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新华调查】蜜蜂“红娘”,如何助力现代农业
2018-05-15 07: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卞小燕  
1
听新闻

  一边是花期到来,大棚作物亟需蜜蜂授粉,焦急的种植户却“不会养蜂”;一边是后继乏人、不断萎缩的养蜂业,养蜂人不愿租售蜂群。蜜蜂是植物天然的“红娘”,自然界85%的开花植物、90%的果树靠蜜蜂授粉。现代农业,特别是设施大棚农业,如果继续沿用人工辅助授粉技术或喷洒激素的方法,不仅坐果率低、农产品品质较为逊色,也不符合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

  现代农业离不开蜜蜂“红娘”,养蜂业如何壮大并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种植户和养殖户怎样才能互利双赢?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蜜蜂“红娘”,“红”了30万亩草莓

  “15个大棚租15箱蜜蜂,350元一箱,每箱有三五千只蜜蜂。”虽然18亩大棚草莓已换茬种上西瓜,东台市梁垛镇临塔村十组农民陈卫东的床头,仍然放着几本养蜂书籍。“我每晚都会翻看。9月份又要种草莓了,草莓要是没有蜜蜂授粉,长出来个头特别小,没卖相。”陈卫东和蜜蜂打交道3年,虽然了解蜜蜂习性,但还是觉得“不会养”。“一茬草莓结束,还给蜂农的只有空空的蜂箱。几万只蜜蜂没剩下几只。养蜂,学问大着呢。”

  每年9月,草莓开始种植,莓农便提前向蜂农预订蜜蜂,无论租还是买,每箱蜜蜂价格均在300元左右。“一周喂两次糖水,太阳下山后才能喂。蜂王开始产卵就要喂花粉,花粉要上午喂。”说起养蜂要领,陈卫东最担心的就是“蜂撞棚”。“薄膜上凝结着水气,蜜蜂沾水就容易死。其实我更愿意出钱请蜂农来管理,每亩50元管理费不算贵,但没有人愿意来,都嫌路远。”

  5月4日,建湖县登达生态园内,管理员王长中正在清除末季草莓。他说,草莓授粉全靠租来的蜜蜂。蜂入棚,温度格外重要,“低于14摄氏度,蜜蜂就‘窝工’不出来;达到30摄氏度,它们就晕头转向,一个劲往薄膜上撞。如果开棚通风降温,有的蜜蜂飞出去,便找不到回家的路。3月未过,八九十箱蜜蜂只剩下四分之一。”

  “除了草莓,西瓜、番茄等作物,特别是设施大棚作物都离不开蜜蜂授粉。通过蜜蜂授粉的农产品,产量更高,品质也更好,是真正的绿色农产品。”省蜂业协会秘书长薛其斌说。去年,全省草莓种植面积30万亩,都由蜜蜂来完成授粉。然而,从整体来看,江苏设施大棚作物通过蜜蜂授粉的每年不足20%,推广规模很小。

  “追赶”花期,蜂农更愿跑全国

  沿着建湖县庆丰镇境内的盐淮线一路西行,是连片的油菜地。64岁的鲁生祥和妻子在地里搭了临时住棚,守护着200多箱蜜蜂。这里离鲁生祥家北凌村约5公里。养蜂42年,鲁生祥是地道的蜂农。

  油菜花期已过。鲁生祥正抓紧修理蜂箱,再过几天,夫妻俩将去往山东,那里的槐花要开了。“人不离蜂,蜂不离花。哪里有蜜源植物,我们就往哪里迁徙。”接下来的目的地早已排满: 6月初去河北,先采洋槐花,再采荆条花。然后去东北,采椴树花。8月份的呼伦贝尔遍开油菜花,蜜蜂最喜欢……跟随着此起彼伏的花期,他们全国各地跑。

  “开花植物都需要授粉,而蜜蜂授粉是最绿色环保的。因为一些农药的使用,自然界野生传粉昆虫逐渐减少,蜜蜂显得尤其重要。油菜有了蜜蜂,至少增产30%;草莓有了蜜蜂,产量增加53%,畸形果率下降42%,而且个头大,颜色鲜艳,果形好看。还有山东的苹果、内蒙古的向日葵,一到花期,当地的干部便派人在路上‘堵’我们。急啊,花期不能等。”鲁生祥说。

