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国际博物馆日 | 涨知识,中国第一座博物馆诞生在江苏!
2018-05-17 20:1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南通博物苑的创办者张謇是近代伟大的实业家、教育家,他“以一人办一城”使南通获得了“近代第一城”的美誉,也使得中国第一座博物馆既没落户在历史悠久的古都北京或西安,也不在开埠较早、西风劲吹的上海或广州,而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地之一南通。

  时光倒流100多年,走进南通博苑仿佛走进一个传统园林式的万物博览园,这里除了收藏、展览历代文物珍品、名人字画外,还收藏、展陈各种动植物标本、化石、矿石、土壤标本,引人注目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吕四海滨发现的长达12米的鲸骨架。在中轴线展厅两侧分布着国秀坛、藤东水榭、谦亭、相禽阁、国秀亭、水禽等园林建筑,亭台楼阁、假山荷池、风车水塔点缀苑中,这里还饲养火鸡、鸵鸟、鹭鸶、鸳鸯、孔雀、鹿、兔、山羊等各种小型动物。动物标本与活体兼备展出,使观者拥有更直观、更具趣味性的观展体验。动物死亡后,则直接制成标本,据统计,南通博物苑早期藏品中,标本占到了总数的62.8%。

  南通博物苑寄托着张謇这位清末状元“开民智,明公理”的理想。1903年他参观日本第五次国内劝业博览会,深深感到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在国家文明进步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曾提议在北京利用皇家收藏开办一个“帝室博物馆”,但未获重视,于是从坐而论道转为起而行之,成为中国博物馆业的开创者和先行者。

  张謇认为,私家珍藏文物,应公之于众,化私为公,他带头向南通博物苑捐赠自己珍藏的全部文物,如今,收藏在南通博物苑的张謇时期藏品还有150件之多。1921年,张謇过69岁生日,海门友人赠送他一件无比精美的孔雀明王牙雕,他随即转赠给博物苑,“永宝存之”。在张謇的带动下,他的好友、两江总督、大收藏家端方也捐出了包括汉代陶器、唐代地券在内的数十件珍贵文物。

  如今的南通博物苑已建成了新馆,有藏品5万余件,分历史文物、民俗品物和自然标本三大类,沿续并光大了张謇的办馆思路。抚今追昔,参观南通博物苑时,我们可以对这位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开创者说一声:“如你如愿。”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前,每天晚上华灯初上时,南京博物院里都有两三百名演职人员在忙碌着。就在今天晚上,一场“舞动博物馆”的活动将在南博举行,近5000个名额在官微放出一个小时后就被预约者一抢而光。

  “继前两年倾听博物馆、讲述博物馆之后,今年的南博的主题是舞动博物馆”,南博社会服务部主任郑晶说,“我们邀请了专业的舞蹈演员,用现代舞演绎书法,提取汉画像石和陶俑元素,舞者们还将表演击鼓而舞的建舞、立在盘和鼓上的盘鼓舞、带有汉代杂技内容的剑舞,这些表演既传统又时尚。”

  传统又时尚,是今天的南京博物院给人的直观印象。这家已有85年历史、拥有43万件(套)藏品的博物馆,已成为中国最火、人气最旺的博物馆之一。

  南博有着辉煌的历史,它的前身是蔡元培先生于1933年倡议设立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相当于中华民国的国家博物馆筹备处,地点最初设在北极阁山下的“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出任筹备主任。1934年7月,著名考古学者李济继任筹备主任。最初的“中央博物院”设自然、人文、工艺三馆,分别由翁文灏、李济、周仁三位著名学者担任馆长。

  “中央博物院”创建伊始,就定下“为提倡科学研究,辅助公众教育,以适当之陈列展览,图智识之增进”的建院宗旨。1935年4月,南京市政府将城东半山园内100亩旧旗地划给“中央博物院”,作为将来的院址,后又增加93亩。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直到国民党败退台湾,“中央博物院”也没有最终落成。现在南京博物院老大殿,是当时的人文馆,也是惟一一幢基本建成的建筑。1935年“中央博物院建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从12位建筑师的方案中选中了徐敬直的设计方案,决定由他和梁思成等一起修改原图。

  在梁思成、刘敦桢等建筑大师的指导下,徐敬直和另一位建筑师李惠伯修改了原来仿清式建筑的方案。我们现在看到的老大殿是一座仿辽代建筑,当时以梁思成、刘敦桢为首的营造学社,在北方发现了辽宁义县奉国寺、天津宝坻县广济寺、天津蓟县独乐寺等一批辽代建筑。梁思成等学者认为,辽代建筑继承了唐代建筑的豪爽之风,但又有显著变化,造型朴实雄浑,屋面坡度较平缓,同时扩大了屋子内部的空间,更好地满足展览陈列空间的需求。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多次调整,中央博物院更名为南京博物院,为省级博物馆。2013年二期改造完成后,形成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民国馆、非遗馆一院六馆格局,成为全国综合性最强的博物馆,使这座老馆焕发新的生机,2017年接待观众330万人,10年间增长了5倍。

  就在几天前,院长龚良在南博讲坛阐述了对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超级连接:新方法新观众”的理解,他列举了历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后表示,博物馆收藏和展示人类发展各个时期的见证物,与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有联系,浓缩了人类的大事件、最重要的经验和教训,因此他提出了“博物馆+”的概念,即博物馆通过展览、社会教育、跨界融合、互联网等新技术去连接到馆的观众、不到馆的公众,博物馆可以连接的内容越多,它服务社会和公众的能力就会越强。

  5月17日,中国科举博物馆《文明的阶梯——科举文化专题展》一路高歌猛进,拿下了第十五届(2017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的荣誉称号。这座博物馆用文物、情景再现、科技互动等形式展示了中国1300年的科举历史,以及它对近代欧美国家文官制度的影响。

