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观众逾70万人次 江苏影像见证伟大历程
2018-12-01 08:0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祖国万岁!”11月30日,44岁的南通人毛辉在智能书法台上写下这四个字。当天,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累计现场观众突破70万人次。

  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每一幅照片、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记录着江苏在改革开放中奋进的足迹。

  近百张照片呈现江苏巨变

  大国重器、核心技术、生态转型、城乡发展……展览上近百张照片讲述一个故事:江苏人正在用双手书写社会进步的壮丽史诗。在这里,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更能读懂江苏因何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展馆进门处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着一组“蛟龙号”模型,不少参观者驻足合影。这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集成研制,目前下潜深度最大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由位于无锡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研发,为走向深海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北京工作的江阴人汤凡认真研究“蛟龙号”的各个组件。他说,蛟龙号“胞弟”——4500米载人潜水器在无锡下水试验时,他全程守着直播,深深感受到江苏在自主创新上的担当精神,为家乡为国家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而自豪。

  重大节点敢为人先,一组照片记录下江苏改革开放的精彩画面。中国第一个自费建设的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俯瞰图,描绘敢为人先的创新发展历程;一张2004年3月南京市鼓楼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所为灵活就业人员办理医疗保险的照片,反映政府职能转变的“大历史”;1995年和2018年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李公堤开发前后对比图,展现沧桑巨变……

  科技创新支撑强国梦,图片故事诉说江苏多个“世界第一”的辉煌业绩。2017年,“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以每秒12.5亿亿次的峰值计算能力,再次斩获世界超级计算机排名榜单TOP500第一名;沙钢集团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双辊薄带铸轧技术,于今年1月建成投产国内第一条超薄带生产线;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产出世界上最坚韧的纤维,它的直径仅0.5毫米、强度是钢的18倍;2015年3月,中国电子熊猫集团全球首条8.5代金属氧化物工艺生产线投入运行……

  “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江苏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农村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令人自豪。”毛辉激动地说。

  三张江苏面孔,刻画时代剪影

  文字记录岁月蹁跹的脚步,图片是时代投射的剪影。

  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永茂圩村的老党员崔荣海和习近平总书记握手的照片,引来众人围观。得知自己和总书记握手的照片登上国家展览,78岁的崔荣海难掩激动。“总书记专门到村民家里看望,大家都很激动。”崔荣海告诉记者,看着村里一天比一天好,乡亲们对实现中国梦很有信心!

  “我没想到那一瞬间的画面能出现在国家级的展览上。”常州技师学院宋彪说。这张照片拍摄的是2017年他站上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领奖台,当时他获得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金牌并荣膺阿尔伯特维达奖。他说,现在一边学德文,一边担任助理教练,指导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学弟学妹们。

  1982年3月,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的少先队员们走上街头,进行“五讲四美”宣传活动,一张张稚嫩的面庞定格在历史的“相片簿”里。改革开放后,一项以“五讲四美”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群众性活动在全国展开,并与“三热爱”活动相结合,形成上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的经典口号。

  缕缕江苏记忆,最是难忘

  岁月流动,时代变迁。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开创人民美好生活的历史。

  在第二展区“追光忆影”展项,长约5米的弧面长屏上滚动播出40张经典照片,反映改革开放40年的民生变化。两张拍摄于江苏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2016年1月29日,书法家们为镇江市谏壁社区的渔民书写春联;2017年4月6日,一名小朋友在南京一商场内的“二维码隧道”里玩耍。

  “江苏的发展真快,江苏人聪明、勤劳。”湖北利川人郭益松告诉记者,他多次来过江苏,每次都感觉到江苏的发展变化之快,最让他感慨的是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有很高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我曾经特意去这座桥上走一走。”

  在百城纪事展区,江苏单元播放着南京、苏州、徐州的城市宣传片。宣传片中,南京的新街口、南京大学、鼓楼医院等地标在40年时空中交错出现,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画面交相辉映;“人间天堂”苏州既展现闻名遐迩的园林景观,又向世人展示现代化国际化的经济文化名城的丰厚业绩;从煤城到水乡,徐州讲述着生态蝶变的故事。

  七旬老人谢群细细地浏览着江苏的山水影像。谢老出生在镇江,小时候随父母迁居北京,但永远也忘不了镇江的水土和人情,润扬长江大桥开通的喜讯一直在她的记忆里深藏。

  本报记者 胡兰兰 倪方方

标签:巨变;改革开放;江苏
责编:吕霞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