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如何让“非遗”活下来? 2018国际创意城市论坛上给出答案
2018-05-21 08:4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如何让手工艺中的“非遗”不仅“活下来”,更要“火起来”?5月20日,2018国际创意城市(南京)论坛举行,这次论坛以“非遗传承、设计创新”为主题,邀请了众多国内外创意大咖,共同探讨非遗在当下创新的途径、方式和可能性等话题。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仇惠栋

  使用是最好的传承

  据悉,江苏入选世界非遗名录10项,其中手工艺类5项;入选国家非遗名录146项,其中手工艺类54项;入选省级非遗名录611项,其中手工艺类160项。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马达表示,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的现状大体分为三类:成长型:比如刺绣、紫砂、水晶雕;维持型:比如织锦、泥塑、剪纸;休眠型:比如贝雕、抽纱花边等。马达直言,南京云锦的保护传承进展并不理想,不应只停留在挂饰和摆件上,而要和老百姓的生活结合起来。他认为,非遗要回归生活,通过创新推动发展,“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

  “卖出去”才能“火”起来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传统非遗技艺面临“遗失”的尴尬局面,建立了花丝、傣纸以及羌绣三项长期保护项目的“稀捍行动”创始人米城,以及第一个在米兰设计周上参展的中国设计师、南京福佑设计创始人马聪,在论坛上就非遗的传承发表演讲,提出“迈出去”与“卖出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通过“迈出去”,让传统文化、非遗技艺 “活”起来;通过真正“卖出去”,传统文化、非遗技艺才能真正“火”起来。手艺不能守,更不是因为保护才传承下来的。只有创新才有时代价值,只有时代价值才有传承意义。

  文化遗传不必特意强调

  “创意比遗产更重要,德国的设计师并不特别专注于研究文化遗产。”奥芬巴赫艺术与设计大学 (HfG) 艺术学院院长、知名设计师克劳斯海瑟说,自己一度不明白的是,为何中国设计师总是在工作中谈文化遗产?“相比于了解古人当时在做什么,我们更关注的是现代人能用它做什么。”克劳斯海瑟曾服务的客户包含奥迪、博世、德国汉莎航空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他介绍了在中国的实践,和景德镇的手工艺者进行合作,把瓷器当成“纸张”,进行艺术创作。他介绍,在欧洲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有众多的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文化遗产已经贯穿在了德国日常教育中,没有刻意去强调。“所以在德国,没有人会问我设计中有没有德国元素的问题。”他说。

标签:非遗;文化;如何;手工艺类;传承;设计;遗产;起来;出去;中国
责编:孟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