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不再背井离乡 “家门口”就业让村民享受扶贫红利
2019-08-05 11:0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8月5日讯(记者 罗鹏 费念渠 实习生 张向恒 陆昱颖)如何让贫困户家中劳动力稳定就业,持续创收脱贫,一直都是扶贫工作中不断探索的课题。在江苏不少经济薄弱村,通过产业扶持,“家门口”就业、返乡创业,不仅带动了村集体增收,低收入人口更是“华丽转身”,实现脱贫。

  

  沭阳:电商带动就业,可爱多肉结出“元宝”

  “你看我这里的破酒瓶子,别人拿去只能扔掉,在我这里,可全是宝贝哦。”8月1日下午,当记者见到宿迁沭阳县耿圩镇村民邱兴传时,他正随着老师学习如何在抖音上直播。而在之前,邱兴传已经通过淘宝直播卖出去不少改造过、可以种植多肉的“酒瓶花盆”,深得网友喜爱。

  沭阳县耿圩镇曾经是该县落后乡镇之一,但短短几年内,该镇一跃成为声名鹊起的“多肉小镇”,并被评为长三角最具魅力旅游特色小镇。2015年,通过招商引资,苏台花卉产业园正式落户耿圩,这给耿圩镇发展生态经济打开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沭阳最有名的就是花木产业,起步较早,发展规模也很大,要想再从事花木行业,显然已经行不通。”耿圩镇人大主席顾海岩坦言,当花木市场已经无法迅速渗透时,另找出路才是一条“活路”。于是,依托花卉产业的多肉植物成为了耿圩镇脱贫致富的方向。

  2015年10月,该镇投资1200万元,建设起占地500亩的多肉植物培植园,园内配齐基础设施,建成后很快就满额入驻了近40家种植户,年可生产8000万株多肉植物,年销售收入约2000余万元。耿圩镇村民不仅因此增收,更带动了镇内居民的就业。

  邱兴传就是因此脱贫的村民之一。今年40多岁的他因为残疾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早年间便成为低收入人口,依靠低保勉强度日。然而,喜欢动手的他,常常将废弃的白酒瓶子重新打磨,改造成别具一格的容器。机缘巧合下,邱兴传被镇里安排到耿圩多肉产业园内工作,专门手工打造用以栽培多肉的盆子。

  果不其然,匠心独造的花盆深受顾客喜爱,一天可售卖10-20个,一个月销售额达7000元左右。“从一穷二白到增收脱贫,让我感觉像做梦一样。以前想着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没想到还能有日子好的这一天。”现在,邱兴传正在扩大销售渠道,除了实物销售,抖音这样的直播渠道,也正为邱兴传打开致富之门。“多学东西好,自力更生,不用再麻烦镇里了。”

  

  与邱兴传类似,耿圩兴盛的多肉产业,带动了周边村民以及低收入群体的就业,不少年轻人更是返乡创业,玩转直播,销售多肉。

  “亲,这边看一下,这里就是你想要的多肉,不喜欢的话,这边还有很多可以选择哦!”1日下午,记者见到陆磊时,他正在用抖音直播介绍养多肉的知识,在线观看显示100多人。

  去年10月,25岁的陆磊大学毕业后便回到家乡,开始从事多肉销售行业。经过摸爬滚打,小陆在直播销售方式上找到了门路。通过抖音,小陆的多肉一季销售额高达9万多元,更是积攒了5万多名粉丝,成为远近闻名的“多肉小王子”。

  “其实陆磊一家也是镇里的低收入群体。父母勉强供下了他的大学学业。也是这小子争气,毕业回来后紧跟潮流,通过多肉销售不仅解决了他自己的工作问题,更是帮助家里实现脱贫。照这个趋势发展,很快可能就要奔小康了。”顾海岩告诉记者,如今在耿圩镇多肉产业园里,像陆磊一样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还有不少,他们通过双手不仅自己致富,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共同脱贫,甚至还给当地的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就业机会。“像陆磊这里,打包多肉装箱的岗位就提供了三个,都是镇里的低收入人口。现在不仅有地方做事,每个月还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

