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南京欢迎您,34万大学毕业生
2019-01-12 06:3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2018年,南京市市长蓝绍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一年要解决就业大学生20万人。一年过去了,蓝绍敏公布的成绩单是,34万名大学生在南京实现就业参保。“这是一个不简单的数字,不简单数字的背后凸显的则是南京建设创新名城、提升城市首位度的坚强决心。”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社科院院长叶南客感慨地说。“我们不仅要做到吸引到人才,用得好人才,更要做到留得住人才。”南京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认为。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仲永 端木 郭玲玲 摄影报道 南京晨报/爱南京见习记者 胡亮

  全方位配套服务 让大学生们“宾至如归”

  市人大代表、南京市社科院院长叶南客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实现34万大学生就业参保”的数字,市人大代表、南京市社科院院长叶南客说:“这些人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是创新创业的新鲜血液,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留住他们,让他们爱上南京、扎根南京。”

  叶南客认为,南京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的一号文件,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吸引人才的政策,其中包括廉租房、就业指导、进入企业后优化岗位、深造培训、落实户口、五险一金等措施。

  如何留住人才?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智囊”,叶南客坦言南京市社科院正准备做这方面的调研,但是他个人认为,除了加强投入,用政策和措施留住人,更重要的是让事业留住人。

  此前的研究表明,南京留住人才也有一些不足,比如高房价。虽然南京提供的一些大学生公寓、廉租房解决了很多人就业初期的住房问题,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们要在待遇上有根本提高,最起码不能让他们感到有落差,要让他们感觉到,在南京创业就业,要比在深圳、杭州这些城市性价比更高。”

  除了工作之外,叶南客认为各方面的关心和服务也很重要。“南京要做一个有温度的城市,无论是企业还是城市,都要有浓厚的人文氛围”,叶南客认为,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这些留下来的“过客”变成“长住客”,最终变成城市的主人,进而实现他们的“南京梦”。

  创新与世界同步看江北

  产业留人更长久

  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

  去年一年,江北新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一年人口净流入就超过30万人。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告诉记者,去年江北引进了2.4万名大学生就业。

  “那么,留下来的人才怎么办?如果不能让他们在江北生活开心、工作舒心,那么干了一段时间觉得不适合肯定又要离开,这样的结果无论是对个人,或是对企业,还是对城市来讲,都是不想看到的。”罗群表示,江北新区的最终目标是要让产业留人,而不是居住留人,“居住留人,只能留一阵子,而产业留人才能更长久,才能让他们扎根江北。”

  市委市政府决定2019年重点支持各板块集中力量办好一件大事,支持江北新区创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中心。事实上,短短两年时间,江北新区已经集聚了200多家集成电路企业,“芯片之城”雏形初现。罗群认为建设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中心,对江北正在建设的“芯片之城”无疑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江北新区打造“芯片之城”“基因之城”等高端产业的过程中,对人才、特别是对高端人才的渴求是无以复加的。江北新区在吸引、留住人才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各方面的保障让人才实现到了江北能“拎包入住”。

  除此之外,江北新区的教育、医疗等配套都在加快发展,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投入使用,将大大改善江北的医疗条件。还有名校分校的引进,解决了孩子就近上学的问题。“让产业把人留住,让这些配套让人安心,才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扎根江北。”罗群说。

  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助力大学生就业

  市人大代表、南京工程学院教授刘海涛

  南京市人大代表刘海涛是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学科的一名教授。对于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2018年南京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4万人”,刘海涛表示,近几年,南京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还是不错的。

  刘海涛指出,有这么多的毕业生选择在南京就业,除了南京市政府出台的一些扶持、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以及高科技企业的集聚,这不仅留住南京本地的毕业生,还吸引了周边城市的毕业生集聚南京,为南京未来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对此,刘海涛建议,市政府出台的一些鼓励、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理解这些政策,提高自身就业、创业的成功率。

  不减员、不降薪

  大力引进科技型人才

  市政协委员、南京捷顺达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德宝

  南京市政协委员、南京捷顺达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德宝告诉记者,2019年公司在稳定的基础上,继续稳定现有的就业率,不减员、不降薪,在现有的基础上让一些人员的工资还要增加,保证公司员工的收入。

  除此之外,还将大力引进科技型人才,为这些人才提供优质的岗位和薪资。在稳定的基础上,让公司的员工发挥创新力,科技型人才创出新的增长点。

  “也正如市长所讲的,在危机中找到机会。”吕德宝还称,物流行业在前两年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行业一直在变,但公司对人才的需求一直没有变,今年公司也会出台一些相关政策,给创新型人才一些更广更深的平台和机会,让员工结合自身的能力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对于人才引进

  既要热情也要理性

  市政协委员、中科集团总裁冯鹏

  对于推进大学生在宁就业,中科集团总裁冯鹏表示,大学生来宁需要安居乐业,其中乐业要放在第一位。首先人来了之后要能找到适合的工作,工作也要让人感觉有奔头,能给人提供成长的空间。在安居上,政府工作报告里说了,南京是个有温度的城市,未来南京还需要多发力,让人能住下来,比如买房、合适的房租等,政府可以通过行政的、市场的方式有所作为,让他们既能安居乐业,又能感觉到有爱有温度有事业。

  同时,他还认为南京在人才引进上既有热情又保持着一定的理性。特别是理性方面,人才引进不能做成运动式的,要针对选定的领域进行重点引进。“应该温和地有序地引进,让这些人不仅能留下来,还能为南京的发展建功立业。”

  有上升通道、生活成本可控

  让年轻人留得住

  市政协委员、拓攻机器人创始人张羽

  拓攻机器人的创始人张羽是近几年回宁的创业者。张羽南京大学毕业后外出留学、工作、创业,最近几年又重新回到南京。他感觉最大的转变是南京在创新的氛围、创新的政策、创新的客观条件上有了巨大提升。这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是有很大帮助的。

  现在南京针对大学生也有一系列政策,如住房补贴等,大学生创业也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由此带来大学生留宁就业创业的比例显著提高,大学生毕业后将南京作为就业首选是情理之中的事。要让年轻人能在南京留得住,有几点必须要重视,首先就是要让年轻人能看到好的上升通道;另外就是生活成本可控。这两个方面有好的表现,年轻人肯定愿意留下来。

标签:南京;人才;大学生;就业;江北新区;叶南客;创新;罗群;毕业生;工作
责编:孟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