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要闻 > 正文

在没手机没春晚的岁月里,过年原来这么好玩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8-02-18 12:39:00
除了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年等传统年俗外,人们的娱乐形式主要是看春晚、外出旅游、家人聚餐等。如果时光倒回几十年,回到那没有电视没有手机的年代,你知道那时的人们,特别是孩子们是怎么过年的吗?拆鞭炮的过程要小心,一不注意就会将引信拔出来,遇到这种情况也别急,孩子们还有另外的玩法:将没了引信的小鞭炮从中间掰开,点着露出的黑火药,鞭炮就能“嗤”地喷出火焰,很是好看。南京人家,长辈给孩子们压岁钱的习俗古已有之, 《南京民俗志》载,清代过年,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以有“太平”二字的铜钱为最佳,还要将铜钱用丝线编成“龙”形。策划:王慧拍摄:于峰后期:屠景清字幕:余雅欣海报设计:李宁凯。

  过年有什么好玩的?除了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年等传统年俗外,人们的娱乐形式主要是看春晚、外出旅游、家人聚餐等。如果时光倒回几十年,回到那没有电视没有手机的年代,你知道那时的人们,特别是孩子们是怎么过年的吗?其实,那时的年,过得很好玩。

  “那时候过年,物质生活不丰富,没有电视可看,没有手机可玩,但孩子们还是盼着春节,因为有很多玩的花样。”南京文化学者薛冰的记忆中,小时候过年,娃儿们(南京话,指孩子)最兴奋,因为可以换上美美的新衣服,吃到很多平时吃不到的食物,“瓜子花生寸金糖,这些难得一见的零食,过年时敞开来吃。”孩子们聚在一起,玩各种游戏,薛冰记得有一种游戏叫做“猜物”,就是手上握个东西,让别人猜,很是有趣。南京的孩子还喜欢逛灯会,看花灯,猜灯谜,猜谜的同时能增长很多知识。

  如今,城市里已经禁止燃放鞭炮了,但不可否认,对于70后、80后甚至年纪更大的人们来说,他们的过年记忆,是和鞭炮、炮仗联系在一起的。70后的白领孙先生说,小时候过年,最难忘的就是放鞭炮,“几乎每个男娃娃兜里都揣着一大把小鞭炮。”

  常见的鞭炮是挂鞭,有100响、200响、500响甚至1000响,“大人买鞭炮往往一下子放完,孩子们可不是这样,要小心翼翼地将鞭炮拆开来,拆成一个个的慢慢放。”腊月正月的城南街巷里,男孩子们口袋里装满鞭炮,手中拈着一根香,所到之处,总能传来一声声炸响声。这声音并不连贯,此起彼伏,虽不是很响,但非常清脆,充满年味儿。

  拆鞭炮的过程要小心,一不注意就会将引信拔出来,遇到这种情况也别急,孩子们还有另外的玩法:将没了引信的小鞭炮从中间掰开,点着露出的黑火药,鞭炮就能“嗤”地喷出火焰,很是好看。“后来,鞭炮的花样多了起来,出现了掼炮、摔炮,高高抛起,落到地上就炸,也很受我们欢迎!”孙先生说。

  令孩子们难忘的还有很多简单的烟花,有“天女散花”、“钻天猴”等各种名目,孙先生难忘的是一种名为“连珠炮”的烟花,胆大的娃娃敢拿在手上放,点点燃后,一发发地朝天空“发射”,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我的记忆中,过年就是和亲戚家小伙伴各种‘瞎玩’。”“80后”南京市民唐凯说,小时候过年走亲戚,平时难得见面的表哥表姐、堂弟堂妹们聚在一起,男孩子们放鞭炮、刷陀螺、下棋打牌,女孩子们跳房子,踢毽子,“当时流行一种接在电视上的游戏机‘红白机’。平时家长都不让我们玩,过年那几天就无所谓了,魂斗罗坦克大战超级玛丽……我们能玩个够!”

