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郁 芬
从2000年调到组织部,宿迁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张卫东今年已经在组工战线工作了21年。他把最好的时光、最深的思考、最大的激情,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基层党建事业。今年“七一”前夕,张卫东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基层党建工作,越抓兴趣越浓
有人曾说,晚上12点打张卫东办公室电话,10次打9次在。即使偶尔不加班,回到家里他也忍不住通过电话微信等指导基层党建工作。
由于长期加班熬夜,张卫东两次突发胸膜炎、胸腔积水,然而每次病情略有好转,他就“好了伤疤忘了痛”,又开始加班加点。面对同事的不解,他诙谐地说:“工作是‘病痛宁’,一忙起来病痛就抛到九霄云外,这就是精神力量。”
熟悉张卫东的人都知道,他这么“拼”,是基于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强烈热爱。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明确提出,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要求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的考核,首先要看抓党建的实效。
如何把总书记的这一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年底,张卫东带着组织处的同志到基层调研,形成近2万字的报告,成绩一个没说,问题写了8页纸。在他们的建议下,宿迁市把2015年、2016年确定为基层党建责任落实年,要求各级党组织书记从本地本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入手,每年认领并扎扎实实解决1-2个“书记项目”,像编制产业规划一样编项目、像推进重点工程一样做项目、像考核招商引资一样考项目。项目化推进下,宿迁市第一年就有516个“书记项目”落地见效,一批基层党建“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书记项目”一抓就是7年,并于2017年在全省推开。7年里,张卫东坚持“常抓常新”。比如,对“书记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述职评议,项目进展“半年一晒”接受党员群众评议,每年评选十佳项目……目前,“书记项目”已成为全省基层党建的品牌。
十多年来,在张卫东的带领下,宿迁打响了一个又一个党建工作品牌。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村党组织书记“双重管理”、“支部+电商”党建富民、乡村振兴新村干……他常说,基层党建工作越抓兴趣越浓,兴趣越浓越想抓。
要干,就要努力得100分
宿迁市委党建办副主任张行,10年前在县区工作时被借调到宿迁市委组织部工作。“开始特别不适应,一共就两三页纸材料,改来改去竟然弄了个通宵。”张行跟张卫东开玩笑说,我一个人30分钟就能搞定。张卫东愣了一下回答:“你知道我们两人的区别在哪里?你干工作,是为了完成任务,我是为了带好队伍。”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党内集中教育一个接着一个,每次都会抽调一些人员参与相关工作。这些同志有的刚刚工作两三年,有的来自乡镇,从没有经过“爬格子”的历练。张卫东从不“嫌弃”他们,经常一对一地和他们谈心,手把手地教方法,带着他们一起干、一同苦。有一次,一位同志觉得张卫东工作过于精益求精,张卫东说:“干工作是60分及格,还是80分、100分?60分很容易,80分也不算难,而我们追求的是100分,那就得下一番苦功夫。”
“今天挑重担、明天当骨干。”张行说。不少同志经过张部长的“锤打”,到任何岗位都能无所畏惧。经过张卫东磨炼过的“兵”们,都能成长起来。看着当初的“新兵”一个个成长起来,张卫东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组工干部就要甘为人梯、当好人梯,关心人、培养人、成就人”。
2015年7月,张卫东从媒体上看到了泗洪县一名叫张道干的抗战老兵寻党的事情。张老出生于1923年,1942年加入党组织,1946年他所在党支部遭到敌人破坏,入党资料全部被销毁。由于信息闭塞,一直未能找到当年的入党介绍人。
“组织部是党员之家,我们就是党员的‘娘家人’。”张卫东多次走访看望老人,动员一切力量帮助收集证明材料。有人提醒他:“张老都那么大岁数了,犯不着为他争取,万一引发攀比,造成群体性上访,那就得不偿失啰!”
“组织部门是做人的工作的,如果因为一些杂音和顾虑,就让老革命流血流汗再流泪,这不是我们的作风。”张卫东不仅没有听劝,反而加快了调查核实的工作节奏。后来,经宿迁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张老的党籍恢复了。老人家得知消息后流着泪说,“党没有忘记我!这辈子我没有遗憾了!”对此,张卫东说:“做党的工作,就是要认真负责、高度负责,在关键时候,还要极端负责!”
组工干部党性必须长严不松
张卫东经常带着相关同志下基层调研。每到一个村(居),张卫东基本上都能说出村(居)党组织书记和大学生村官的名字、年龄,以及什么时候干书记的。而每次调研离开时,张卫东一定会主动和新认识的村书记加个微信,并提醒“有什么情况第一时间跟我说”。
“全市1400多个村(居)书记,有1000多个跟张部长是好友。”宿迁市委组织部一位处长说,市里制定出台政策,张卫东会第一时间推给村(居)书记看,请大家提意见。村书记也把他当成自家人,“每次召开村(居)书记座谈会,五六个人都能谈一上午。为什么?张部长不高高在上,大家见到他都肯掏心窝子。”
不仅是农村,城市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各个领域都有张卫东的身影。在宿迁市宿城区黄河水上志愿救援队党支部书记、队长王爱东眼里,张卫东就像兄长一样,时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他是我最佩服的领导,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跟基层党组织书记们亲如一家,但在亲属眼中,张卫东又是个“无情”的人。他有兄弟姐妹六人,其他五人不是下岗自谋职业,就是外出务工。弟弟从部队转业回来,满心渴望能够得到照顾安排,最后却被安置到一个效益不好的企业。弟弟气得没去企业报到,而是买个电视机、卡拉OK等设备在广场给人点歌赚钱。妻弟是1996年建市之初第一批选调到市直某机关的干部,多年来张卫东从没有为他的晋升打过一次招呼。
“说句心里话,对家庭我是有亏欠的。”张卫东说,组工干部对自己要求必须严格,要能经得起显微镜和放大镜仔细端详,否则不仅背后会被人指指戳戳,更会影响党在群众心目中的位置。“组工干部不是只讲党性、不讲人性,但如果党性一旦有了丝毫的松懈,就不可能走得直、行得正、坐得端,必须长严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