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云:“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也是充满生命内涵的节气。随着雨水的到来,绿了烟柳、青了山峰,神州大地草木萌动,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放眼江苏,广大农户、农技工作者、农资服务专员齐聚田间地头,查验苗情、推广农技、备足农资、增添数字化、智能化设施,一幅万象“耕”新、人勤春来早的画卷徐徐展开。
万象“耕”新,深耕“标准农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强调“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饭从粮来,粮从地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近年来,江苏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粮食产能的首要目标,2023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20万亩、改造提升207万亩。以盐城市建湖县为例,曾经散落在田间河边的农舍不见踪影,放眼望去,田成片、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一排排新栽的绿化树木围护着农田。这样的景象在南通、在镇江、宿迁,在江苏的许多地方随处可见,一望无际的麦田上,春风里轰隆隆的机器勾勒出人们心中的陌上新风景,奏响春耕曲。
万象“耕”新,赋能“科技种田”。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江苏气象最新预报:2月19日至21日,有强冷空气影响江苏,全省大部分地区48小时最低气温降幅6~10℃,局部可达11~12℃。雨雪降温大风天气又将登场,“科技种田”能够最大限度减轻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和损失,确保春耕生产开好局起好步。田间有“耳目”、云端有“大脑”,地里有“医生”……江苏着力提升农业科技与装备全链条发展水平,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江苏的沃野田畴光景一新,数字技术让农民“慧”耕“慧”种,成就了别样“春耕图”。
万象“耕”新,开垦“无形良田”。春节假期期间,有些家庭可能会选择在家精心烹饪一番,有些家庭图热闹,会携家带口去饭店吃。不管在哪儿吃,一定是各类美食轮番上场的盛宴,但酒终人散之时,它们几乎成了“剩宴”。有调查研究显示,每年我国蔬菜、水果、水产品、粮食、肉类、奶类、蛋类七大类食物按重量加权平均损耗和浪费率合计22.7%。若能减少一半损耗,可每年节约2.3亿吨食物,满足1.9亿人1年的营养需求。节粮减损建设“无形良田”,消费端的浪费不容小觑。“豪宴”炫富、“吃播”浪费不可取,我们每个人都应敬畏“汗滴禾下土”的不易,让节粮爱粮成为自觉行动。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雨水已至,万象“耕”新。让我们在这和风细雨、百草回芽的“春天”,迎着新时代和煦温暖的“春风”,乘“春雨”之便,铆足干劲抓好春耕春播各项工作,田间地头“人勤春早”的忙碌身影,定能转化为“麦穗飘香”的丰收图景,不负春日好时光。(文/戴晨晨 图/陈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