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山门是一座特别的城门,它位于南京城东面,被称为最先迎接太阳的地方,嵌着水灵灵的月牙湖,依偎着明城墙,映照着紫金山,土生土长的老南京人,自然知晓它的故事。中山门作为沪宁高速公路进入南京城的入口,与城门外的金陵辟邪一道成为金陵城的主要象征之一。从外地来游玩的人,总能第一时间看到这座古老的城门。
前两天,中山门挂上了一副大红春联,不少路人驻足观赏。1月30日,记者来到中山门春联前进行探访,虽然蒙蒙细雨淅淅沥沥,却丝毫没有影响市民游客的好兴致。
两代南京人专程来“打卡”: 城门春联让年味更浓
61岁的王大爷生在南京、长在南京,他说中山门记录了他的童年,贯穿了他的青年,如今也陪伴了他的老年,“我专门办了年卡,隔三差五爬上去看看,风景美,空气也好。”当天,王大爷刚从月牙湖散步回来,专程绕路过来看看新挂上的春联,“每年都看,我很关注城门挂春联这个活动,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虽然我理解得可能不是那么透彻,但读一读还是可以的。”
说话间,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从南京博物院走来,他绕到中山门的另一面,拿出手机拍下照片。“我是南京人,不过现在在北京读研,寒假回来特地过来看看。”这个男孩叫周志鹏,曾是一名青奥志愿者,对南京的城墙历史专门做过了解,“中山门历经战火摧残,后来经过整修,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对于城门挂春联,周志鹏认为,这是一种极好的文化现象,“一眼看上去就非常喜庆,过年不让放鞭炮之后,年味淡了些,城门挂春联算是一种弥补。”
外地学生惊喜驻足:
这是专属于南京的味道
在中山门周围,有很多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建筑,包括中山陵、南京博物院、明故宫、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央饭店、江苏省美术馆等等,吸引了很多青年人前来打卡。当天,记者在中山门外遇到了两位特别的学生,他们对城门挂春联都觉得惊喜无比。
“一眼就看到了,很醒目!”来自台湾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黄骋远说,自己是上海人,平时很少接触到这样有历史感的文化习俗,“上海给人比较现代摩登的都市感,南京则是一个有味道的古都。我昨天去了阅江楼,刚刚从南博出来,马上去中山陵,恰好看到这个城门上挂的春联,觉得挺新奇的,想走近点再看看。”
“妈妈,这副春联为什么挂在城门上?”中山门外,一名八九岁的孩子停下脚步,用稚嫩的声音道出了自己的好奇,他是来自浙江桐乡的三年级学生赵一鸣,“我们家过年也挂春联,妈妈说那是春节的习俗,但我们那里没有城墙,妈妈说这是南京的一个标志。”
见习记者 周敏
摄影报道
中山门撰联人王奇顺:
目光早早锁定中山门 获得这个奖意义非凡
“朝阳和煦,晨色簇新,先迎昕曙先追梦;瑞象升腾,莺声依旧,早作深谋早得春。”中山门的这副对联是本届城门征联的二等奖作品,它的作者是浙江温岭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王奇顺。采访当天,王奇顺刚刚得知获奖讯息,他再三表示,“这个奖意义非凡!”
“我很喜欢写对联,有时候一天能写好几副。”王奇顺说,前几年自己不知道这个活动,不然早就参与了,“这次是朋友给我推荐的,说南京有这个活动,我一听就把目光锁定在了中山门。”早年因为工作的关系,王奇顺多次到访南京,他去过不少城门,却独独偏爱中山门。“南京是一座很有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的城市,城门是南京的一大文化地标,中山门位于南京的最东面,是最先迎接太阳的地方,在我看来,也是最先迎接春天、迎接希望、迎接梦想的所在,我觉得很亲切,跟我的心境最为契合。”
为了这副对联,王奇顺前后构思了十来天,他认为对和联是两件事,“对是比较基本的要求,字数、用词、对仗、平仄,大多写对联的人都能做到;联则是一种升华,要蕴含更多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时代内涵,要有气势、充满想象。”
已经过了知天命年纪的王奇顺,创作楹联二十多年,从事教育行业半辈子。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特别看重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当中的传播,“我经常跟学生说对联的意义、对联的写法,但大多数孩子不感兴趣,说考试用不着,开玩笑时都喊我‘迂’老师。”
王奇顺认为,当下的青少年跟传统文化渐行渐远,这是很遗憾的事情,“不论是对联还是其他的文化习俗,都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继承和弘扬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对于城门征联活动,王奇顺称必须点赞,“希望这个活动继续办下去,明年规模更大,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
见习记者 周敏
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汤洁:
城门挂春联提高了南京 在文化建设中的竞争力
中国楹联学会理事、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诗词协会春华诗社副社长汤洁,连续担任四届“城门挂春联,南京开门红”活动春联评委工作,在担任评委的同时,汤洁近年来还把南京城门挂春联与楹联教育相结合,开展推广与研究,她在去年太仓楹联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题目就是《从南京城门挂春联兼谈对联文化对城市品位知名度的作用》。她告诉广大教师,南京城门挂春联是对提高城市知名度的有益尝试,“让世界知道,南京不仅有秦淮河、中山陵,还有城门挂春联活动。城门挂春联提高了南京城市知名度,提高了城市品位,更提高了南京在文化建设中的竞争力。”
汤洁向老师们介绍:“南京城门挂春联是有益的尝试,透过这一副副悬挂的春联,可以看到社会发展进步的每一个脚印,这一副副春联贴近生活,富于时代气息,每年在南京在江苏都掀起全民性文艺活动……”“城门挂春联,南京开门红”活动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主办,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城墙研究会、南京城墙保护基金会、南京晨报承办,江苏省楹联研究会、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特别支持。每年的城门春联都是承办单位向全球楹联爱好者征集来的原创稿件,征联活动把南京古老的城门与世界各地的人相联系。
谈到今年中山门联:朝阳和煦,晨色簇新,先迎昕曙先追梦;瑞象升腾,莺声依旧,早作深谋早得春。汤洁点评:“南京城门挂春联活动已经第四年了,每个城门要写出新意很不容易。一副成功的城门春联作品必须渲染春天的气息以及对城门历史的紧密联系。中山门联上联起句首先点明中山门的历史和方位。中山门原为明代朝阳门,因城门位于南京城东,最先迎接太阳而得名,从而也就有了先迎昕曙先追梦的内在关联的逻辑关系。下联从写城门上升递进到对春天的描述,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早作深谋早得春,更是对追梦兴邦宏图伟业的期望以及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深深祝福。”
记者 常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