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22日讯 夏收时节,淮阴区凌桥乡毛湖村一望无际的麦田里,一台台加装了秸秆粉碎机的收割机将秸秆打碎,就地还田变肥料。
把秸秆“两禁一用”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体现了淮阴区守护生态底线之“严”——生态环境正是淮阴区风险防控的重点领域。近年来,该区以改革创新思维严守生态底线,严控金融风险,严抓食品安全,着力为高质量发展划定“安全线”。
“要进一步聚焦‘六个高质量’的内涵和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抢抓各类机遇,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淮阴区委书记刘泽宇说。
生态治理组合拳护航绿色发展
今年1月,淮阴区被国家环保部正式命名为国家生态区。与之相应的是,全区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20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国家级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村10个,被环保部专家评价为全市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的标杆。
这一殊荣源于淮阴区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坚守与践行。近年来,淮阴区引进了一大批重大项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强劲态势,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压力。对此,该区打出生态治理组合拳,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我们联合环保、城管、交通、国土、公安、水利、海事等部门,构建了系统完整的生态环境风险体系”,该区分管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该区已开展了包含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工程、农村环境提升整治工程、黑臭河流整治工程、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加覆盖拉网环境整治工程等“十大工程”,实施了“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263”、固体废物检查、环境执法等多个专项行动,水、气、固废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全面加强。
在渔沟镇,300余年历史的古圩河整治工程彰显了生态治理组合拳的新成效。“以前又黑又臭的污水河,现在变成了水清岸绿的风光带。”渔沟镇党委书记胡娟娟说,镇里投入800万元实施清淤疏浚,建成了直立式护岸、截污管网、翻水站、节制闸、古亭廊道,安装了仿古护栏、庭院灯,铺设了健身步道,成为居民休闲健身的乐园。
一手抓生态治理,一手抓结构转型。近年来,德淮半导体、时代芯存、骏盛新能源等百亿项目纷纷落户淮阴,不仅体量大、层次高,而且都是环境友好型项目,彰显了该区加快绿色发展的新成效。
风险防控系统化发力金融安全
“非法集资是违法犯罪行为……要提高警惕,拒绝高利诱惑,谨防受骗,避免个人及家庭财产遭受损失。”去年以来,《致淮阴市民的一封公开信》在淮阴区各媒体公开刊播,相关配套检查、执法同步推进。
“我们线上线下双向发力,先后对3起相关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有效遏制了非法集资活动。”该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目前,该区在传统媒体刊发广告万余条,对37家广告经营者、124则广告开展检查,形成了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的强大舆论声势。
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的实践,折射出淮阴区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决心和努力。翻阅淮阴区近年来出台的系列债务规范管理文件,可以清晰地看出该区始终着力于从制度上规范举债行为,提升债务管理水平,构建严密制度管理网络。这样的努力全部指向于一个目标——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推动金融、经济行稳致远。
据介绍,以摸清底数为目标,淮阴区开展地方债务总额排查,为风险防控建好数据库。“我们对全口径债务逐笔逐项明确化解目标,制定化解方案并下达任务,逐步减低债务风险,确保牢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区金融办负责人介绍说,针对平台公司处于改革创新发展最前沿的金融活动特点,该区建立平台防控债务风险动态管理体系,全方位监控平台资金平衡、债务结构、融资项目、资产变化等情况,并按照《淮阴区地方债务管理考核办法》和区科学跨越发展考核要求对平台运营情况进行严格考核。
透明共治新体系保障食品安全
“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网红’店铺都从我们这里订货,今年的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两倍,预计今年可增加销售1500万元。”日前,记者来到凯得亚食品有限公司采访,总经理韩跃勇说,自安装使用透明合格生产平台系统以来,食品订货商不仅可通过网上直播看到企业生产实况,更能获取企业资质、原料采购、产品信息、网上溯源、监督执法、公众评价等信息,企业的信任度大大提升,经营形势一片大好。
为建立健全更加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该区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建设食品安全共治体系建设,将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生产经营信息、消费者评价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构建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履职尽责、生产经营者守法诚信、公众全程监督的食品安全透明共治体系。
在透明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下,通过透明合格生产平台,全区150余家食品生产企业全部纳入系统,数据上传率100%;通过升级版透明放心菜市场,全区7个农贸市场、4个连锁超市当天供应食材的合格情况在食药监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系统一览无遗;通过“明厨亮灶”工程,全区564家餐饮单位的厨房实况,尽收公众眼里。透明体系带来的是企业和消费者的双赢。今年1-5月份,该区食品加工产业共实现开票销售19.57亿元,同比增长29.69%,占全区规模工业总量的28.46%。记者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