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教育路上,每天都是爱的起点
2019-01-04 09:40:00  来源:淮海晚报  
1
听新闻

  “叮铃铃……”下午的放学铃声响起,淮安区关天培小学里的一间“课后辅导教室”热闹了起来。12个不同年级的孩子来到这里,在老师们的辅导下阅读、写作业。这些孩子名字里大多有一个“福”字,他们是生活在淮安区福利院的孤残儿童。自从2018年9月走进关天培小学,他们不仅得到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受教育机会,还收获了30名志愿者老师如父母一般的关爱。

  融媒体记者 姜晴

  接收福利院儿童 发扬江北慈幼院精神

  据了解,淮安区关天培小学由淮城镇华亭小学迁址新建,2018年暑期正式投入使用。由于学校距离淮安区福利院比较近,“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11名淮安区福利院的孩子从原来就读的城东乡南窑小学转进关天培小学。”学校校长陈大春告诉记者,此后,学校又接收了一名因患矮小症长期没有学上的孩子。“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心愿,也是著名作家袁鹰对我们的嘱托。”

  陈大春介绍,袁鹰原名田复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是从淮安城区百姓巷走出的大家。他的祖父田鲁渔曾经参与创办了楚州实验小学的前身——江北慈幼院。2009年10月,袁鹰曾向去北京拜访他的家乡人深情回忆了当年江北慈幼院创办时的情景。他说,江北慈幼院是由淮安三位在全国著名的银行家谈丹崖、周作民和朱虞生发起创办的,自己的祖父田鲁渔等为主事。当时的江北慈幼院招生对象是12-15岁贫苦、孤苦家庭出身的男性儿童。袁老说,他多年来一直有个愿望,希望家乡办一所,至少办一个班,让孤苦儿童感受爱的学校或班级,就像当年江北慈幼院那样,让他们免费接受教育。为了这个心愿,袁老还欣然题词:“发扬江北慈幼院精神,办好新时代教育”。

  多年来,袁老一直关心着家乡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家乡人民也一直铭记着他的嘱托。2018年10月28日,袁老95岁生日,淮安区相关领导和师生代表前往北京为袁老祝寿,并向他汇报了关天培小学接收12名福利院儿童的情况。通过平板电脑千里连线,这群特殊的学生为袁老唱起了《生日歌》,展示了自己精心画的画……他们的代表福小雅还专门给袁老写了一封信。信中,她说,“我们多么想和您一起过生日啊!可是北京太遥远了,我们只能把祝福写在这封信中。”她还说,“要向爷爷笔下的艄公那样,做生活的主人,做一个真正的强者。”欣赏了孩子们表演的节目后,袁老很欣慰,他对视频里的孩子们说:“希望在你们身上!希望你们一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社会服务,为祖国工作。”

  延伸课堂教学 开办爱心辅导班

  接收这群来自福利院的孩子,只是“爱的起点”。老师们很快发现,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规范和引导,这些孩子大多基础薄弱,学习缺乏动力,态度也不够端正。“别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有家长过问,有的还要去辅导班、兴趣班,这些孩子放学后回到福利院,基本就把书本扔开了。”陈大春说。为了走进这些孩子,了解和帮助他们,他专门走进福利院去观察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惯。“政府和社会上的爱心人士都对他们非常关心,他们不缺生存和生活的保障,缺的是家人般的关爱和教育。”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2018年10月,学校成立爱心辅导班,辟出专门的教室,安排老师每天放学后四点半到六点为这些孩子辅导功课,并且提供茶水、点心等。“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就有30名老师报名当志愿者,大家排好值班表,每天由2-4名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老师辅导他们学习。”经过近三个月的实践,这些孩子从走进教室一直打打闹闹安静不下来,写作业马马虎虎应付老师检查,到一进教室就能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向老师展示作业、问问题,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我们也调整了思路,从一开始想帮助他们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成绩,变成了端正学习态度和培养学习习惯。”陈大春说,这段时间以来,虽然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明显提高,但他们的学习品行有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孩子的作业书写工整,讲究格式,“他们会因为一个字写得不够好看擦了重写,这在以前是没有的。”陈大春说。

  除了每天的晚辅导,爱心教室周末和节假日也对这些孩子开放,提供阅读类、音乐类、美术类、体育类、种植类兴趣班活动。目前在美术老师的辅导下,孩子们正在学习篆刻,很多孩子已经能刻出简单的图章。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志愿者老师们还抽出时间带他们进行户外拓展训练,看着原本普遍比较自我的孩子们能够手拉手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老师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老师当“爸妈” 带来家庭体验

  在爱心辅导班里,志愿者老师既是这些孩子的辅导老师,也是他们的爱心爸妈。一年级的福星是12名孩子里年龄最小的一个。他的爱心妈妈是学校的副校长朱一珠。第一次开口叫出“朱妈妈”时,小福星偷偷抹了一下眼泪,随后又笑了。“这说明孩子已经放下戒备,开始接受我了。”朱一珠说。为了巩固感情,她与福利院协调好,第二天带福星和福军两个孩子回家吃饭。让她没想到的是,当她去接福星时,孩子笑眯眯地从书包里掏出一小包瓜子送给她。“我问他瓜子哪来的?他告诉我,是他拿钱给福利院的哥哥请他帮忙买的。我又问他哪来的钱,他说是压岁钱,有十几块呢,是过年时有人到福利院看望他们的时候给的。”福星对朱妈妈说:“我想送礼物给你,想买瓜子给你,朱妈妈,你快吃一个……”听着孩子的话,朱一珠把福星搂在怀里,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像这样的事,学校里每天都在发生。”朱一珠说,这群原本不善与人交往、交流的孩子在爱心“爸妈”的关心和鼓励下,也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回馈着爱。为了让这些孩子更多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学校为他们成立了“慈幼爱心社”。30名“老师爸妈”常常把孩子接回家,让他们享受家庭生活,为他们购买学习用品、衣物等,带他们一起游览、参观风景和展馆。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感恩意识,志愿者老师们正在探索带领他们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让他们收获关爱的同时,也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体验付出的快乐,比如走进敬老院陪伴老人、帮助环卫工人清洁环境等。朱一珠还告诉记者,在2019年元旦节举办的淮安区“慈善一日捐”活动中,部分志愿者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唱了一首《感恩的心》,这群特殊的学生受到了社会更为广泛的关心和关注。“希望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能够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更多的可能。” 朱一珠说。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