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是党和国家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也是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然而,往往有“代表不知在哪接待群众”“群众不知到哪找代表反映问题”的尴尬。对此,南京市人大将于本月底前,在全市各区(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部设立“市人大代表联系点”,方便南京市民找代表反映问题。
直面需求,
由“等待”向“主动”转变
9月5日,在南京市浦口区政务服务中心人大代表接待窗口,正在接待群众的浦口区人大代表范有玲、雷进宝,向南京市人大代表联系点建设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介绍了联系点接待群众情况,“我们每次活动要接待群众七八人次,群众反映的主要是道路交通、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问题。”
浦口区政务服务中心位于江浦街道象山路上,交通十分便利,中心三楼正对过道就是区人大常委会设置的3个人大代表接待窗口。“来这里办事的群众多,窗口的位置很显眼,百姓一上楼就能看到,方便群众来访。”浦口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人大代表多是兼职,平时都在各自单位工作,群众要找他们反映问题“不太容易找得到”。后来,区人大常委会在一些街道社区设立“代表之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但街道社区辐射面一般局限于本社区,有时半天也等不来一个群众,接待效率不高。
加强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既有利于代表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又能更好地宣传动员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和法律法规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委负责同志介绍,目前该市的市人大代表,已通过设立在基层社区、村组的418个基层联系点,全面落实了每位代表固定联系1个社区、2名区人大代表和3名基层群众的“123制度”。
南京市六合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市民中心办事大厅的要道口、显眼处设立了“人大代表接待岗”,“群众一进门就能见到我们,有需要随时与代表交流。”
搭建好联系群众的平台,有必要探索“接待方式”的转变。溧水区强调代表接待群众,由“等待型”向“主动型”转变,由“单人接”向“组团接”转变,由“无主题”接待向“有主题”接待转变。雨花台区尝试人大代表变“约访”为邀请选民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听取意见,或者利用社区活动,将室内接待变为室外互动,激发选民的参与热情。
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腊军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决定9月底前在全市各区(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部设立市人大代表联系点。
既接待群众,
也监督政府部门
8月14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通过实施意见,将市人大代表联系点进政务服务中心作为一项制度性安排固化下来,明确9月底前联系点在各区(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全覆盖。
这样的联系点至少要达到“六有”标准:有联系点标识、有接待指南、有安排计划、有工作记录、有办公设备、有专人管理。在具体接待安排上,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刚性要求:各区(新区)要统筹安排本行政区域内的市人大代表每月不少于2次轮流在联系点接待群众;每位市人大代表1年内至少参加1次直接接待活动。
“现在很方便,政务中心显眼好找。到中心来办事,遇到什么不公平、不合规的,感觉需要政府推动解决的,直接就找人大代表反映反映。”正在南京市浦口区政务服务中心人大代表接待窗口反映情况的永宁街道居民王大妈说。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接待窗口墙边的显示屏上,公示着5天后将接待群众的两位人大代表情况,并明确接待内容是“听取人民群众的建议、意见和要求”。
这项制度安排不仅方便代表联系群众,也方便监督政府部门工作。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委相关负责人说,在政务中心建立市人大代表联系点,还便于代表深入了解政府部门工作情况,收集群众对政府部门的意见建议,为代表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创造有利条件。
三种情况分类处置,
确保件件有回音
百姓反映的意见后续如何处理?又如何反馈?在浦口区政务服务中心人大代表接待窗口的接待情况登记表上,记者看到群众诉求被分为经济发展类、社会事业类、民生保障类等8类来登记。
“这些问题有三种处置方式:属于人大监督范围的,交由‘一府一委两院’进行办理答复;属于群众个人信访诉求的,由区政务服务热线转交相关单位办理;对于涉及面广且确有价值的,作为代表建议线索,引导我们代表在充分调研后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议案和建议。”雷进宝介绍。
接待窗口统计表显示,一年来,人大代表共收集登记群众意见建议112件,其中42件由代表当场联系答复,53件转交政务服务热线处理,17件纳为代表建议线索。“去年,有百姓反映香山路拥堵的问题,我们区人大代表在年初人代会上整理提交了建议。”浦口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介绍,目前,这条建议被列为区人大常委会“1号代表建议”,由该区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督办。
百姓反映的问题意见必须件件有回音。为此,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特别强调,要建立健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意见收集、问题交办直到问题解决反馈的完整机制,真正提升百姓满意度,增强群众获得感。
通讯员 肖利民 王旭 记者 陈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