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江苏要闻 > 正文

0

“强富美高”建设的智慧盛宴

江苏发展大会各论坛综述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2017-05-21 06:41:00

  中国江苏网5月21日讯 群英聚故里,丹心报桑梓。5月20日,江苏发展大会继上午的江苏发展论坛后,又举办了紫金山科技创新、扬子江工商、侨智侨力创未来、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紫金传媒、紫金文化、健康江苏、江苏教育现代化、江苏城乡空间特色塑造等论坛和峰会。论坛和峰会上,参加发展大会的海内外嘉宾代表,纷纷登台亮相,激情演讲,贡献智慧。论坛主题不同、嘉宾专业各异,但溢于言表的都是助力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拳拳心、殷殷情。

  无论身处何方,最念是家乡

  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乡音乡愁。无论年长年少,无论地处何方,身为江苏人,嘉宾们的演讲无不充盈着对故土的眷恋,洋溢着对家乡巨变的感奋与自豪。

  “我回家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的一句深情表白,触动了多少江苏游子的心。他慨叹,没有家乡的哺育,人生轨迹可能会重新划定。

  身为美国花旗银行私人银行执行董事、基金经理的张达红,对江苏发展大会的评价是“这个大会办得真好”。“在这里,听到了江苏鼓励创新、鼓励好项目、好技术、好经验落户,很受鼓舞。有这样的好心态、好政策,江苏不愁没发展。”

  旅居香港的青年作家葛亮从小在南京鼓楼一带长大,家乡的文化底蕴和城市气质成为他创作的源泉,畅销小说《朱雀》就是他偿还20年家乡感情“债务”的作品,因为书中大量描写南京历史和文化地标,他的朋友拿着这本书游历南京。“对此我感到特别荣幸”,他说,“从香港反观南京,才发现南京融汇南北的特色,南京人既有南方人的精致细腻,也有北方人的宽容和敦厚。”

  新华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刘正荣直言,回到家乡,参加江苏发展大会深感自豪。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鲍洪俊是盐城东台人,他感叹参加首届江苏发展大会感受到了强大的责任。“各行各业都面临创新的挑战,传统媒体要在体制机制上打破常规,还要强化对内容的追求,这是主流媒体的生存之根。”

  我自豪,我是江苏人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有嘉宾借用《诗经》中诗句表达对家乡巨变、屡创辉煌的深情赞美。

  顾衍时的老家在启东,如今是美国克勤国际企业总裁、克勤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这一趟回家乡,他感受很深:“很遗憾,大会时间很短暂,但看到了江苏对人才的吸引、搭建交流平台的决心,我真的引以自豪我是江苏人,大会很有启发性。”

  “江苏这些年来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集团董事长邓中翰说,希望政府能够设立高端人才基金,从高校院所挖掘培养人才,鼓励企业多渠道、多途径地吸引海外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由政府出资推动区域内大学、院所和企业间的合作,缩短新产品从研究开发到投入市场的周期,推动高端核心技术高效实现产业化和应用。

  “精准医学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热点,我国目前的数据采集已经获得大的进展和突破,但数据的分析、挖掘、共享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认为,“江苏的健康信息化工程起步较好,在临床样本和健康人群的信息收集、临床资料的分析、个体化医疗的实施等方面值得全国借鉴。今后,还可以由卫生行业权威机构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及各医疗机构、大学等共同实施数据整合共享计划。”

  南大教授莫砺锋正参与编纂“江苏文脉工程”。他说,“中国有盛世修典的传统,汉语汉字和历代文献就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而江苏地区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板块,‘江苏文脉’分为书目、文献、精华、方志、史料、研究6部分,规模巨大但意义深远,通过这项工程,江苏的传统文化将得到全面的梳理和提炼,成为推动江苏发展的一股精神力量。”

  “对于一个地区而言,特色就是竞争力,魅力就是软实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杨保军认为,城乡空间特色塑造是推动江苏“聚力创新”的有效手段,非常高兴看到江苏又一次领先全国开展了系统性的特色空间塑造。一旦江苏有效实施,可以给全国做示范,并有效助推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转向创新驱动。”

