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泰州海陵:“小田并大田”解决土地“细碎化”,让“粮田”真正成为“良田”
2024-04-10 21:37:00  来源:泰州新闻网  
1
听新闻

伴随着阵阵“嗡嗡”声,一台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匀速向眼前绿油油的麦田飞去……日前,“飞手”张守维正在操控无人机将返青肥均匀喷洒在麦田里。张守维是泰州市海陵区华港镇溪西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之一。他们的合作社流转承包了近800亩田地进行稻麦轮作。

土地是支撑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当前,泰州市海陵区积极探索“小田并大田”经营模式,推动华港镇溪西村、溪东村、刘庄村3个试点村先行先试,将错落分布的“小田”整合成方正平整的“大田”。零星耕地集中连片后,平整了土地,改良了土壤,耕地质量得到提升,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田增量 溢出土地近300亩

华港镇溪西村、溪东村、刘庄村原来村民承包地块众多,出现大量边角地、水渠等“公摊面积”。海陵区通过推行“小田并大田”,结合前期调查摸底情况,开展平整田块工作。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工作底图,对照现场田块、沟渠河道布局,规划各个地块平整次序、方式,稳步高效拆除地块间多余的田埂和沟塘,合并了低效“地边子”,溢出的这部分“公摊面积”重新变成村集体有效用地。

截至目前,海陵区已将1907块碎田整合成141块良田,总面积1275亩,溢出土地近300亩。

如今,走在溪西村高标准农田田间地头,昔日的小田块被连片开阔的大田所替代,田块成方,沟渠成网,暖阳下的麦苗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际,乡村沃野充满生机。

农业增效,每亩地成本降低200元

2023年,在“小田并大田”政策的推动下,田地得到了整合和优化。“小地块得靠人工施肥,比较麻烦,耗时费力,成本还高。”华港镇溪西村村民张守维说,“田地整合后,使用植保无人机就方便多了,一天就可以完成施肥,每亩地每年可降低成本约200元。”

如今,通过机械化操作,农户收割、耕种、灌溉等环节的成本和工时大幅减少,同时,通过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都明显提升。

农民增收 经济收入增加20万元

实施“小田并大田”,不仅方便作业,而且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收。“在没改变种植品种和管理方式的情况下,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20万元。”华港镇溪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梁明生说。

与此同时,隔壁的溪东村村民也喜上眉梢。

“自从我家的12块碎田优化成一块整田后,交给村里流转出去,每年能增收近3000元。”溪东村村民刘万里高兴地说。

据了解,溪东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658户1966人。当地土地碎片化严重,不少村民长期在外务工,导致大量耕地被闲置。

作为“小田并大田”试点村组之一,溪东村“两委”在充分征集村民意见后决定:愿意继续种地的农户,可优先选择离家近,靠近农路、水源的位置,形成自种区;不愿种地的农户可将土地委托给村集体对外流转,形成流转区。

“这样一来,不种地的村民能拿到租金,在外务工的村民也不用操心土地,村集体还能在流转土地中获益,实现多方共赢。”溪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俊华表示。目前,溪东村已整合土地面积900亩,村里正联合海发集团将改造后的土地打造多彩垎岸农文旅项目,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下一步,海陵区将总结“小田并大田”试点工作经验成果,有序推进“小田并大田”工作,为农民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真正让“粮田”变“良田”,促进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农民共享规模经营性收入“双增收”,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标签:
责编:戴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