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走近淮安帕金森病友:心不“帕”了,颤抖就会少一点!
2020-04-13 15:31:00  来源:淮海晚报  
1
听新闻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常常会不自主震颤,肢体僵硬,运动迟缓,反复跌倒,心情抑郁。不停颤抖的手让他们扣不上衬衫的纽扣,端不住桌上的茶杯;疾病导致的行动障碍,使他们只能一步一步向前挪动;一点一点缩小自己的活动范围,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有的还患上抑郁症……他们就是帕金森患者。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记者走近淮安的帕金森病友,感受他们生活中的不易与坚强。 ■融媒体记者 何剑峰 傅停停 孙婧

这个病并不可怕, 已经摸清它的“脾气”了

4月11日上午,在市三院的病房里,今年75岁的孔利民躺在病床上。窗外阳光明媚,春光灿烂,他只能怔怔地看着。然而他并不因此而沮丧。他微笑着说,帕金森病并不可怕,他现在已经摸清这个病的“脾气”了。

◎吃饭夹菜成了慢动作

在孔利民的身边,儿子孔诚正细心地照顾着父亲。面对记者采访,孔诚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是4月6日刚刚住进来的,我父亲的这个病现在加重了,不住院不行了。”孔诚说,他父亲患上帕金森综合征已有将近十年的时间,他至今仍然记得父亲最初发病时情景。

有一年的冬天,孔诚无意中发现,父亲已经把最厚的棉衣穿上了,但身体仍然止不住地微微发抖。“穿这么多怎么还冷?”孔诚觉得纳闷,吃饭时却又发现了新情况。父亲举筷夹菜时的动作,就好像电影电视里的慢镜头一样,明显异于常人。后来,孔利民又告诉儿子,自己浑身无力,大便干燥。感到不对劲的孔诚决定带父亲去医院看看。

去了医院后,医生给孔利民拍了CT,做了核磁共振,最后经过专家团队会诊,慎重地得出结论,这是患上了帕金森综合征。从此,帕金森综合征,这个孔利民一家从未听说过的名词,突然闯入了他们的生活,而且一伴就是十年。

◎孝顺儿子一直精心照顾

俗话说:“久病成医。”作为孔利民唯一的儿子,如今的孔诚谈起帕金森综合征来可谓头头是道。

他说,这些年来父亲一直在吃药治疗,效果很明显,但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身体器官逐渐老化,症状也越来越严重,从最开始的轻微手抖发展成后来的生活不能自理,光是吃药已经作用不大。从去年开始,孔利民就病卧在床起不了身,先后住了三次院。

在照顾父亲时,孔诚尽心竭力,老人的吃喝拉撒睡都要操心,凡是见过的人都夸赞他这个儿子孝顺。“说实话照顾人还是有点累的。”孔诚坦白地说。但他又说,照顾父亲是他为人子的本分,无论怎样都是应该做的。

◎遵从医嘱、乐观应对是良方

孔利民在住院期间,输液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上午下午都要挂,一天好几瓶。”孔诚介绍说,治疗的效果很明显,因为这个病,他父亲之前头脑不太清晰,时常出现幻觉,还独自一人胡言乱语,如今情况已经好多了,已经能够清醒地和人对话了。“我现在对这个病的‘脾气’已经摸清楚了,只要按时吃药就能控制住。”躺在病床上的孔利民乐观地对记者说道。

“治疗帕金森病一是要有信心,要心态好;二是要配合好医生,比如在家吃药剂量该多少就是多少,不能多也不能少。”孔诚说,这些是他多年来照顾父亲的心得。

让孔利民一家高兴的是,从2020年1月份开始,孔利民开始享受特殊病种待遇,大大减轻了自身的经济负担。“过去我父亲看病虽然大部分都能报销,但每个月买药还是要花掉一半的退休工资,国家的政策好,让我们对抗疾病也更有信心了。”孔诚说。

相比担心、忧虑, 过好现在的生活最重要

53岁的高女士4月7日入住了市三院,她患有“帕金森”六年,她的父亲、大伯、爷爷也都患有“帕金森”,属于家族性发病。但高女士的心态一直保持得很好,并没有过度焦虑。

◎将父亲的叮嘱一直牢记在心

“我父亲是2004年得的帕金森,当时我心里就有预感,自己可能也会得。”谈起自己的病,高女士很坦然,“可能是因为家里长辈不少人都得了这个病,所以我的心态一直保持的不错,焦虑等症状虽有,但能控制住。”

