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江苏无锡:深耕科技“沃土”,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3-28 18:06:00  来源:无锡日报  
1
听新闻

从江阴坚定走好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网联”之路,到梁溪加码布局空天产业、人工智能产业链条,再到惠山变“三新四强”产业和五个未来产业,江苏无锡各地思考摸索着适合自己的路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虽然有着不同的“解题思路”,“科创无锡”建设却是贯穿全市的同一条逻辑主线,各地对科技成果的发掘、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对科技人才的渴求清晰可见。

在科技“播种”的沃土之上,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的动能持续上扬。这个春天,“播种”新质生产力成为无锡城乡大地上最生动的图景。

逐新向新育新,涵养科创热土

近日,江阴以一场高规格推进“科创江阴”暨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建设大会,吹响了新一年“科创江阴”建设的嘹亮号角,这也是江阴连续三年以科创江阴建设为主题召开高规格大会。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这些热词在大会期间高频出现,汇聚成一个发展最强音: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

这场大会上,江阴明确,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关键之举。江阴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将全方位做好创新“保驾护航”工作,优化政策生态、金融赋能、服务质效,奋力打造创新蓝海、创业热土。将重点围绕“一湾一谷一区一港”建设,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产业园”孵化培育体系,紧盯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构建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撑、重点实验室为核心、技术创新中心为骨干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在产业布局上主动‘逐新’、大力支持企业和实体‘向新’、聚合资源集中力量‘育新’。”上周,惠山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亮出了惠山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目标:到2025年,实现“产业集群规模总量2800亿元,新增国家高企300家,新建科创载体300万平方米”;到2030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全市领先、省内示范;到2035年,建成先进、开放、安全、竞争力强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型工业化强区。惠山区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打造“全国智造区”“华东科创谷”的年度工作要点等文件现场发布,总体构成了一张有重点有落点的“施工图”。

为实现此目标,惠山区把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放在首位。持续提升创新型企业“3+2”培育体系效能,加快洗砚湖生态科技城、长安创新未来城等科技新城建设,深化新型研发机构、科创载体、科创飞地建设,放大“惠·鹏飞”英才计划品牌效应,吸引更多院士、高层次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深化产教融合,鼓励校企“订单式”培养人才。

牵手跨区域合作,集聚创新要素

培育新质生产力,落点在具体产业,动能在于科技支撑、人才水平等关键要素。近期,全市各地积极探索挖掘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资源要素。本月中旬,锡山代表团在香港、澳门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旨在打造跨区域全方位合作桥头堡。举办一场青年企业家交流会,走访3所高校、4家社团协会、3个投资机构、5家企业,签约6个投资及合作项目,揭牌授牌3个合作平台……锡山在大湾区架设“连心桥”、牵手“合伙人”的动作密集,全力推进“双湾”创新资源互联互通。

未来,锡山区计划与香港大学合作共建无锡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聚焦人形机器人、微纳米加工与制造机器人、生物医药微纳米机器人等方面,搭建产学研 “桥梁”。无锡锡山海外高校联络站(澳门大学)正式成立,将推动南京大学锡山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与澳门大学在合成生物和精准医疗等领域、无锡学院与澳门大学在人才联合培养方面达成一批合作事项。

人才也是各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一大关注点。锡山代表团走进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澳门大学等高校和社团,积极对接优质科教资源,希望能将港澳高校的科教优势与锡山产业优势结合起来,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锡山转移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积蓄更多优势。

“企业人才深蓝池”项目在无锡经开区实施一年以来,最近又推出了平台优化政策。经开区绘制出人才需求地图、产业地图,制定紧缺型人才目录清单,整合建立“人才现状库”“人才需求库”“人才政策库”三大数据库。同时,强化海归小镇27项政策和20亿元专项基金的运用,建强海外引才工作站等国际化载体平台,加快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落地,太湖湾科创带“国际人才社区”产城融合样板正在崛起。未来,经开区将借助海归小镇、澳门无锡国际创新创业中心等平台,放大对海内外人才的“虹吸”效应,围绕产业发展需要,集成式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兴产业的科技型领军人才和优质研发团队。

培育未来产业,发力“人工智能+”

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的“资源池”,无锡各地结合自身优势发展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源等未来产业。面向未来,不少地方都聚焦了“人工智能+”。去年,该市推出《无锡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3-2025)》,强调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这个春天,人工智能技术已在无锡各地落地开花。

本周,宜兴市智能算力中心项目签约落户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引入武汉大学中安科人工智能研究院,围绕算力中心搭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建设辐射长三角的新型绿色智能算力中心。智慧城市行业模型、无锡移动算网协同平台、九天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多个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宜兴将依托智能算力中心,扶持和孵化相关产业,逐步建立区域性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智算中心作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其建设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近日,燧原科技华东总部暨国产高端智算中心签约落户无锡高新区,燧原科技将联合其生态圈合作伙伴同无锡高新区共建智算中心,针对政府、企业以及研究机构对人工智能算力的需求,构建新一代人工智能算力平台。中心以生物医药应用为核心,拓宽至智慧城市、机器人、智能制造、AIGC大模型等场景,打造无锡高新区AI创新生态基地。

去年落地滨湖区的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智能产业创新中心项目最近也有了新进展。上周,滨湖区在智能产业创新中心项目推进会上再次承诺服务保障,要让科学家安心科研、创业“幼苗”茁壮成长。未来,滨湖还将充分发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这一高能级平台的牵引作用,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人工智能先进技术与滨湖产业特质紧密融合,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正如首届无锡国际人工智能算法大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说的那样:“希望这些优秀的算法开发者们,可以看到无锡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决心。”越来越多“人工智能+”产业项目瞩目无锡,在这一新赛道上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朱冬娅)

标签:
责编:戴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