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淮安 > 关注淮安 > 正文

0

带着泥腿进课堂 淮安精准施力培育“新农民”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8-11 11:16:00

  中国江苏网讯 “收条包括标题、正文、结语、日期和署名等几个部分……”日前,淮阴区袁集乡干庄村委会,该区农广校2016级蔬菜栽培专业教学班应用文写作课堂上,干庄村胡庄组大椒种植大户周木兰认真地听课做笔记。“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进课堂,更没想到这课堂能传技术、教管理,手把手带着我们做‘营生’。”周木兰告诉记者,参加培训班一年多,种植大椒致富的信心更足了,今年秋大椒种植面积扩大了5亩。

  带着泥腿进课堂,带上技术下田间。近年来淮安如火如荼开展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通过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善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注入了新动能。省农广校培训科科长蒋平用“质量高、特色明、效果好”评价我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立足产业需求,“新农民”为农业助力

  大棚蔬菜是干庄村的富民产业,全村像周木兰这样的大户有45户,发展大棚蔬菜逾400亩,产业收益占全村全年收入的40%以上。而在这一届教学班中,该村45名大户全部加入,占据了学员总数的82%。在课程设置上,17门课程中,包含设施蔬菜生产技术、蔬菜生产经营等10门与蔬菜产业相关课程。

  结合农民需要开班,立足产业发展设课——这是我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一大亮点。我市农民教育培训始终立足农业现代特色产业发展技术需求,紧扣优质稻米、规模畜禽、高效园艺、生态水产、休闲农业等“4+1”产业发展,把培训建立在农业产业链上,开展稻麦、蔬菜、畜禽、水产、休闲农业等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占84.6%,为全市“4+1”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农业技能支撑。据了解,自2011年来,我市共向上争取农民教育培训经费1.35亿元,大规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累计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农业创业培训11.7万人。

  淮阴区农广校校长陈宗明介绍,除了蔬菜专业培训班,该校2016级同时还设有稻麦、生猪、家禽、水产和现代农业四个专业培训班,并把一些能够代表地方现代农业水平、体现地方农业产业特色的示范园、示范场、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学员参观实训基地,有力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目前,该区蔬菜瓜果年播种面积达48万亩,年产量达130万吨。

  而在涟水县,通过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成功带动了一批特色产业,2016年全县优质稻米种植达40万亩,特色水产养殖8万亩,设施园艺面积约22万亩,全年特色农业产值约20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

  立足产业主体,“新农民”成创业主力

  袁集乡种植大户韩雨之,种植蔬菜近120亩,带动村组52户人家全都种起了大棚蔬菜,全村种植面积也发展到2600亩。大家都说他是村里蔬菜种植的”领头羊”,而他却说,农民教育培训才是自己种植蔬菜的“领路人”。

  “现在农业技术更新太快,发展高效农业,以前的老方法不管用了,要学的东西太多了。”韩雨之是淮阴区农广校的老学员,相关培训班几乎一期不落,平时有什么疑难,一个电话过去,就有专家过来现场指导。有一年,在大椒生产后期,突然叶子发黄,大椒开始软化,死了不少。电话求助后,专家上门查看,确定是患上了晚叶病,指导用药后,很快得到了抑制。这让他的农场发展有了技术保障。

  立足产业发展主体培育,我市强化培训的后续跟踪指导服务,积极引领农民创业,不断增强其创业后劲。每年我市从各地聘请由农业行业管理人员、农技推广人员、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专业老师以及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地方能人、创业能手等组成产业发展指导团,以政策辅导、产业引导、生产指导等为内容,以“面对面”与“跨时空”等为手段,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的灵活方式,实施常态化、长效化跟踪指导。以涟水县为例,他们创新培训服务手段,创建职业农民协会搭建创业交流平台,开展“金融帮办、银农对接”服务,解决职业农民创业融资问题,对接农产品批发市场争取免费摊位,解决农产品销售渠道;全程服务助推了一批职业农民创业致富。

  立足产业市场,

  “新农民”有增收动力

  “现在我们社员大概有70多个参加了培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涟水县奇傲蔬菜种植农民合作社理事长朱礼兵对农民参加教育培训极为肯定。他说,自从社员们参加培训后,操作常识掌握了、技术熟练了,青椒亩产也由原来的5000斤提高到了8000斤。

  不难看出,经过农民教育培训“包装”的农民大有市场。韩雨之的鑫宇蔬菜家庭农场常用工人30多人,全部执有“双证”(农广校教学班毕业后统一发放毕业证,并通过相关考核发放技能等级证书)。他对此也深有体会:经过培训后的工人熟练度大大提高,效率提高了三倍。他介绍,执“双证”工人工资正常90元/天,较普通用工每天多20元,而技术突出的月均收入更是逾3000元。

  据了解,仅今年上半年,我市已完成省级农业职业技能培训10779人,统筹地方培训资源开展订单式培训19240人,新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度3.49%,为农业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职业农民,也为农民稳定就业、增收致富提供了动力。

标签:

责任编辑:李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