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哀伤的日子。长沙明阳山殡仪馆外,数万民众排队送别袁隆平院士。人们泪眼相望,车辆自发鸣笛,“一路走好”的声声呼喊令人动容。在全国各地,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悼念。雕像前鲜花遍地,致哀的民众从白天排到黑夜,又从黑夜排到白天……先生千古,举国共缅!
袁隆平院士走了,他的名字会被永远铭记。一位低调的科学家、一个“亿万农民中的一员”,为何享有如此崇高的声誉?人们为何如此深切地缅怀他?作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过一句话,“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可以说,他毕其一生,都专注在稻田,致力于追寻这一粒“种子”。从杂交稻到超级稻,再到海水稻,一粒粒种子播撒在田间地头,造就了一次次技术创新、一项项数字突破,也结出了一粒粒更好的“种子”。这些“种子”,既是科学理论的结晶,更是大国实力的象征,它来自中国、走向未来、撒向世界。
风吹稻香,禾下乘凉。袁隆平留下的,不仅仅是杂交水稻的种子,以及造福世界的技术。他攻坚克难的勇气、乐观豁达的心态、低调谦逊的美德,都是一粒粒闪闪发光的“种子”。回想最初的科学探索之路,顶着“农科院最出名的神经病”名头,他在不断被泼冷水的十多年中,躬身耕耘、静待花开,于喧嚣纷扰中坚守本心,历尽沧桑仍永葆天真。他用一锄一犁、一笔一划,“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将学问扎扎实实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是他播下的“种子”,也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遗产。
铭记是最好的告别,学习是最好的致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对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当前,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面对各种“卡脖子”的技术短板,科研人员唯有胸怀祖国、心系时代,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才能实现“从0到1”的突破,不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
人们盛赞袁隆平“国士无双”,可是国士已然远去,如若“世间再无袁隆平”,那将是整个国家的遗憾,也是袁隆平本人绝不希望看到的。袁隆平树立了一个时代的标杆,也昭示着我们肩上的责任:如何完成他未竟的梦想?如何让他“后继者众”?这是他留给我们的思考,也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在全社会支持科研创新的当下,我们应进一步鼓励个性、倡导质疑、宽容失败,让矢志投身科学探索事业的科研人员能够心无旁骛“轻装上阵”,让科学家们在寻求突破而尚未突破的摇摆阶段得到“雪中送炭”的呵护和帮助。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育好袁隆平留下的这粒“种子”,才能让千千万万个“袁隆平”茁壮成长。
“你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留给世界一片稻香”。“袁隆平星”在太空中闪烁,袁隆平院士留下的“种子”,播撒在人们心中,播撒在辽阔的大地,定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