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产教融合,为江苏发展“加油”
2019-05-20 07:1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 拓  
1
听新闻

  

  施卫东,研究员,博导,南通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从一名高校教研人员、普通教师,成长为一所地方高校的校长,施卫东感谢江苏这片土地带给他的人生发展机遇。

  “我能参加江苏发展大会,倍感荣幸。”施卫东说,“近年来,南通被称作江苏经济发展的‘潜力股’,正日益成为江苏沿海崛起的龙头,全力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经济枢纽。为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更是南通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留校任教,结缘流体机械

  1980年9月,高中毕业的他从家乡如东来到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求学。机缘巧合下,施卫东进入动力机械工程系水力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学习,开始了在流体机械行业的“遨游”。

  毕业留校后,施卫东选择留在动力系流体力学教研室任教,并将课余时间都投入教学、科研工作。“尤其在进入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更是全身心地投入科研。”施卫东回忆起刚踏入这一领域时的场景,为科研前辈们在这个行业中的种种研究成果感叹不已。

  流体中心在研究开发、社会服务、成果转化方面的巨大优势,也使施卫东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这一行业的研究成果能更快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为国民经济服务。“1996年、2002年,我们分别战胜清华大学等名校,申报成功流体机械及工程博士点和国家重点学科,更让我增强了信心,同时也让我暗下决心力争在流体中心的历史上添上自己的一笔。”

  十年之功,打造自主创新队伍

  2001年起,施卫东担任流体中心主任。他坦言,这10年是流体中心历史上发展最快、成绩最大的10年,先后获批流体机械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检验中心成为国家认可实验室。

  “10年来,我们以梯队建设为核心,人才培养为重点,建立一支研究水平高、工程化开发能力强、梯队结构合理的研发队伍。”施卫东自豪地说,江苏大学流体中心成为我国流体机械及工程行业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化辐射的重要基地。

  聚力流体中心发展的同时,施卫东也没有放松科研工作。“我们经过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工程实践,通过多学科协同和产学研合作,实现大型低扬程泵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推广应用,综合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应用于南水北调东线一期14个主线泵站、7个支线泵站,占总数的70%以上。”施卫东说。

  产教融合,促进“四链”衔接

  2017年8月起,施卫东担任南通大学校长。南通大学具有107年的办学历程,让他深感责任重大。近年来,南通大学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98%以上。施卫东说,下一步,南通大学要瞄准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深化科教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通过项目参与、教学实践、定向培养等方式推动科教融合反哺育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高等学校与产业双向建构、深度融合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核心是真融、真合。”施卫东说。立足新时代,江苏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政府要加强对高校的分类指导,完善投入机制,最大限度提升高校在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中的贡献度。同时,高校也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自身特色和服务需求,打造创新高地,培养高素质人才,以贡献促发展,以贡献赢支持。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 拓

标签:流体机械;留校;施卫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