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地评线】交汇点评|让汉字少点“输入法”多点“书写法”
2024-10-26 15:04: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1
听新闻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提出八个方面的任务措施,培养益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规范汉字书写习惯与能力,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包括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规范书写水平,感悟汉字的文化内涵,鼓励多种形式加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探索书写教育的新模式等等。

在如今网络化时代,越来越多的学习与生活场景中,键盘输入代替了笔的书写。非纸笔化书写导致书写能力弱化等现象不仅存在于中小学生中,成年人也经常面临“提笔忘字”“写不好字”等汉字书写“退化”的窘境。

如何让孩子们养成写字好习惯,并提高书写水平?又如何让成年人重新拿起笔,意识到汉字在日常生活中的独有价值?

实际上,汉字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从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发展演变过程,一笔一画都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脚印与脉络,透过汉字这一载体,我们可以了解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与文明。

从孩子的汉字教育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少一点“工具性”,多一点“文化性”。不能简单认为孩子只要会认、会写、懂得其中意思并且能组词造句即可。实际上,我们的汉字教育更需要讲述汉字背后的文化韵味,要让学生了解汉字背后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进而产生对汉字的好奇心、探索欲,感受汉字背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造字文化与智慧。

教会孩子读懂汉字背后的文化含义,也是强化孩子们对汉字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汉字思维与理解力的汉字教育重要一环。汉字不是冰冷的符号,它更是一个个鲜活的文化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了解、使用汉字,最终真正地热爱汉字。

字如其人,人亦如字。对于成年人来说,汉字书写不仅是一种媒介交往的生产过程,它更是一种带有情感与温度的符号表达。汉字书写中的横竖撇捺及其结构、力度、风格无不呈现出书写者的个性与心性。所以在这个处处皆是“输入法”而缺少“书写法”的当下,汉字书写有着极具个性化的表达特征。

相比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孩子,正在工作的成年人应该努力创造更多的汉字书写场景,将书写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之中,比如手写便签、贺卡、手账、随手摘抄一些美文美句等。事实上,中国古代书法的传世佳作,不少就是日常书写的“随意之作”。比如王羲之的行书《奉橘帖》,帖子内容是馈赠友人橘子,但寥寥数字的“便签”,却有着极高的书法价值,对后世的书法影响深远。

教育部的这则通知对象是校园里的师生,实际上更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在汉字书写场景越来越少的当下,汉字里蕴含着从古至今连绵不绝的中国传统文化密码,将这个“密码”保护好、利用好,创造出更多关于汉字的新价值与新运用,并将汉字书写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范杰逊)

标签:
责编:陈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