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惠享民生 > 正文

0

盐城"6·23"风灾一周年 | 这些新旧照片背后藏着哪些故事?

来源:交汇点   作者:林元沁   2017-06-22 15:01:00
一年前,他们在眼泪中被龙卷风夺去家园。一年后,他们用微笑迎接新的明天;一年前,他们互帮互助,共渡难关。一年后,他们知足感恩,积极生活。   “623”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后一周年之际,让我们用几张照片,聚焦五组人物的生活改变,体味灾后重建这一年的酸甜苦辣。

  交汇点讯 一年前,他们在眼泪中被龙卷风夺去家园。一年后,他们用微笑迎接新的明天;一年前,他们互帮互助,共渡难关。一年后,他们知足感恩,积极生活。

  “623”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后一周年之际,让我们用几张照片,聚焦五组人物的生活改变,体味灾后重建这一年的酸甜苦辣。

  【照片故事一】

  舍父救人的硬汉也有流泪的瞬间

 
陈红明家受灾的房屋至今仍然保留着原状,交汇点记者林元沁

  又到农忙时节,在吴滩街道立新村有一座小超市,这座二层小楼房前,原本应当是热热闹闹,如今却只剩下残砖瓦砾,和一辆被砸毁的小轿车。

 
陈红明家受灾的房屋至今仍然保留着原状,交汇点记者林元沁

  这个小超市的主人叫陈红明,今年45岁,是吴滩街道立新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在去年“623”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发生后,陈红明将失去父亲的痛苦压在心底,第一时间带领全村抓生产自救,没日没夜地投入到灾后重建中去。

 
图为灾后,陈红明在一线组织救援和生产自救。来源:人民日报

  “那天下午,我正在村民家里商议夏种水稻机插秧的事情,突然间几个响雷,狂风大作,我头一抬,看见我在的那家人家里房子已经刮倒了。”陈红明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仍然心有余悸:“我父亲当时受伤被人家救出来了,但没有车子能送他去医院。一个多小时后派出所车子来了,就把他送去抢救,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我们庄稼人有句话叫误一时,误一季”,陈红明告诉交汇点记者,当时正值农忙时节,生产自救这一块时间非常紧,因此他顾不上沉浸于悲痛,第一时间便组织排涝,帮助村民播种。

 
图为灾后一年,陈红明和妻子一起站在老房子前 交汇点记者林元沁

  灾后,陈红明和乡亲们一起,在临时安置点居住了一段时间。“有次回家的时候,只顾闷着头往家赶,就在离家还剩几十米的地方,我头一抬看见房子已经没有了,这才想起,家已经不在了。”眼前这个村民眼里的主心骨,救灾时坚强的男子汉,却在此时红着眼眶,有些凝噎。

  “你们看那里,就是我们共同商量选择重建的地方,怎么样,建得非常漂亮吧?”陈红明边说边指向了远方的安置点,阳光下白色的二层小洋房群里,有他的新家。

 
灾后一年,陈红明站在正装修的新家前露出了笑容。交汇点记者蒋文超摄

  “房子建起来了,家园也比以前更美好了,龙卷风虽然残酷,但是各界的关怀让我们灾民感到很温暖。”陈红明带着交汇点记者走进他位于吴滩街道立新集中安置点23-2的新家,轰隆隆的装修声中,陈红明爽朗的笑声传得格外远。

  【照片故事二】

  一张照片定格下的希望

  2016年6月24日,阜宁县新沟镇南湾村,宋一波和潘雅娟两个小朋友在废墟前玩耍,身后正在忙碌救援的消防官兵。这一幕被定格成了在一张名为《灾区希望》的照片,照片中两个孩子快乐的笑容,成了灾区战胜困难的美好希望。

 
图为《灾区希望》资料图 来源:现代快报

  2017年6月8日,记者在阜宁县新沟镇南湾幼儿园见到潘雅娟和宋一波,一年过去,两个孩子都已经长高了不少。同去年一样,两人活泼好动,喜欢在一起做游戏。

 
图为潘雅娟和宋一波在玩耍。交汇点记者蒋文超摄

  “那天下午刮大风的时候,我和幼儿园小朋友们正在玩。”潘雅娟轻声告诉交汇点记者,后来在幼儿园里学了很多关于龙卷风的知识,现在想起来没有那么害怕了。

  一旁玩耍的宋一波凑了上来,撅着嘴大声说:“我也一点都不害怕!”这个话不多的7岁小男孩还告诉交汇点记者一个他的小愿望,就是要好好学习,上大学。

 
图为崔雅娟和宋一波在玩耍。交汇点记者 蒋文超/摄

  “去年风灾发生后,我带着小孙子回娘家看看,当时很多人在灾区救援,两个孩子太小,他们哪里知道害怕,就在废墟里玩起来了,也没想到被拍了下来。”一旁宋一波的奶奶潘立梅告诉记者,当时宋一波和潘雅娟都在读幼儿园大班,现在潘雅娟已经在硕集小学读一年级,而宋一波因为年龄原因,还在读大班。

