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淮阴区推动乡村治理高质量
2018-09-14 17:13:00  来源:淮安日报  
1
听新闻

  本报讯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层基础,是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淮阴区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十个一”的要求,认真落实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机制,扎实开展“五星联评”活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实施乡村振兴“五型头雁”选育工程,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加大对村干部的考核考评、奖励激励,吸引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常态化开设乡村振兴论坛,深化村干部“1+4”教育培训机制,不断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鼓励村书记竞选村主任、村总支委员竞选村委会委员,确保换届后村书记、村主任“一肩挑”比例达50%,村“两委”委员交叉任职比例达50%。深入开展“寻找老支书精神”活动,落实养老医疗保险、设岗定职、离职补偿等待遇,设立离任村干部关爱基金,开展优秀离任村干部评选工作,激发村干部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和热情。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肃查处农村“三资”管理、扶贫开发、涉农项目建设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打造干净的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

  推进平安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建立区、镇(街道)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实施网格划分、要素拓展、队伍配备、平台建设等关键环节,确保各村(社区)网格员今年年底前配备到位,切实担负起信息采集、数据传输、矛盾调处、政策宣传、治安巡防、安全守护等职责,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坚持把平安作为基本要求,严厉打击整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完善“四频一网”平台,加快构建立体化、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坚持把法治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实施法治惠民工程,深入开展法治县区、法治乡村创建活动,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引导广大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强化农村矛盾预防化解,利用“大走访”契机,全面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完善领导接访、下访制度,有效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和疑难信访问题。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加强警务、消防、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村级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发挥农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将有破坏经营秩序、寻衅滋事、欺压百姓、恃强凌弱等情形不得担任村干部写入村规民约。探索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院落自治”等微自治形式,真正实现共建共享共治。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坚持农村村务、党务、财务等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党群议事会、村民会议、村民监事会等作用,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治理格局。推动乡村管理服务重心下移,拓展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功能,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在村庄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逐步形成完善的便民服务体系,力争实现农民办事不出村。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标签:村干部;法治;基层
责编:胡悦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