  据了解,沭阳县通过增设就近就业项目、设立村级扶贫车间、发展高效农业项目等措施为低收入人口提供稳定收入渠道,共安排3200名低收入农户就业,累计14.5万低收入人口、45个经济薄弱村实现脱贫。

  

  泗洪:家门口就业让村民享受红利

  无独有偶,同样位于宿迁市的泗洪县,也通过帮扶低收入人口在“家门口”就业,顺利实现脱贫。

  “没多远,从家里走过来也就20多分钟,可以随时照看稻田。”8月1日下午,57岁的泗洪县龙集镇洪湖村村民蒋军如往常一样,跟同事们在一望无垠的绿色稻田里忙活着。

  蒋军是洪湖村一名建档立卡的低收入人口。早年间,由于家中父母患病,一家五口人的生活仅仅依靠蒋军在外打工挣的一点钱维系。

  一年多前,蒋军回到洪湖村,在村干部的帮扶下,在家附近的稻虾共作基地打工。每天日结工资100元,一个月也有2000多元。“家里的4亩地也流转了出去,一亩地每年850元租金,一年下来也有不少。”蒋军告诉记者,更重要的是,回到家乡不仅能就业脱贫,还能照顾父母妻儿,心里那份感激别提多深厚了。

  龙集镇党委书记石权告诉记者,自从镇里引进金水集团以来,共流转当地村庄5000亩土地建成稻虾共作基地,吸纳当地村民就业登记在册的就有300多人。“这里面不乏多数低收入人口,每人工资一个月可得3000多元,再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脱贫不在话下。”石权告诉记者,除了村民就业得到扶贫红利外,龙集镇三个村庄每年还分别能得到分红10万-20万元。

  “像蒋军这样的低收入人口代表还有不少,有的脱贫了,还能带动身边的村民一起来就业。甚至还有人承包了土地,自己创业致富。”石权告诉记者,产业扶持拉动就业,越来越多的低收入人口在家门口就业,既不用背井离乡,还能增收脱贫。

  “‘十三五’以来,我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一个不少、一户不落’的要求,紧紧咬定3.8万户、12.06万低收入人口脱贫和35个省定经济薄弱村转化的目标任务,务实高效打好脱贫攻坚战。”泗洪县扶贫办主任张美洪告诉记者,截至去年底,累计有2.01万户、6.98万人成功脱贫,2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目标。

  灌云:小小针线带动就业“大发展”

  手中飞针走线,目光专注有神.......记者见到王美时,她正在车间里赶制毛绒玩具,再过两个礼拜这批单子就要交货了。“以前在家里做过手套,再做这个就手到擒来了。”王美一边跟记者拉着家常,手中的活却一直没停。

  今年45岁的王美是连云港市灌云县东王集镇东湾村村民,早年间本就不富裕的一家4口人,由于丈夫的一场病彻底成为了贫困人口。在江苏省委驻灌云帮扶工作队来之前,王美一家的生活仅仅依靠她帮人缝制手套的工钱和种着点花生稻米艰难维持。“根本没办法,就这点收入,家里有老有小,还有病号,那日子过的,真叫一个苦啊。”王美言语中略带苦涩。

  今年3月,依托于帮扶队与省苏豪集团的支持,连云港多福工艺品有限公司在东湾村成立。在帮扶队与村干部的帮助下,王美获得了一份制作玩具的工作,只需简单的使用缝纫机,便可在家门口就业赚钱。“你看,我们车间虽然刚建起来,但丝毫没有异味,屋里面宽敞明亮,还有空调,夏天不热冬天不冷,十分舒适。”王美告诉记者,自从来厂里上班后,不仅每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中午还能回家烧饭照顾老人、丈夫,心里不知多高兴了。

  与王美一样,自玩具厂建成后,周边20名建档立卡的低收入村民进厂工作,通过“家门口”就业实现脱贫。“目前,我们引进了60台缝纫设备,将产业发展聚焦于玩具生产,依托后方单位苏豪集团提供的外贸订单,带动产业、解决就业,让脱贫增收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省委驻灌云帮扶工作队队员陈冠宇告诉记者,玩具厂已经逐渐步入正轨,预计到年底创营收300万元。

标签:沭阳;电商;元宝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