  家住南京老城南的刘先生说,他小时候过年,总是忙个不歇,帮大人掸尘、扫除、贴春联、贴门神、忙年夜饭,“但忙中有乐,可以一边干活,一边偷吃。”帮家长干活时,还有很多讲究,比如母亲炒素什锦时,孩子们要围在她身边。炒菜间隙,母亲将锅铲指向某几种菜发问,孩子要抢着答出吉祥词汇,讨个好彩头。母亲指向藕和笋,孩子就要答“通顺!”(取藕的“路路通”和笋、顺同音);指向金针菜加木耳,孩子们就要答“真金墨宝”!。

  孩子们过年,最期盼压岁钱。南京人家,长辈给孩子们压岁钱的习俗古已有之,《南京民俗志》载,清代过年,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以有“太平”二字的铜钱为最佳,还要将铜钱用丝线编成“龙”形。市民贾先生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当娃儿时,家长给的压岁钱少得很,普遍都是一毛钱两毛钱,家境好一点的人家才会给五毛钱一块钱。拿到压岁钱后,孩子们就坐不住了,奔出家门赶快花掉。男孩子们喜欢用压岁钱买打火药的木头枪,或者打气枪玩康乐棋,女娃儿则喜欢买个洋娃娃。

  “娃娃哎,出来玩灯喔!不要你的红,不要你的绿(南京话读音lu),只要你一根红蜡烛!你不给我,我就哭……”这是过年前后流传在南京民间的一首童谣,讲的是南京孩子买花灯玩花灯的年俗。过年去夫子庙买盏花灯,是南京人的习惯。1958年,荷兰名导演伊文思在中国拍摄的著名纪录片《早春》中,就有南京老人冒着风雪,给小孙子买花灯的镜头。

  兔子灯、荷花灯、飞机灯、五角星灯、花篮灯、元宝灯……南京孩子玩过的花灯数不清,最受欢迎的应该是兔子灯。市民顾先生说,兔子灯容易制作,用竹篾扎出兔子的“骨架”,用彩纸糊出头部、耳朵、身体,画出眼睛、鼻子、嘴巴、胡须。兔子肚子里还有个放蜡烛的地方,下面有两排轮子,点上蜡烛,系上绳子,孩子们就能拖着兔子灯,到处瞎跑了。

  兔子灯毕竟是纸扎的,很容易破,还有调皮的大孩子用石头砸小娃娃拖的兔子灯。兔子灯如果撞坏了,或者碰翻了,娃娃肯定会大哭,旁边的人就会打趣说,这叫“吃兔子肉”。

  “过年不去夫子庙,等于没过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南京人过年时必去夫子庙“打卡”。市民谷先生说,那时的夫子庙泮宫叫“人民游乐场”,好比上海的“大世界”,有各种游乐项目,人们在这里品茶、看电影,看皮影戏,听戏、听相声。张永熙、关立明这些南京本地相声名家,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夫子庙各种小吃也令人眼花缭乱,油炸干儿、四喜汤团、冰糖球,这些小吃如今并不起眼,但在当年可是让每个孩子流口水的“新年味道”。

  “八爪鱼”游乐车。

  到了八十年代,很多南京孩子过年时必定要去的地方,还多了一个新街口工人文化宫。那里有很多先进的游乐设施,特别是“八爪鱼”游乐车,孩子们等上再长的时间,都要坐一下,这个年就算过得圆满了。

  文字:于锋

  这个新春佳节期间,请大家陆续关注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文化新闻部推出的“年俗七日谭”。我们会每天发送不同的精彩推送,陪同大家一起过个有趣味、有文化的新春。明天,我们将推出第五期,关于财神爷的故事。

  策划:王慧

  拍摄:于峰

  后期:屠景清

  字幕:余雅欣

  海报设计:李宁凯


 

标签:孩子;鞭炮;兔子;南京;压岁钱;花灯;夫子庙;娃娃;娃儿;手机

责任编辑:崔欣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