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江苏各大博物馆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展览与活动。
创意足,
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今年以来,我省很多博物馆的展览、文创以传统文化为灵感进行创新,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体验。
古树名木展
苏州吴文化博物馆推出“树碑立传:吴中古树名木的故事”新展。馆长陈曾路介绍,近两年,博物馆组织多位植物学家、艺术家和62位志愿者,通过文献梳理、实地寻访、数字化采集等方式,从苏州2300多棵古树中“找”到上百棵古树的故事,同时邀请17位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通过油画、岩彩画、新媒体装置、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再现古树的传奇,为观众提供全新的认知体验。展期内,吴文化博物馆还将以“植物”为主题组织策划近20场教育活动。
南京六朝博物馆推出的“只此中国色·青”、中国海盐博物馆推出的“素影清风遣淡香——扬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等多个展览将进行现场直播,由文博专家、资深讲解员为观众讲述文物背后的有趣故事。
青少年社教创意手工作品展
宝应博物馆推出“我的博物馆足迹——宝应县青少年社教创意手工作品展”,主角不是文物,而是创意手工作品,展示青少年在博物馆研学体验中的独特视角。
闽台木偶艺术展
扬州与泉州两座城市,虽远隔千里,但渊源颇深——都曾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耀眼明珠,又都是中国木偶戏之乡。扬州博物馆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展馆际交流,专门引进“指掌春秋——闽台木偶艺术展”,呈现不同地域的木偶艺术风格。
粮仓玩偶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大运河边的粮仓为原型,设计卡通形象的粮仓挂件、粮仓玩偶,可爱又趣味十足。徐州博物馆联合徐州邮政设计的《玉佩龙》专用邮资图,灵感源于馆藏的西汉S形龙形玉佩,19日正式发行,另外还专门设计了《玉佩龙》专用邮资明信片、纪念戳等周边产品。
《玉佩龙》专用邮资图
随着博物馆的不断“出圈”,各种文创层出不穷,如何保护创意?徐州博物馆馆长李晓军介绍,徐州博物馆将联合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建立校外服务基地,举办以知识产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将馆藏资源向社会开放,吸纳社会力量推进文物的活化利用,催生更多文化产品和文旅业态,提升博物馆品牌影响力。
走出去,
让千百年文化故事“活起来”
国际博物馆日前夕,不少博物馆纷纷“走出去”,在城市广场、街道举办风格各异的文博活动,让文化故事“活起来”。
漆扇手作、炭精画绘制、簪花制作……常州博物馆和观众相约钟楼吾悦水街,享受一场穿越古今的宋朝文化盛宴。游客游览之余,还可淘个宋代好物。现场设有“南派宣防加油驿站”,将宋代常见的游戏“斗草”“飞花令”与反诈宣传相结合。现场还发布“老城厢咖啡地图”,游客带着地图前往9家咖啡店打卡,可获得对应咖啡店的盖章,集全印章即可收获文创好礼。
南通博物苑将国际博物馆日与中国旅游日、“520”相结合,在文峰大世界南大街店门前广场,打造“爱上博物馆”文化体验区,以南通博物苑的“庚帖”等展品为基础,展示南通地区婚嫁习俗,开展洒金笺制作及交换、漆扇扎染等互动体验,让市民在“爱”的场景中打卡。
在无锡博物院北广场,鼻烟壶、精微绣、留青竹刻等非遗作品一一展示,观众可跟着大师找寻无锡城市的非遗记忆,效仿古人蹴鞠、抖空竹等,参加妙趣横生的古典运动。
常熟博物馆联合常熟市琴川街道,在方塔东街步行街举办“东风市集·文博季”活动,集合手作摊位、“博物馆奇妙夜”国风演出及“奇趣博物馆”文博游戏等多个项目,现场还将上演国潮音乐会和明代婚俗表演,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一场明式婚礼。
邳州市博物馆将在大运河红枫森林景区举办“行走的历史”馆藏文物图片展,图文并茂展示邳州的历史文化、重大考古成果、馆藏精品文物等。
苏州碑刻博物馆以“廉”为切入点,以吴地廉吏为引线、馆藏文物碑刻为基础,策划《廉君》微展览、微讲座进社区、街道及学校,“打破”博物馆围墙。
夜晚游,
博物馆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博物馆夜游近来持续兴起,游客可在“越夜越美丽”的氛围中感受博物馆文化别样之美。
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之夜,20名装扮各异的“游戏人物”执掌着运河文化的智慧之钥,分布在12个展厅,担任游客冲关打卡的见证者。
夜晚的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观众化身玩家参与《梨园追踪:失落的戏单》活动,以博物馆内的展品为线索,通过解谜、探险等方式,展开一场“穿越时空”的冒险。
苏州博物馆与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馆校合作推出“一桌一椅中的数学美”项目,馆校双方负责教师共同授课,夜晚带领青少年观众走进展厅寻找博物馆里的数学美。
在扬州博物馆之夜,观众可欣赏昆曲《游园惊梦》、扬州清曲《扬州月》、中国茶魁龙珠《一江水煮三省茶》茶道表演、琵琶演奏《梅花三弄》等节目。
在太仓市博物馆奇妙夜的活动中,观众将通过投壶、四宫格数独等游戏,体验古代“六艺”之妙。
夜晚的宿迁市博物馆,观众可穿上汉服参加国风趣味挑战赛,如百步穿杨、蒙眼敲锣等,还可以参加“遇见文物美——考古盲盒”体验活动。在张家港博物馆,观众可聆听考古专家带来的讲座《回望东山村:考古视角下的长江文明》。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