2014年一次洗澡时,高女士感觉自己左腿有些轻微抖动,当即便联想到帕金森,由于症状轻,时隔多月她才前往医院问诊检查。“确实是帕金森,医生都很惊讶,因为得病的时候我才47岁,太年轻了。”高女士说,由于年纪轻,且震颤较轻,她一开始并没有用药。直到两年后症状逐步加重,才住院治疗和吃药。

高女士的父亲2016年去世,他患有帕金森十二年,时隔多年,高女士依然记得很清楚,当父亲得知自己女儿病情的场景。“当时,我父亲并没有显露出太多的情绪,他就看着我,反复叮嘱我,一定要自己照顾好自己。”

有照顾父亲多年的经验,高女士很了解缓解帕金森症状的方式,即便腿震颤得厉害,走不动路,她也坚持每天散步,防止肌肉萎缩。

◎身边人的谅解和支持,让心更放松

“这六年下来,我很感谢我的单位和我的丈夫,也欣慰于儿子的一些做法。”高女士告诉记者,开始因症状较轻,并没有影响正常工作,后来病情加重,单位便主动将高女士转到其他岗位了。

高女士的丈夫一直鼓励着高女士,还主动化身“监督者”,督促高女士每天出门运动。“我儿子在外地工作,说要为我攒钱做手术。他每周都会和我进行视频聊天。”

高女士这次住院治疗,是因震颤症状加重,吃的药物作用也在减轻。“我现在左右腿、左膀子都在抖,就想着住院好好调理一番。”高女士坦言,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她其实也有一定的压力,但是她看得开,会及时调整心态,明白相比担心、忧虑,过好现在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再好再贵的药, 也没有坚持身体保健好

4月11日上午,65岁的王老爹在病房里认真地做着自编的体操,舒展着筋骨。“我之前被确诊为‘帕金森’,直到最近才被发现我患的是‘特发性震颤’,但这锻炼的习惯还是保持了下来。”

◎保持良好心态不愿服输

王老爹今年65岁,58岁的时候右手突然出现震颤症状。他辗转多家医院,但诊断结果不一,说“特发性震颤”的有,说“帕金森病”的也有。“诊断我为‘帕金森’病的医生更多,我就一直按照帕金森病来治疗。”王老爹回忆,得知自己患有帕金森病的那一刻,内心是无措的,心理压力特别大。“虽然医生说帕金森不影响寿命,但我们都知道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后来,是妹妹的话点醒了他。“我妹妹是这么说的,‘你病了,我们同情。但是,谁也代替不了你,谁也改变不了你,你只能靠你自己。’我听了之后,觉得很对,便下定决心,要积极地去治疗。”王老爹说,他一边逼着自己接受患病事实,配合医生的治疗,一边查询了大量资料,了解到帕金森死亡的原因多是并发症,因为帕金森患者免疫力低,易感冒,严重的会引起肺部感染,从而导致死亡。“了解到这一点,我就开始制定锻炼计划和饮食计划,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服输,坚持身体保健。”

◎患病七年一直坚持锻炼

七年来,王老爹一直保持每天至少4小时的运动量。早上室外寒气重,王老爹就在家里来来回回地走动;下午天气好时,就出门散步几个小时。王老爹还根据自身身体状况,结合瑜伽动作,自编了一部“体操”,增强肌肉柔韧度。“我现在啊,把腿伸直,手能压到地面呢!”王老爹说,在食物方面,他秉着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原则,制定了专门的食谱。同时,生活中的各种家务王老爹也是正常做,生活自理能力一直都很好。

今年2月中下旬,王老爹手部震颤突然加重,无法自行吃饭。3月19日,他来到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治疗过程中,医生怀疑王老爹患的并不是帕金森病,经过多次会诊,最终确认了王老爹患的是特发性震颤。“当时,我特别开心,家人也松了一口气。”王老爹说,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现在他手部震颤情况有所好转,生活自理的能力也回来了。

王老爹感慨万千,虽然自己并没有患帕金森病,但是他结合这些年来自身经验,总结出几点内容。首先,无论生什么病,心态都要尽量保持乐观,不要过于消极,要多往好的方面想;其次,无论吃多贵多好的药,都没有坚持锻炼、保养,保持身体健康来得重要;最后,帕金森虽难以治愈,但是通过治疗,还是能够改善生活状态、提高身体机能的。

(应受访人要求,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