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9日,以“振翅领航·智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江苏省“头雁”结业交流系列活动在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成功举办,全省400名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经过一年的系统培育顺利结业,即将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接续航程、展翅高飞。
9日上午,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内外人头攒动、气氛热烈,结业成果交流与汇报会如期开展。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二级调研员夏小江,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源超,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侯喜林等领导和老师与“头雁”学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王源超代表学校首先致辞。他强调了南京农业大学作为江苏“头雁”培育单位所担负的使命与责任,回顾了学校在“头雁”项目启动以来,通过构建完善的培育体系、配强指导教师、统筹资源平台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对学员们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肯定和祝贺,并对大家未来的发展寄予了殷切期望和美好祝愿。
代表五个产业方向的五位“头雁”学员分享了他们的学习收获、创业经历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沭阳汇丰家庭农场徐福胜作为优质粮油方向代表,介绍了他在智能农机配置、物联网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南京市私享时光家庭农场李海勇则分享了果蔬产业科技赋能、深化联农带农的成功经验;昆山沁浩枫水产有限公司许玉凤向大家展示了水产养殖领域引入物联网技术、建立养殖大数据平台的实践成果;南京陈桥食品有限公司陈永乔分享了传统食品行业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塑造实现转型升级的过程;南京极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胡媛媛与大家探讨了农旅融合领域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乡村产业共同体的创新实践。五位学员的学习成果汇报充分体现了江苏“头雁”在各自领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成就,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侯喜林教授作为“头雁”导师代表进行了点评发言。他对学员们的快速成长和蜕变表示热烈祝贺,高度赞扬江苏“头雁”在乡村振兴事业中所展现出的实干担当和开拓创新精神。侯教授表示,精准定位、贴合需求、专家赋能、实战体验、持续孵化等要素在项目实施中得到充分运用和落实,才能实现江苏“头雁”高质量培育的目标。同时,他也寄语全体“头雁”要继续学习、勇于实践、敢于担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蓄积前进的力量,不断创造新的成绩。
大会宣读了对60位优秀学员进行表彰的决定,并举行了结业证书和铜牌颁发仪式。这不仅是对学员们长期以来努力学习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继续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激励和鞭策。学员们纷纷表示,将珍惜这份荣誉,继续发扬拼搏进取精神,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夏小江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江苏作为农业大省、经济强省,始终将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先手棋”。他回顾了一年来“头雁”项目在聚焦五大农业产业集群、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培育体系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对学员们所展现出的创新活力和带动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他也对全体“头雁”提出了三点殷切希望,鼓励大家争做乡村振兴的“领航者”、勇当创新发展的“排头兵”、甘为乡土情怀的“践行者”。
在结业交流活动的科技赋能环节。南京农业大学进行了科技成果发布及对接,社会合作处副处长严瑾向学员们展示了近年来在农业科技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并介绍了这些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这一环节不仅为学员们提供了了解最新农业科技动态的平台,也为他们将这些科技成果应用到自己的产业中去提供了有力支持。
最后,南京大学于笑丰教授带来了《AI技术驱动下的农业创新与转型》的专题分享。于教授从AI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农业产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和讲解。这一分享让学员们对AI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为他们探索农业创新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贯穿结业交流全程的还有“苏雁甄选”特色农产品展示等系列活动,有30多位头雁现场展示了自己的优质特色农副产品。随着结业交流系列活动圆满落幕,第二届江苏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暂时画上了句号。结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全体“头雁”学员将带着所学所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成为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领头雁。他们纷纷表示,今后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大展拳脚、大有作为。
(南京农业大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