  “很多人看到照片时都以为这两个孩子是小姐弟,其实虽然两人是同龄,但按辈分来算,宋一波应该叫潘雅娟姑姑的。”潘立龙告诉记者,风灾让他家的房子倒塌了,如今他们也选了安置房,有了新生活,孩子们也成长得很好。

  “对于这场灾难,两个孩子似乎理解不深,家里也不会刻意提及,就让他们快乐成长吧。”潘立龙笑着说道。

  【照片故事三】

  “我们有了新的房子,就有了新的希望”

  今年73岁的硕集社区计桥村村民崔训昌一家有3口人,在去年“623”特大龙卷风灾害中,8间老屋全部倒塌。灾后,老两口在自家倒塌的房屋前留下了一张合影。照片中,崔训昌的身上沾满灰尘,和老伴周永英并肩站在这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门前,只是这里,已成了废墟。

 
资料图

  今年春节前,老两口和乡亲们一起来到计桥灾后重建安置点建设现场,还让人用相框精心将灾后在老房子前的合影装裱起来,留作纪念。老两口端着照片,站在他们即将入住的新房前,露出了笑容。

 
智慧盐城APP供图

  今年6月,记者在计桥安置点见到崔训昌夫妇时,他们已经领到了一套90平米的新房子,并且已在忙碌地装潢中。崔训昌不停地向来人介绍着新家的格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去年623龙卷风灾害发生后,党和政府一直关心着我们一家,从开始的抗灾救灾,到后来的灾后重建,再到现在的新房装潢,县镇村的党员干部都没有忘记我们。现在的新家已经和城里的小区没什么区别,我70多岁的人了还能住上楼房,非常满意。”

  崔训昌还告诉记者,他有一个心愿,就是等房子装潢好之后,能在新家里吃一顿团圆饭。“我们有了新的房子,就有了新的希望。”这个乐观的老大爷,脸上自始至终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照片故事四】

  “阿特斯速度”是怎样炼成的

  龙卷风发生时,盐城阿特斯协鑫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东续在开安全知识竞赛的大会,突然之间停了电,外面一片黑,所有玻璃就像爆炸一样,屋顶整个开始倒塌。

  “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龙卷风来得太快而且没有经历过,三四秒后,我满脸是血,冷静了一下迅速组织大家自救。”刘东续站在焕然一新的阿特斯工厂前回忆着。

  刘东续告诉记者,那不到30分钟的时间毁掉了阿特斯人两年半的心血,4万多平米厂房坍塌,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亿元。当时大家就憋着一股劲,一定要将被风刮毁的工厂重建起来,因为这里就是他们的家园。

  188天后,两个车间就做起来了。从受灾到恢复生产,阿特斯阜宁公司创造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灾后半年,阿特斯的研发团队住在箱式公棚里还研发出50多项专利技术。

  刘东续表示:“当地政府包括省市级领导都给了我们很多关心,特别是信心!我们会把阜宁作为阿特斯全球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生产基地投资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阿特斯人的贡献。”

  【照片故事五】

  五保户老人周其付的暖心故事

 
交汇点记者蒋文超摄

  “多亏了共产党,不然我现在哪有这么好的房子住。”阜宁县陈良居委会的五保户老人周其付,一看见前来采访的记者就表达了他激动的心情。

 
风灾过后的老房子 阜宁宣传部供图

  周其付老人今年80岁了,他家原本的房屋在“623”特大龙卷风自然灾害中损毁,从老房子的图片中能看出,房子屋顶上的瓦片已经被风吹散,附房的屋顶被掀开,不具备居住条件。在新房安置时,村里考虑到周其付老人是五保户,为老人免费提供一套70平米的新房,采访过程中,老人多次对能拥有现在的生活表示感激。

 
周其付老人的新家 交汇点记者陈彤摄

  其实,周其付老人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还源于风灾救援时的一段暖心故事。

  “刮起的大风把我家的门都吹得松动了,门从我头上飞过去,我就被砸晕了,后来不知道是哪位干部把我驮到医院去的,醒来才发现我的手臂、衣领上都是血。”

  交汇点记者了解到,周其付老人所居住的陈良安置点,是去年8月22日开工建设,12月3日竣工交付的上下两层的中式民居。今年的新春佳节,老人就是在安置的新房里度过的,陈良安置点也是最早一批实现灾民入住的安置点。

  交汇点记者 林元沁 陈彤 许海燕 蒋文超 实习生 王甜(感谢智慧盐城APP提供部分资料)

标签:

责任编辑:苗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