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摄影文化馆成聋哑人的精神家园
社区志愿者默默奉献的身影,幸福家庭里那一张张笑脸洋溢的全家福……在鼓楼区中央门街道青石村社区,活跃着这么一群手拿专业相机的摄影爱好者,聋哑的他们无法用语言去表达,于是手中的镜头成为了他们向生活倾诉的最好方式。建在青石村社区内的摄影文化馆,就这样成为一群聋哑人的精神家园。通讯员刘阳华强
扬子晚报记者薛玲
社区里的“御用”摄影师
青石村社区的每一次活动,都能吸引一堆“长枪短炮”,这些端着专业相机的摄影爱好者不是别人,正是青石村社区摄影文化馆的成员。青石村社区书记戴蕾告诉扬子晚报记者,2007年成立的青石村社区摄影文化馆,取名“无声的瞬间”,发展至今已有42名成员,其中22人为聋哑人。“自从有了‘无声的瞬间’,我们就有了‘御用’的摄影师。”社区工作人员笑着说,不管社区、街道有什么活动,来自“无声的瞬间”的聋哑人摄影师总会端着相机出现在现场。拍摄的每张照片,他们都会细心地在照片上标注时间和主题。如果是为居民拍照,他们还会冲洗出来送给居民。
创立协会打开“朋友圈”
在青石村社区采访时,扬子晚报记者碰到了“无声的瞬间”负责人孙宁。还没满1岁时,孙宁就因药物致聋,但幸运的是,他也和普通人一样顺利地入学、就业、成了家。在与社区接触的过程中,孙宁结识了青石村社区社工陆经,陆经不仅爱好摄影,同时也擅长计算机操作。于是孙宁就常常向陆经讨教。当陆经向孙宁表达计划成立摄影协会,并希望由孙宁负责运营时,孙宁感觉自己的生活又打开了另一扇窗。曾经他只是一个人用镜头记录生活,而成立协会后,他迎来了更多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聋哑人朋友。
大牌纷纷来“坐镇”
“无声的瞬间”创办后,也吸引了许多大牌前来“坐镇”,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南京市聋协副秘书长朱文雄,开设了个人摄影工作室的袁憬,在聋人摄影圈里颇有名气的周继太……不仅如此,摄影文化馆还吸引了不少普通居民加入,孙宁和前辈们不仅手把手地向每一位成员传授摄影技巧,还不定期组织成员外出采风。成立十年的“无声的瞬间”,如今已步入正轨,他们不仅每半个月举行一次讲座或作品交流,每半年对作品进行一次集中点评,年底还会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览。
通过镜头打开“心锁”
当孙宁在“无声的瞬间”找寻到自己价值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聋哑人通过“无声的瞬间”,打开了自己的“心锁”。戴蕾表示,由于与外界交流的障碍,不少聋哑人不知不觉就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而“无声的瞬间”则成为他们打开“心锁”的一座桥,他们在这里不仅能够满足社交之需,更可以得到来自别人的肯定与尊重。今年社区还将通过设立幸福家庭、志愿奉献等不同主题,吸引“无声的瞬间”摄影爱好者拍摄更多优秀的摄影作品,鼓励他们通过一个个美丽的瞬间传递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