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涌现出县域旅游热等新动向。某平台数据显示,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预订订单同比大幅增长,下沉旅游市场表现突出,“小城市”“小众景点”备受青睐。
近两年,从“反向旅游”的出圈到“县域旅游”的火爆,越来越多人选择把假期交给“小地方”。一方面,许多县域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且有特色,承载着人们回归自然、漫步乡野的美好憧憬;另一方面,相比于城市热门景点的人山人海,县域旅游随性而行,更容易获得松弛感,而且餐饮、住宿等花费相对不高,“不挤不贵”成为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在社交平台上,一些蕴含独特资源的县域逐渐“被看见”,在给人们带来假日惊喜的同时,不断丰富着县域旅游的版图。
县域是城市与乡村的连接点,当县域旅游从“小众”变为“时尚”,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必将进一步推动旅游相关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近几年来,人们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不再热衷于扎堆热点城市,而是望向那些资源富集的小众目的地,寻找小城之美、小景之美。与此同时,许多县域因地制宜、放大自身优势,以差异化供给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空间。供需两端的“双向奔赴”,让县域旅游成为假日旅游的“新宠”,成为旅游发展格局中潜力最大、韧性最强的板块,也释放出发展县城文旅的积极信号。
独特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各具特色的美食物产,日趋丰富的旅游业态,为县域旅游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不过也要看到,从“被看见”到走得远,县域旅游发展中仍有不少短板需要补足。比如,交通建设相对滞后、承载能力不足等,一些地方交通便利度不高,未实现交通圈对旅游圈的激活作用,尤其对于一些山区县,旅游交通建设相对困难,通达能力较弱,自驾游营地、汽车租赁网点、集散中心、客运枢纽“运游一体化”建设等相对滞后。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抱有以前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禀赋型旅游思维,资源挖掘仍然停留在表面。
小城故事多。江苏经济百强县众多,旅游百强县众多,县域旅游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抓手和亮点。如何因地制宜,与地方特色产业、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给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有不少文章可做。放眼长远,文旅市场的下沉,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相关地方要有能力接住机会,并充分利用机会,谋划长远发展,唱响更多文旅发展的“小城故事”,不断开辟县域旅游目的地和小城镇旅游业发展新局面。
(魏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