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淮安讯( 伍树燕 洪苏龙)在淮三路社区,每一位认识老党员李菊华的人都知道她是个很有感染力的人,见人一张笑脸,逢人一句问候,社区每个活动都有她的身影,大小志愿服务都能见她忙碌。李菊华就是这样一个人,喜欢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工作。
然而,了解李菊华家庭的人也知道,她是一个恋家的人。年轻时候,她边上班边带孩子,等着在外跑船的丈夫回家;年老时,她照顾孙女,照料患病丈夫,家里家外忙得团团转。
第一次见到李菊华是在今年端午前夕,她和社区志愿者们一道,前往驻淮部队过端午,当天已经是她第五次在端午节走进军营了。现在,军营里的官兵们早已对她很熟悉了,亲切地叫她李阿姨,跟着她学包粽子。
了解到官兵们来自祖国各地,社区准备了甜、咸两种口味儿的粽子馅儿。但包粽子时,李菊华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山楂片儿放在了糯米里,因为去年,一位来自徐州的官兵跟她说,小时候,他在家乡吃过山楂馅儿的粽子,甚是怀念……山楂馅儿的粽子虽不多,吃在嘴里酸酸的,却甜到了那位徐州的官兵的心坎儿里。
进军营活动快结束时,李菊华的电话响了,电话那头是10岁的小孙女。孙女告诉李菊华,找不到合适的衣服给爷爷周宝穿了,因为能穿的衣服都被爷爷弄脏了。窗外下着大雨,李菊华一边包好手里的最后一个粽子,一边让孙女取下阳台上的湿衣服,用吹风机吹干帮爷爷换上。
第二次见到李菊华是在她的家里。孙女剥了一个鸡蛋递给了爷爷,就在扔蛋壳的间歇,鸡蛋两口就被爷爷吃了。可能是噎着了,老伴咿咿呀呀地喊,李菊华赶忙丢下手中的活儿,倒了一杯水,见老伴水喝不下去,她立马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把噎住的鸡蛋给顺了出来……8年前,老伴周宝突发脑梗塞,虽然性命被救回,但智力受损,肢体功能出现障碍,吞咽能力也大不如从前。像这样吃东西被噎着,李菊华遇到过不知道多少回,每一次她都能镇定地帮助老伴脱险,海姆立克急救法也运用得十分娴熟。
“虽然吃东西会噎着,但知道自己吃东西是好事。”李菊华安慰说。突发脑梗,住院半年,瘫痪在床六年,护理老伴的各种艰辛,李菊华只字不提,只是说像是在写一本书,每天都能阅读到惊险时刻。两年前,老伴的意识开始逐渐恢复,李菊华又像是照顾孩子一样,教会了老伴走路、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