  南京大学教授张京祥说,“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最好的物质空间承载体就是城乡特色空间。从全国来看,省域进行特色分区,江苏做了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谋家乡未来知无不言

  感知锦绣江苏,共谋家乡未来。演讲嘉宾紧扣“发展”,建良言,出良策,汇智聚力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吴柯说,人工智能给未来的制造业带来很多好处,江苏这么一个制造大省,人工智能如能在无线传感器方面应用将前景可期。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奥斯陆大学教授许崇育建议,江苏未来发展要增强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的科学认识,加强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研究了解,提升政府灾害风险管理和应对能力,同时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工程措施,提高监测、预测、预警功能。

  “最近十几年来大健康医疗行业在全球发展迅猛。”美国环球集团总裁、美国中国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朱瑞凯认为,江苏各级领导要在战略上更加认清医疗生物医药的发展前景,在战略上制定生物医药的发展规划。建立一个投资生物医药的基金,更加重视引进生物医药领军人才。

  多位乡贤借扬子江工商峰会平台,为家乡发展支招。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表示,实体经济要坚持系统创新、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勇立不败之地。万科总裁郁亮说,江苏发展不缺资本、科技、人口,建议抓住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机遇,激活经济发展的动力。

  一场大会,使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研究部主任万广华对家乡有了更深了解。他认真思考:“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经济发展快,人均GDP进入高等收入国家行列,是不是也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靠科技发展,靠科技创新。

  参加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论坛的宜兴工业设备安装公司董事长蒋东良表示,实体经济是江苏最厚实的家底。金融创新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谋福址,实体经济不发展,创新再多也达不到终极目标。江苏的金融创新应结合实际情况精准有效地服务好实体经济,同时运用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工具,积极发展体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江苏以及中国的器官移植事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美国纽约医学院移植外科终身教授吴幼民认为,评价一个移植中心的好坏,不仅要看移植数量,也要看移植中涉及的伦理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学浩也表示,活体肝移植有本身的优势和特点,仍然是扩大供肝来源的主要手段,值得提倡。

  推动我省教育强省建设,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建议,促进不同类型高校在各自定位上办出特色和水平,推进少数一流大学所组成的“塔尖”与多数高校所组成的“基座”协调发展,从而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

  如何在融媒体时代讲好江苏故事应对挑战?新华日报社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周跃敏认为,随着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可通过移动化传播、可视化呈现、个性化叙事、互动式交流来推动重大主题报道创新。江苏省广电总台台长、江苏省广电集团董事长卜宇表示,国际化传播离不开国际化人才,一方面要多引进海归人才,另一方面要把人才送出去培训。香港新闻工作者联合会会长张国良建议“走出去”讲故事,要深入了解当地社会,熟悉当地受众的文化习俗和心态口味,加强传播的针对性。新加坡报业控股集团副总裁周兆呈认为,政府要把传播理念带进每一项重要决策和活动的始终,制定精细传播方案,而各级领导要勇于尝试,增加社交媒体传播体验。

  共同心愿凝聚一个江苏梦

  把乡贤们的共同心愿凝聚成江苏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举办江苏发展大会的目的之一。与会乡贤满怀憧憬,描绘各自心中的江苏梦。

  “侨智侨力创未来”专题论坛上,国际上著名的多聚聚合酶抑制剂新药研发专家徐炜政说,江苏是实至名归的“创业天堂”。江苏在吸引高科技人才、金融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盼望江苏进一步加强产业布局统筹协调,为海归人才企业更好地融入国内市场提供更大的帮助。

  教育部高教司原司长张大良说,江苏是全国最早提出教育现代化的省份,当前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从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转型,江苏应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区域高等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协调问题,探索形成高教强省建设的“江苏模式”。

  “江苏省委省政府把特色空间的发展问题作为很重要的抓手来推动,这给江苏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提升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渠道。”中国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石楠表示,江苏已步入经济转型重要阶段,围绕“强富美高”目标,从空间特色塑造上寻找着力点,需要专业人员同行,也需要政府、企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相信江苏会很好完成这一历史责任。

  本报记者 吴红梅 杭春燕

  吴昌红 赵伟莉 颜 芳 王宏伟

  沈峥嵘 蒋廷玉 汪晓霞 邵生余

标签:

责任编辑:王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