿其中,友谊的纽带将双方紧密相连。
走进南京市国际友谊公园中的国际友好城市展览馆非洲厅,一张张照片映入眼帘。援非医疗队与术后患者的合影、小红花艺术团在纳米比亚演出时的照片定格了友城印象,非洲友好团体赠送的纪念牌和工艺品记录着友城记忆。
省外办副主任杨菁介绍,目前我省已与非洲建立20对友好城市关系,友城网络初具规模。“随着非洲友城朋友圈不断扩大,友城交往已成为江苏联系非洲的友谊桥梁和开展合作的有效载体。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双方合作也没有按下‘暂停键’,反而逆势前行,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旺盛的活力。”
山川异域缘不断,心桥飞架友城间。纳米比亚温得和克市市长乔布·安姆潘达在视频致辞中特别提到江苏友城在抗疫合作中提供的帮助和支持。“2020年3月,纳米比亚颁布国家法令,宣布采取疫情防控措施。让我高兴的是,南京、南通和苏州是首批响应温得和克应对疫情行动的姐妹城市。此外,这三座友城还向我们捐赠了防护装备,帮助我们抗击疫情。”
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南通已先后与4个国家缔结5对友城。“我们高度重视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友城交往、经贸投资、教育医疗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入,拉近了双方民众心与心的距离。”南通市副市长潘建华在致辞中表示。
经贸投资实现合作共赢
近日,万里之遥的津巴布韦哈拉雷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工地传来消息:尽管疫情给项目如期完工带来严峻挑战,但该项目目前已完成近一半进度,津巴布韦总统对承建单位中江国际集团表示由衷感谢。
“项目部共有120多名员工,他们当中很多人春节期间还在坚守岗位,有的甚至已经连续4个春节在津巴布韦度过。”中江国际集团总经理朱新宝介绍,中江国际在非洲深耕多年,完成了诸多标志性、有影响力的工程,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援赞比亚国际会议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
在对非交流合作中,江苏始终强调一个“实”字,一大批合作项目在非洲落地生根,成果惠及中非人民。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非合作的明星项目,我省建设的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已吸引126家企业入驻,协议投资超过10亿美元,创造就业岗位近18000个。
今年是江苏省“十四五”开局之年,非洲大陆自贸区也正式启动,双方如何进一步加强产能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省贸促会副会长丛苏峰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推进,贸促会将努力搭建贸易和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拓展新业态新模式下的合作领域,助力江苏企业走进非洲。
省商务厅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陈晓冬建议,江苏企业要积极把握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带来的新机遇,以境外园区为载体,利用线上展会、线下博览会等平台,深度融入当地供应链产业链。
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所长张振克认为,对非交流合作中,跨部门合作十分重要,“非洲各国投资环境、政策法规、社会文化风俗各不相同,对非研究机构可以在智库支撑方面提供服务。”
教育医疗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交流,增进了江苏与非洲人民的情谊,成为中非民心相通的有力支撑。
“我要借这次机会,特别提一下我们与常州的合作成果——我们的学子也可以申请常州高校的奖学金了。”毛里求斯博巴森-荷津市市长大卫·戴德·尤泰尔在视频发言中说,常州大学启动了博巴森-荷津市优秀学生交流援助项目,两年来已接收该市12名留学生。
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施蕴玉介绍,2020年共有来自54个非洲国家的8639名学生来江苏学习,目前共有非洲籍在册生6292人。
除招收来华留学生外,境外培训办学也是教育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方式。在非洲从事境外培训工作的教职员工当中,还有一些令人敬佩的“逆行者”。南通职业大学校长褚金星说:“我校教师今年按时前往加蓬恩考克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从事师资培训。因疫情原因,归国航班屡遭熔断,他们两周前才从加蓬回国,目前还在隔离中。我和我的同事为他们感到自豪!”
9月21日中秋节,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第31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整装出发。队员们并没有携带很多生活用品,反而带了不少疝气补片、引流管等医疗用品,甚至连手术缝线都装了半个行李箱。
作为首个承担援外医疗队派遣任务的省份之一,江苏自1964年8月起就开始向桑给巴尔派遣医疗队,57年来累计派出804人次,还建立了中国医疗队眼科中心、微创外科中心、微笑中心(唇腭裂修复中心)、创伤中心、疝病中心等,以授人以渔的精神致力提高当地医疗水平。
随着中非医疗卫生合作的发展,双方合作也从单纯的门诊、手术技术传输转向更多更好地培养当地医务人才。省人民医院国际合作处处长汪秀琴说:“在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项目建设中,我们把当地医疗骨干人才的培养纳入管理体系,通过医疗队现场带教、来华培训、中方专家组落地指导等多种方式,为双方医疗合作贡献江苏智慧和江苏经验。”
友好共进、合作共赢。中非合作前景广阔,面对新形势新机遇,与会各方成立了江苏—非洲合作高质量发展联盟,相约在各领域合作中携手并肩,以务实有效的合作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记者 卫鑫 通讯员 李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