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创新链、生态链环环相扣,江苏常州以“链”为名,与世界共赢
2023-12-28 20:31:00  来源:中国常州网  
1
听新闻

美国客户线上下单,常州企业接单后,从300家本地合作供应商中寻找合适厂商,共同设计生产后,由专门的物流运送到企业在美国的自有仓库,随后配送至客户手中,而促成此次交易的则是来自广东的运营人才。这是一款常州产LED定制车灯,与海外客户“双向奔赴”的旅程,从生产设计到物流服务,环环相扣,在常州与世界之间,形成了一条看不见的“链”。

常州近年来坚持“链”式发展,除了打造28条重点产业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人才链”“创新链”“生态链”“物流链”环环相扣,让世界“链”上常州正逐渐成为现实。

人与城之“链”

引“长三角”活水绽放“创新”之花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之城”常州与生俱来便拥有着“爱才”的基因,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一员,常州自然不会错过这个近水楼台的人才宝库。

长三角是中国人才集聚的高地,在长三角一体化的“一张网”下,常州力求打造一条高质量“人才链”,在此背景下,沪常人才合作闪亮登场。今年2月,2023年“龙城英才计划”上海邀请赛正式揭幕,活动中,20个“龙城英才计划”项目现场签约,常州和常州经开区“引才工作站”相继成立,复旦大学等10余所上海高校成为常州“引才大使”,在上海与常州市政府的牵线搭桥下,2506位人才与常州50家新能源企业“喜结良缘”,常州-上海“人才链”蔚然成型。

让长三角人才“链”上自己,常州可谓诚意满满,“龙城英才计划”为青年人才提供生活居住双资助,10万套人才公寓3年“免费”入住,“一站式服务”“15分钟服务圈”让人才创业生活两不误,文化街区、艺术周“潮”味儿十足,音乐节、青年夜市唱响“青春留常”,常州既有“90后落户三天收到15万”的诚心诚意,也有用“文化+青春”让人才“一见钟情”的真情实意。

服务人才更要成就人才,要将人才深度融入到常州产业链之中,为此,常州积极运用长三角区位优势,与各大高校合作,为人才搭建平台,为让人才在常州“安居”更“乐业”。

10月,由南京师范大学与常州高新区管委会合作共建的“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举行了开园仪式。仪式上,总投资9.5亿元的20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一批南师大研究院科技人才项目成功被引进常州,南师大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还将在此搭建孵化平台,为生物高层次人才提供综合性、集成性、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力求为来常人才打造出一条“创意-科研-创业-产业”的发展链条。

“吸引我的除了这座城市充满人情味的舒适生活,还有这里创业的高效高质”,正如不久前刚将整个团队从南通搬进常州漫柏未来人才社区的李飞所说,从联合上海、温州发起成立长三角高水平特色地方高校创新联盟,到举办长三角百校百企人才交流洽谈会,从依托沪常产学研合作搭建长三角产学研合作联盟,到建设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常州正努力借力长三角一体化,实现城市与人才相互成就的双向奔赴,让人才“链”上常州。

产与绿之“链”

滚滚“长江”水中探寻“生态”密码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自云南到上海,浩瀚江水如同一条翡翠“链”,将11个省市紧密相连,构成了横贯中国的“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主题色是“绿色”,作为长江东方入海口的工业明星城市,常州正积极作为,让绿水青山“链”上常州,共同孕育出一条全新的未来产业链。

同在长江“链”上,合作是最有效的方式。2021年10月,江苏常州溧阳市、安徽宣城郎溪县和广德市,签订了《溧阳市—郎溪县—广德市跨界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工作制度》,在联治框架下,两省三地携手向绿水青山发起猛烈“追求”。

为保护天目湖水质,溧阳和郎溪退养青虾养殖塘达到2880亩,清退的青虾,则通过联合生态补偿机制,被溧阳生态产品交易市场集中收购。这是溧阳对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的最新探索,在这套机制下,水质净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文化旅游都被作为生态服务产品纳入市场,通过一套科学的生态容量评价体系,依托大数据详细测算各个区域的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并基于当地生态环境治理成本及文旅溢价评估,制定不同分区生态产品交易基准价格。

