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之下,媒体如何兼顾话语方式和产品创新?新的世界传媒秩序中,如何搭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和体系?万物互联的“泛媒体”环境里,媒体融合转型关键何在?第十五届中国传媒年会上,8位行业专家共话传媒行业新动向。
▲第十五届传媒年会现场
吹响战“疫”集结号、搭建在线义诊、漫谈三大战“疫”,疫情下的媒体力量
▲邓秀松发表演讲
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总编辑邓秀松讲述疫情之下,处于风暴眼中的长江云平台如何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及时准确发布疫情消息,做好动态服务。
疫情爆发后,长江云联合全国30个省市区的254个媒体端口,吹响了“战疫集结号”,共发布战役相关报道26万余条,促成了跨区域媒体的深度联动与融合。在各种信息充斥网络的复杂时刻,迫切需要公开、及时、准确的疫情信息指导,长江云联动中国广电网络等单位,以72小时“战疫速度”开创广电5G无接触式新闻发布会,截至5月22日,长江云累计直播湖北省防控指挥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100场,形成了湖北战役报道最强音。
疫情期间,长江云利用大数据介入公关危机处理,上报3万余条求助信息,帮助6500名患者得到救治。同时,建立在线义诊平台,5万余名医师24小时在线接诊,170万用户应诊。邓秀松说,这些疫情下的举措改变了长江云平台,也重新定义了媒体人的职责与担当。
▲齐怀文发表演讲
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总编辑齐怀文从“海陆空,天津三大战‘疫’”说起,谈津云在疫情报道中的措施和取得的社会性影响。三大战“疫”指的是“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天津动车客车段三次聚集性疫情,津云第一时间以文字通讯、漫画、广播、视频等多样化的形式,将三大战“疫”的空间感和沉浸感充分烘托了出来。同时利用媒体融合优势,聚焦疫情发展中的重大事件,持续形成热点。
齐怀文说,坚持真实性同时效性兼顾,产品创新与话语方式并重,让自有平台和全网传播形成合力。边报道边思考边挖掘,反映新闻背后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另一方面,疫情发展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能不能在关键节点一锤定音,统一思想引导行动,直接决定舆论引导效果。齐怀文认为,网络评论要“掰开揉碎讲道理,深入浅出说常识,精准严密做论述”。
传媒产业蓝皮书、媒体传播格局、主流媒体转型,互联网下的全媒体体系构建
▲崔保国发表演讲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崔保国带来了《2019年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的传媒产业总值达到22625.4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比增长了7.95%,约占全球娱乐及传媒产业总值的1/7。
崔保国联系国际大环境,对我国的传媒产业提出3点研判,分别是“全球互联网媒体巨头”打破了世界原有的传媒秩序,传统企业原有的商业、成长和科技创新模式都已经发生改变,互联互通的网络很有可能走向分裂变成国家之间的大局域网。国际环境变幻莫测,中国传媒产业该如何应对?崔保国认为我国的传媒需要转变发展理念,重新理解全球化时代的新闻与传媒,在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两个维度上构建现代传媒治理体系和体制。同时,国际大变局下新闻从业者既要面对现实,又得发挥现实道义精神,具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使命和信念感。
▲崔士鑫发表演讲
整个传媒行业都在倡导建立全媒体传播格局和体系,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建立全媒体传播格局和体系就是为了推进媒体的深度融合,发挥全媒体“全程”“全息”“全效”“全员”的作用。
目前,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和体系过程中还存在着如理念、内容、平台、技术和运营等多方面的瓶颈,准确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和体系需要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两个方向发力。统筹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媒体与专业媒体之间的四大关系,明确不同媒体的定位。崔士鑫表示,要以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从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和管理手段上实现媒体从相加到相融的转变。
▲王嵬发表演讲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董事长王嵬围绕集团“塑头雁、换底盘、育雏鹰”的转型战略,谈如何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主流媒体。
龙虎网正以“头雁效应”带动传统媒体到互联网上去,逐步完成了从网站到公司的平台变革,以视频、直播为主的传播变革,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业态变革。实施数字化生产“新基建”是战略中的“换底盘”阶段,开发智媒采编系统和融媒经管系统,保证软硬件基础投入,以紫金山新闻为代表推进移动终端建设,同时打造智媒集成平台。“育雏鹰”指的是探索数字内容的新业态,南京政务舆情研究院协助中央网信办和省市近百家单位开展舆情分析研判和数据评估服务,南京美丽乡村大数据服务平台已入选全国文旅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这些服务平台充分挖掘政务舆情、乡村大数据、红色文化展陈等方面数据,最终完成价值转换。
万物互联、5G应用、精准传播,技术扶持下的媒介融合发展
▲杨崑发表演讲
工信部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杨崑谈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现阶段新技术应用的探索和启示。杨崑认为,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行业的主流方向,能否建立资源集约和协同高效的融合运营体系是决定媒体现阶段转型成败的关键。以新技术为支撑,以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创新为主线,在全要素创新的基础上实现机制的根本变革已成为重要趋势。
杨崑说,探索加速新技术和媒体融合发展的结合道路要从以下5个方面做好准备:从智能化功能向智能化体系转变,综合运用5G、机器学习等技术将数据资源转化为知识以支撑媒体实现自动化辅助决策;构建更全面的数据化运营能力,建立“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实现向新一代信息呈现业态的过渡,在同一界面上连续实现富媒体信息的叠加组合;构建万物互联的“泛媒体”环境,建立“人-机-物”之间更全面的数字连接;媒体服务需要加强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协同联动,让媒体创新应用达到理想状态。
▲张志安发表演讲
2019年是5G元年,5G技术在传媒领域有什么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又会对传媒领域带来什么样影响呢?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从5G技术的角度探讨了传媒格局与传播体系。在张志安看来,3G改变通讯,4G改变生活,而5G改变的是社会。5G技术使得传媒行业技术和内容领域都发生变革,“高速率”“低延时”“广连接”“大宽带”变成传媒运作时的标配,技术和大数据成为媒体竞争间的重要因素,基于场景传播的娱乐化、消费化内容数量广增。
5G影响下,传媒行业的信息传播和舆情应对也存在着风险:传播技术的先进使得信息传播速度的飞跃,与之对应的是增大了各种不实消息和谣言的流传概率,消费文化和视觉社交普及也会令主流传播效果打折扣。面对这样的风险,张志安建议传媒领域要积极应用5G技术,持续拓展和开发新型传播场景,同时加强专业媒体和数字平台的数据整合。
▲卜宇发表演讲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党委书记、台长卜宇发表了题为《精准传播的技术路径》的演讲,以江苏广电总台的做法和初步成效为例,从产品测试、热点分析、用户画像3个方面探讨怎样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精准传播、精准营销。
针对特定平台受众,江苏广电总台对不同类型节目进行偏好评估,降低卫视季播节目等大型节目的制作风险,提高研发精准性,提高市场成功率。热点分析方面,江苏广电总台结合相关话题,对话题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中的热度进行分析,把握用户关注点和兴趣点,提高传播有效性。分众化、小众化的用户市场下,江苏广电总台搭建了专属受众样本库,通过对受众问卷调查分析其特定需求,提供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产品和商品,增强匹配度,提高传播和营销准确性。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柏丽娟 喻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