  “租也好,卖也好,不划算。”今年,建湖县钟庄镇有农民向鲁生祥租了十几箱蜜蜂,为西兰花、南瓜等大棚蔬菜授粉。“许多人买回去不会养,最后只剩下一只蜂王,有的连蜂王都养死了。要我们去跟踪服务,说实话,路远,跑得还要勤。虽然每亩有三五十元管理费,但种植户要的蜂群数量少,地区分散,又讲究季节性,划不来。”

  养蜂户不愿租售蜜蜂,更喜欢以生产蜂产品为主的传统放蜂方式。在东台市三仓镇,蜂农刘玉青说,转地养蜂收入要比租售授粉蜜蜂收入高一倍左右。在外地可以采到洋槐花蜜、椴树花蜜等上等花蜜,而家里只能找到油菜花等下等蜜源植物。当然,走出去也有风险,天气阴晴不定,蜂农只能“望天收”,而最无奈的是根本无法预知哪里的开花作物喷洒过农药,一旦遇上,对蜜蜂就是灭顶之灾。

  种养双赢,小产业也有大前景

  “过去,生产蜂蜜的原料不用愁,像洋槐树本地就有很多。现在树种变了,水杉、杨树多了,蜜源植物少了,剩下较多的就是油菜。幸好还有本地蜂农在秦岭等地放蜂,目前原料来源还算可控,但10年后不知会怎样?”江苏庆缘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蜂产品数10年,如今,创办人陈金林的心一直拎着。一箱蜂在油菜花期能采25公斤蜜,而油菜花蜜市场价每公斤只有8元,这怎能不挫伤蜂农的积极性?

  无米难为炊。除蜜源植物减少外,蜂农收入低、养蜂队伍后继乏人都导致养蜂业日渐萎缩。“蜂农和牧民一样四处漂泊,收入和打工差不多。”鲁生祥儿子生下来就跟外婆留守老家,现在老鲁的孙子都20岁了。看着“老手艺”快传承不下去了,鲁生祥感慨:“现在年轻人吃不了苦,哪还愿学养蜂?”

  79岁的王云玲曾担任盐都蜂业协会理事长,并赴北京参加过世界养蜂大会。养蜂业的现状令他心痛:“上世纪90年代,盐都有蜂农300多户,还有蜂管站、养蜂协会;而现在,盐城全市蜂农不足400户,蜜蜂也由5万多群锐减为1.2万群。”放眼全省,目前仅有近24万蜂群,蜂农约5000人,而且这支队伍还在不断削弱。

  采访中,许多设区市农委畜牧业处的同志听记者提起蜜蜂,都很茫然,甚至连最基本的统计数据都没有。一位采访对象坦言,养蜂业属小产业,又缺乏专业人才,隔行难服务,更不便管理。

  “蜜蜂的经济价值比不上其他畜禽养殖行业,但社会作用大,我省正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如果离开蜜蜂授粉,何谈生态?”薛其斌认为,养蜂投入小,且蜜蜂不与人争地、争粮,只消耗大自然中可再生的植物花蜜和花粉;而有了蜜蜂授粉,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人工授粉劳动力消耗减少,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提高。蜜蜂虽小,却是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助手。已有省政协委员在提案中呼吁,希望政府部门重视养蜂业发展,保护生态平衡。

  “只要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存在,高效生态农业就有大发展,就能带动养蜂业转型升级。”王云玲相信养蜂业“小产业有大前景”,只是有不少环节需要“补课”,如建立蜜蜂授粉技术的配套服务体系,引导养蜂协会和蜂业专业合作社成立蜜蜂授粉中介服务机构;加强蜜蜂授粉供需信息平台建设,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建立区分激素授粉农产品和蜜蜂授粉农产品的识别体系,完善优质优价市场竞争机制;对蜂农购置养蜂机具给予必要的补贴等。

  对于莓农陈卫东提出的“参加养蜂知识培训”的想法,省农技推广站蔬菜科科长曾晓萍建议,换种思维,学会借力,莓农不一定要学养蜂。眼下,江苏就有一些莓农尝试购买北京等外地蜜蜂,享受专业化的公司服务。“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种植、养殖跨界合作,不仅可实现利益共赢,而且能让养蜂业与高效生态农业实现良好的互动发展。” 记者 卞小燕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