生态环境的提升带来生态服务价值的提升,依托生态资源提供服务的经营者,同时也成为了生态治理的践行者,而购买服务的消费者付出的金钱成为生态保护的资金。生态治理与资本市场的联系被打通,一条“生态价值转化产业链”跃然而出。

在溧阳探索生态价值的同时,作为常州唯一与长江“亲密接触”的新北区,则经历了从“化工围江”到“生态经济双赢”的蝶变,而帮助新北区“破茧”的,便是“数智化”产业链条。

2023年1-9月,新北区规上工业产值为2755.6亿元,而这之中,“两特三新一智能”六大产业贡献了2209.7亿元,占比超过80%,这得益于近年来新北区以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决策。一边是抢抓新能源风口,以比亚迪和天合光能等新能源龙头企业为核心,将其产业链上的上游关键企业引进到新北,努力构建出一个拥有完整产业链条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另一边则凭借人才优势,引进高科技企业,打造以创新为基础的科技产业集群,今年1-9月,新北区新引入科技企业78家,至此,为新北区贡献科创力量的企业已达到20657家。

有了这样的底气,新北区能坚定地追求绿色长江。截至今年11月,新北区沿江1公里范围内低质低效化工生产企业“清零”,实现复绿300余亩,长江常州段生态岸线建成比例达到了80.6%,居全省第一;建成各类公园绿地102个,总面积达1687公顷,绿化覆盖率近40%;8个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100%,优Ⅱ比例75%,三条主要通江河道入江断面水质均达Ⅲ类。一江碧水畔,常州正与长江凭绿色经济紧密相连,谱写出一曲人水和谐高质量发展的“链”曲。

海与陆之“链”

前往“世界”寻觅“发展”先机

两轴链接、十字交汇,在长三角这个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是哪座城市拥有着这样的独特区位优势?答案是常州。

发展开放型经济,让常州能与世界相“链”,让常州企业的产品能够更快捷的发往世界各地,就必须回答好“国际物流通道在哪里?”这个关键之问,而常州给出的答案是“海陆双拼、多式联运”。

近期,常州物流交通建设上成果颇丰:成功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凌家塘成为长三角首屈一指的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溧高高速、常宜高速、苏锡常南部高速和溧宁高速等高速公路先后建成;沪宁沿江高铁通车;溧阳港建成投用;奔牛机场正不断拓展货运航线网络,打造“华东地区重要区域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常州已然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重要交通物流枢纽。

“陆”路通,让常州能够通过便捷的陆路运输,与周边的各大港口相“链”。2019年,常州成立宇常通多式联运公司,组织常州集装箱通过铁路发送至上海芦潮港,常州通向大海的重要举措——“海铁联运”正式亮相,2021年,常州至上海港的海铁班列发运36880标箱,而到了2023年1-10月,常州至上海发送集装箱已达到49914标箱,其中新能源整车班列达到每周两列,到今年10月,已有15477辆来自常州的新能源整车通过“海铁联运”漂洋过海,销售至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印度等地。

作为长三角城市,常州水系发达,拥有得天独厚的物流优势。日前,搭载72箱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驳船从常州金坛港起航,经水路至苏州港进行集并,再运至上海洋山港口岸出境,这是常州近期尝试开辟“水水联运”的一次成功尝试,据计算,在这次运输中,货物以金坛港作为起运港,经内贸水路中转发运至洋山港,一次性减少物流成本约25万元。同时,常州唯一的港口录安洲码头也在近期取得了危险货物作业相关资质,这使常州的工业产品,尤其是新能源产品,能够直接通过录安洲码头,从水路运往上海港,相比陆路节省了大量物流和时间成本。

以多式联运为基础,以供应链协同平台为牵引,紧抓“水”“陆”两条链,常州正跨过大海与世界紧密相“链”。

(时晟昊)

标签:
责编:路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