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资本打造龙头企业
中国江苏网5月21日讯 “朋友圈”的交流贵在坦诚。在昨天举行的江苏发展大会扬子江工商峰会上,面对省委、省政府诚心搭建的交流平台,多位“我苏大咖” 怀揣诚意,为江苏发展认真把脉、积极建言,其中不乏犀利观点。
江苏是开放大省,亦是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上的重要省份。“走出去”的步伐如何迈得更稳?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沙祖康说,刚刚召开的“一带一路”峰会,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在中国召开的级别最高、参加人数最多、主题最重要、意义最深远的主场外交。在世界向何处去的关键时刻和十字路口,中国为世界指明方向,提出解决方案。但在固有格局重组的漫长过程中,在任何时候都不应低估“一带一路”建设必然遭遇的挑战和风险。
他提醒江苏工商界人士,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指导下,要充分考虑各类风险,预谋应对之策,凸显底线思维。同时,企业必须坚持绿色标准,否则,二三十年后他们会回过头来跟我们算账,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在峰会上分享企业理念:一是协同比整合更重要。“三胞在海外有4万多名员工,都由当地团队管理,没有派一个中国人。我们坚持一个原则:到中国来的业务,中国人管,外国人协助;在外国当地的业务,外国人管,中国人协助;二是公益与生意结合‘走出去’。”
如何更好“走出去”?袁亚非建议,发挥官方外交和民间外交的互补优势,双轮驱动。“由于没有官方背景,由企业、民间团体组织的对外经贸和交流活动,更容易得到西方社会的支持和接受。但是民间外交由于其分散性,也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组织。”
有德诤言贵似金。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郁亮认真分析了江苏省情,认为江苏有经济规模大、结构均衡、研发投入高等很多亮点。“江苏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数量均少于广东,龙头企业数量远远不足。江苏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冠军,龙头企业必须发挥带动作用,才能够做领头羊,带领整个产业发展。”
“经济发展,要么要素投入增加,要么组织效率提高。”郁亮认为,江苏不缺资源投入,但可以从3个方面提高组织效率:鼓励企业多上市,经历了资本考验的上市公司能够获得更多资源,赢得市场竞争力,成为龙头企业;提升主业,鼓励企业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把非优势转给有优势的企业做,形成优势互补;对于一些非战略型国有企业,建议用管资本的方式来管理。
凤凰传媒、常州恐龙园、苏宁云商、途牛旅游网……背后有一个共同的身影——“弘毅资本”。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弘毅投资董事长、CEO赵令欢举例强调资本对企业做大做强“点石成金”的作用:“2004年我们参与宿迁的一个债务企业江苏玻璃集团的改制。在政府的支持下做了规范改制后,在香港成功上市,后来在国内做了一轮资源整合变成国内龙头,又和中国建材合作变成更大的国际性企业。资本运用得好,对帮助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发展大有好处。”
以色列人口仅800多万,但依靠创新,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为世界贡献1/5的诺贝尔奖得主,高科技公司数人均拥有量世界第一;硅谷成为世界创新中心,靠的是革命性技术推陈出新,以创新引领全球的未来。在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看来,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创新格局就要大,要定位全球、站在世界发展前沿,审视、规划创新目标。
“传统产业要做得不传统,只有颠覆模式,改变格局,才能在发展中脱颖而出,让追赶你和模仿你的人在短期内很难超越。”海澜集团董事长周建平表示,“海澜之家”的成功转型主要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不亚于一个重要科技的发现和成功。 本报记者 杭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