  中国科举博物馆位于南京夫子庙核心区,这里原本是江南贡院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鼎盛时期可以同时容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站在中国科举博物馆的门楣下,眼前是一汪平静的浅池水面,池水后面雕梁画栋的明远楼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而博物馆则建在地面以下的四层空间里——既没有改变原有景观风貌,又让博物馆获得了充足的展陈空间。

  参观科博馆,每一步踏下去的都是文化,每一处凝聚的都是历史。参观犹如探宝,观众沿着1300米的坡道环绕而下,感触科举制度1300年的历史。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有一段故事,例如序厅里 “科第世家”牌坊,是明代开科状元吴伯宗家族之物。吴伯宗在明代洪武年间参加科考,乡试、会试和殿试均得第一,“连中三元”,被称为“明开科第一状元”,这在当时是光宗耀祖、无比风光的事。

  在展厅中,有许多与科举、与江南贡院有关的历史细节被挖掘和呈现出来,比如考试的严格与艰苦。《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举的故事妇孺皆知,但考举人监考之严格很多人却不知道,为防止夹带作弊,规定考生衣服必须用单层的,鞋底要薄,砚台不能太厚,笔管必须空心,烤火的木炭只能两寸长,连糕点等食物都要切开。考试在9天内考3场,每场都是凌晨3点开始入场,当天半夜发考卷,考生要在狭小的号舍里呆上一天半才能结束一场考试,非常辛苦。试卷收走后,考生姓名要被密封,而为了防止有人在试卷上作暗号串通考官,试卷要全部重新誊写一遍……

  科举考试也带来了秦淮河畔的繁华,“金陵佳话”展区就再现了这一场景,明清时期在考试年份,考生约有2万人,大批考生提前来到,请专家名师辅导,猜题押题,参加各种考前培训;待到放榜时,中榜的考生又会喜气洋洋地摆庆功宴、谢师宴。展厅里用码头、街巷、店铺等复原场景,还原了夫子庙庙市合一的市井繁华。

  “科举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1300年间产生进士近十万人,举人、秀才数以百万人,为传统社会的行政体系正常运转输送了人才”,中国科举博物馆馆长冯家红告诉记者,“科举不论门第和出身,促成了社会基层的阶级流动,如北宋官员46.1%来自寒门,明清时期1.2万余名进士中,30%上溯三代无任何功名。中国的科举也直接影响了欧美,19世纪起,英、德、美、法等国借鉴中国科举,建立了各自的文官考试制度,这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又一贡献。我们很希望观众可以通过展览多角度、多层面了解科举,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和传统,提升文化自信。”

  巧夺天工,吉金耀采,走进位于苏州相城区元和万里路的苏州巧生炉博物馆,一大批从明代“穿越”而来的精美铜炉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是一家以铜炉为主题的民营博物馆。它的建成和发展,见证了一位匠人对传统技艺的不懈发掘和孜孜坚守。在江苏全省将近300家博物馆中,这种以展示传统非遗工艺的博物馆,占到了相当比例。

  中国香炉的历史源远流长。红袖添香夜读书,古代文人雅士读书写字时,习惯在香炉内焚上一柱香。西汉博山炉堪称古代铜香炉的鼻祖,以形似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人们将龙脑香、苏合香置于炉中,香气氤氲,满室生香。明代,艺术修养深厚的明宣宗朱瞻基,调集了数百名民间铸炉工匠汇集京城,他亲自上阵监造,按照《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记载的造型,以及内府所藏各种名窑瓷器款式,打造出完全用珍贵黄铜铸成的宣德炉。

  宣德炉用料考究,款式典雅,铜质精良,开启了铜器文明的二次复兴。可惜的是,宣德炉制作工艺中的传统失蜡法制作技艺从明代开始就逐渐失传,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甚至中断了百年之久。

  今年已61岁的陈巧生,家中世代以制作铜器为业,他是这个苏州铜炉世家的第三代传人,“我是从小听着父亲说铜炉,看着父亲制铜炉长大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陈巧生接触到了明代的宣德炉,随即被宣德炉典雅的造型、精深的内涵深深迷住,他产生了恢复宣德炉制作技艺的想法,“当时,我一心就想去寻找失传的工艺!”陈巧生说。

  宣德炉制作的核心技术是失蜡法,由17道铸造工序组成,其中的“制作母本”和“做皮壳”(上色)两道工序最为困难,难以攻克。怎么找回已基本失传的技艺,是摆在陈巧生面前的最大难题。经过反复试验,陈巧生花费八年时间,历经近千次试验,终于成功仿制了明代的宣德炉。同时,他还成功恢复了几百种经典宣德炉器型,完善和发展了铜炉开模、炼铜、铸造、皮壳制作等几十道关键工艺。陈巧生仿制的宣德炉被藏家称为“巧生炉”,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对其有很高评价,“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

  从汉代博山炉到明代宣德炉,最后铸就“巧生炉”,陈巧生说:“我希望不忘初心,从一而终,靠自己的理解和力量,去传播铜炉历史、香道文化。”

  巧生炉博物馆馆长陈冠丞告诉记者,馆内陈列了近四十年来陈巧生家族收藏的明清铜炉,以及近千鼎经典的“巧生炉”,包括宣德炉、铜熏炉、铜手炉、印香炉等各种类型。“我们复原了商周、汉唐、明清等典型时期的铜炉陈设和应用环境,将观众带入到古代宫廷、士大夫日常起居中,切身体验中国古典铜炉文化的造型之美、技艺之美、生活之美。”

  记者 于锋 王宏伟

标签:国际博物馆;中国;江苏;第一座;博物馆;知识;诞生;陈洁;编辑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