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340件文物珍品讲述600年前 “从南京到北京”的故事
2020-12-20 08:0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涛 记者 张可  
1
听新闻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王涛 记者 张可)“两京相去几千程,我今逐一为歌唱,付与诸公作记行。南京首出龙江驲,舟到龙潭同一日……”明末出版商余象斗的一篇《两京路程歌》描述了大运河上商贾旅人在南北两京间来往的景象。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定鼎之格局延续至今。12月19日,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推出《1420:从南京到北京》文物大展,340件(套)明代文物珍品,为观众展现600年前那个“从南京到北京”的故事。

元朝末年,四海鼎沸,朱元璋起于淮右,戡定群雄。“大军自下山东,所过去处,得到迤北官员甚多。吾见二将军留此等于军中,甚是忧虑……”展览中,一幅故宫博物馆院藏的朱元璋《行书大军帖》(影印件)值得一看。在军帖中,朱元璋要求将所俘获的大量元廷官员尽快送往南京,不要留在军中。在帖子的结尾,还能看到朱元璋的亲笔签名:一个花体的“朱”字。

徐达、汤和、常遇春……朱元璋麾下开国功臣们的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本次展览就罕见地集中展出大量来自这些功臣及家族墓中出土的文物,所涉及的人物有徐达、汤和、沐英、康茂才、吴祯、俞通海、汪兴祖、仇成、宋晟等。其中各类造型的梅瓶颇具看点,例如宋晟之孙宋铉墓中出土的釉里红岁寒三友图梅瓶、 吴祯墓出土的白釉梅瓶、俞通海家族墓中的白釉褐彩花卉纹梅瓶与龙泉窑青釉梅瓶等。

“长春真人”刘渊然奉朱棣旨意斋醮时所写《钟山告天文》中,对“靖难之变”进行了如此概括:“手足且伤于先后,情衷有恸于死生。骨肉相残,几致屏翰之倾替;腹心构讼,幸兹家国之安全。”明初的这场内战,使历史的走向发生了重大变化。展览介绍,朱棣登基后没多久就改“北平”为“北京”。永乐五年,徐达之女、仁孝徐皇后在南京去世,但朱棣在北京选址为自己和皇后建陵——迁都已势在必行。

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十一月,朱棣昭告天下宣布迁都。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朱棣在北京皇宫接受百官朝拜。自此,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而南京所在的江南,依旧是国家的经济中心。大运河的疏浚开通,则使南北两京的交通、联系更加畅通,进而将整个国家凝聚起来。

展览中,展出了来自北京明十三陵定陵中出土的文物珍品。例如万历皇帝棺内的金盆、金锭、银锭,皇后棺内的金钗等。铭文显示,金锭来自云南、银锭来自江西。

本次《1420:从南京到北京》文物大展将持续到2021年4月。

以此展为契机,首都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南京市博物总馆、西安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开封市博物馆、杭州博物馆等多家地处中国古都的博物馆,还将于近日共同签订“古都博物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实现展览策划、人才培养、公共教育与服务、文博主题研讨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提高对中国古代都城城市历史的研究和传播展示能力。

标签:
责编:郭蓓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