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周二的大风大雨,雨过天晴之后,气温开始回升。室外,阳光温和的照耀,花儿烂漫的盛开,美好的春天终于又回归了。
■融媒体记者 傅停停
●气温趋向稳定,日温差仍然大
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这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有时候能平起平坐,有时候却判若云泥。就像本周的上半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间的差距一度达到了15℃。据市气象台预报,本周末气温逐渐趋向稳定,最高气温暂时不会有大的动静,预计维持在19℃到20℃左右;同时最低气温缓步回升,从12日早晨仍然十分清冷的7℃到8℃渐渐升到14日的11到12℃。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这两兄弟仍然会拉开10℃左右的距离,共同打造着”中午穿单衣,早晚添毛衣“的典型春天。
根据市气象台预报,本周的最后几天,阳光不是很卖力,还喜欢时不时躲起来,所以最高气温才失去了一路飙升的动力。具体说来,12日以多云为主,夜间多云到阴,局部地区有阵雨或雷雨;13日到14日阴转多云到晴,受一股新的冷空气影响,14日有4到5级阵风6级的偏北风力。
●“四月飞雪”会一直“下”到五月
春天不只有春暖花开,还有恼人的“四月飞雪”。本周上半周的雨刚停,这两天飘飞的杨柳絮又开始肆虐了。11日上午,记者在翔宇北道、水渡口大道、明远路等道路上都看到了漫天飞舞的杨柳絮。它们有时聚在路面上,像一团团棉花,有时被风吹散,到处飘飞,看起来还真有种“飘雪”的感觉。据园林专家介绍,淮安常年3月底到4月初会有飞絮初现,4月底到5月初是杨柳絮最猖狂的时期。如果天气晴好,这些白色飞“雪”一直要到5月中旬前后才逐渐消失。专家说,杨柳絮飘飞是一种无法会在春天给我们制造一些小麻烦,但念在它们有吸尘降噪、美化环境、提供树荫等贡献,大家面对恼人的四月飞雪时,还是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医生建议 出门加强防护
呼吸科、皮肤科等不同科室的多位医生向记者表示,飘飞的杨柳絮是一种过敏源,可让过敏性体质的人产生过敏反应。建议过敏体质的人在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飞絮高发时段尽量避免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尽量做好防护,戴上口罩、眼镜等。飞絮不同于PM2.5,由于它的颗粒比较大,普通口罩就可以抵挡,建议选择比较舒适的纯棉或者轻薄材质的口罩。有过敏性鼻炎或者对花粉、杨柳絮敏感的人,建议每天清洗鼻腔两到三次。皮肤沾上杨柳絮后,也要及时清除,最好用温水清洗,有助预防过敏或减轻过敏症状。如果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症状严重,要及时就医。在杨柳絮飘飞的季节里,建议过敏体质的人群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并适当增加西红柿、胡萝卜、柑橘等蔬菜水果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