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梦然
以全国1/26的地域面积,创造了国家近1/4的经济总量,长三角不仅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更是城市科技创新的强大“竞技场”。近日,上海社会科学院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发布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数报告(2020)——长三角27城中,南京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江苏共有7座城市上榜,分别跻身科创核心城市以及科创重点城市的行列。
“创新名城”擂响战鼓,南京一路突围
报告显示,长三角城市群27个城市的科技创新驱动力呈现出四个等级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为领军城市;第二层次有南京、杭州、苏州、合肥4个城市,为核心城市;第三层次有芜湖、无锡、宁波、常州、南通、扬州、镇江7个城市,为重点城市;第四层次共有15个城市。
这份指数报告分别聚焦、考察了各地科技创新的4大方面、10个要素点——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载体、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绩效作为4个专项(一级)指数,科技研发投入、人力资源投入、创新基础投入、科技研发载体、高新产业载体、创新培育载体、科技研发成果、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投入产出绩效、驱动转型绩效等作为10个二级指标。
在一级指数的四个排名中,南京在科技绩效方面超过上海,位居第一,其他三个方面均稳居第二。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雨解读认为,从这份报告来看,南京呈现出“高位均衡”的特点,即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强,创新能力指标上也没有短板。
耀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很长一段时间的“埋头赶路”。从连续四年发布市委“一号文件”,到近期提出的构建“巷、港、湾”创新载体……南京为汇聚“创新力量”持续加码,鼓励科创的决心从不掩饰。在业内看来,南京的快速“突围”,显然与全力推动的“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城市发展战略息息相关。“特别是围绕‘创新名城’战略,南京形成了一系列从宏观到微观、从政策到载体、从面上到点上,较为完备的创新驱动体系。”何雨认为,“创新名城”战略及其支持体系,成为南京科创能力提升的催化剂与加速器,助力南京在短时间内把城市的创新潜力转化为创新实力、增长动力也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
“齐头并进”携手创新,区域差距亟待缩小
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纵观榜单,南京面临的挑战也并不小,前有“一线”创新城市上海作为标杆,后有杭州、合肥等创新“先锋”城市跃跃欲试。
“南京想要保持创新活力,必须矢志不移、久久为功,还要注意推动创新驱动在深度与广度上进一步扩展。”何雨认为,对于南京而言,关键是要认清时代的方位与自身的定位——创新驱动已经成为转型升级的主旋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能。
“南京还应该在国家战略力量引培上下功夫,发挥好科教强、产业大、底蕴深、生态美的独特优势,走出适应南京实际的创新名城建设路子。”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华建议,南京在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方向、创新路径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长三角间的“科创合作”。他认为,在长三角科创版图上,城市间的合作大于竞争,建议政府部门积极研究合作机制,形成纵向一体、横向联合的学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
放眼江苏,此次共有7座城市入选榜单,分别跻身科创核心城市以及科创重点城市。
“江苏占榜单的‘半壁江山’并不意外,这也是‘苏大强’在创新方面的体现。”张华认为,从入选的江苏城市来看,苏北还需“加把力”,要进一步缩小省内区域间的创新鸿沟。
“借梯登高”开放破局,加速融入长三角
拉长短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既是苏北的课题,也是江苏提升科创整体实力的关键。
江苏作为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发展水平、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长期位居全国前列,但江苏科技创新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江苏的原始创新能力相对比较薄弱,产业前瞻和前沿领域创新研发能力不足,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仅有2个,低于北京、上海、安徽。”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区域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韩子睿说。
危机感,也是思变的动力。韩子睿提出,近年来江苏聚焦科技强省建设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加大创新战略投入,加快引培科创“大平台”“强力量”,也在不断提升全省创新能级和区域引领能力。面向国家和区域的重大战略需求,中科院积极与江苏省通力合作,携手打造“1+1+N”的院省区域科技合作新格局,“1”为中科院南京麒麟区域创新高地;“1”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N”为院地合作重点城市,以此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未来,将放大“N”的效应,积极向苏北地区延伸、倾斜,通过院地合作,为苏北引入与产业相配套的创新载体,促进全省创新协同向纵深推进。
寻找整合的内生动力,“借梯登高”,以开放的姿态不断破局,是长三角城市的必然选择,也是江苏科创的机遇。“创新驱动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的最强音,这种‘内生动力’带来的产业、人才的集聚和流动,可以不断降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交易成本。”韩子睿建议,首先,江苏各地应积极参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与相关城市共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合力争取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落户长三角。其次,要加快创新要素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共同推进长三角技术转移体系和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促进区域创新资源高效配置。此外,要不断优化区域协同创新环境,提升科创政策的协调性、一致性,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