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如何创新探索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9月23日,“文化+科技”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论坛亮相2023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本次论坛以“数智赋能:文化走出去”为主题贡献了一场思想的盛宴。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文化及科技领域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数字媒体、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理念、应用与实践案例,在互相交流中相互启发,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新路径和新动力。
作为论坛承办单位,南京市文投集团副总经理闻一武在论坛上致开场辞。他表示,近年来,围绕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南京市文投集团承办了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进行文化“走出去”南京探索。围绕“世界文学之都”等南京文化主题,连续8届举办中国南京周,走进米兰、伦敦、纽约、巴黎等世界知名城市,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文明交流。“这些活动中,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坚定我们持续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让传统文化‘上云用数赋智落地’、焕发新光彩的决心。”今年,南京城市文化数字化建设最新成果——文都大脑在融交会上发布。闻一武表示,希望能与各界一起,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与世界共享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
论坛主旨演讲环节,五位国内知名学者、业内资深专家相继走上讲坛,他们各抒己见,围绕论坛主题展开讨论,发表独到见解、凝聚智慧力量、激荡思想火花。
AGI时代,如何拥抱跨文化传播新生态
当前,通用人工智能(AGI)正在迅速袭来,呈现出“颠覆式”创新变革,不仅改变了传媒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跨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效果。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喻国明以“AGI时代跨文化传播的新生态”为主题作分享。“AGI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基础设施。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重要改变?”对此,喻国明发表了个人看法。他说,其实AGI本质上不是对人类智能的碾压和替代,而是对人类智能的一种致敬。
“AGI时代的传播新生态,需要我们换轨道、换场景、换引擎和换平台。”喻国明教授发出呼吁,我们要积极适应AGI时代的传播新生态、社会深度媒介化,重视生成式AI的潜力,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传媒时代。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喻国明也真诚送上寄语:“媒介共生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连接彼此的平台,促使文化走出去的方式手段更加丰富、活跃、有生命力。南京的特色文化资源深厚,期待南京出现更多的文化‘爆款’,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沟通文明。”
数字赋能,讲好“城市客厅里的文明对话”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客厅。许多人了解一座城市,往往是从一座博物馆开始的。比如,很多人来到南京,都会来到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去看看。”现场,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白杰以“城市客厅里的文明对话”为主题作分享。他指出,数字时代,以博物馆为“媒”,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展示城市文化气质,推动更多中华文化故事走向世界。“数字方式提供了便利,加强了沟通,两座城市博物馆可以链接两个城市的市民。”白杰举例说,首都博物馆曾经与波兰弗罗茨瓦夫国立博物馆在展览交流中,结下了两国市民交流的佳话。
近年来,首都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总馆共同主办的“1420:从南京到北京”展览,汇集了北京、南京的文物,吸引了很多市民观展。白杰表示,数字时代也为讲好文物故事提供了机会,通过越来越多的“双城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更容易地感知和理解背后的故事、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再造”古都,从“城市记忆”遇上“当代科技”
科技赋予无限可能,但是如何复原一座古城?近年来,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感知与意识研究中心主任唐克扬采用新的思路,描画古城的模样,也由此提醒大家如何向世界更生动地讲述中国古都故事。“对于很多历史悠久的古都来说,图像已经成了一切,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旧城市的影像。实际上,除了文字和图像,我们存有的触摸历史的维度就是空间本身。”唐克扬表示。
但是,当代人如何才能确认,古人是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在生活?“我们不仅仅需要复原当时的画像,更重要的是复原当时的古人在怎样的场景中去感知这样的空间。”唐克扬指出,我们不仅需要复原出当时的历史场景,更要复原当代人理解过去的语境,“复原”出历史空间跟如今的关联,也就是让当代人要能“穿越”回过去。“这种‘复原’,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从今天回访过去,我们可以获得与我们祖先不同的智慧。”
点亮创意:人工智能“激活”传统文化基因
人工智能如何与数字人文相互交汇,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文化传播方式?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副院长、光启集团联合创始人季春霖从技术方面做了一系列分享。他说,“当前,人工智能在很多领域已经超过了人类的基本识别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在创意交互、智能索引、知识发现、辅助设计等广泛的场景,可以提升文化数字体验、拓宽人文研究视野、赋能数字文化传播,促进我们在更广阔范围内与世界的文化交流。”
凤纹、荷花、蝴蝶、牡丹……这些传统纹案元素,与人工智能可以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我们通过自主构建的传统纹案数据集,可以将来自全球几十家博物馆的信息整合提炼。提取这些要素,我们可以形成一个文化基因的库,并可以研究它的历史变迁。”未来,高质量大型藏品数据集的构建、AIGC图像生成技术、大语言模型等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有着很大的研究与想象空间,我们激活中华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的手段也将更加丰富多样。
数字化沉浸,助推城市IP国际传播
数字化沉浸体验已成为城市文化和品牌传播的新趋势,怎样利用艺术+科技为南京的文化传播赋能?中国广告协会国际传播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达领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CEO 杨森发表了独到见解。从荷兰来到中国已经14年,他说,自己见证着数字化沉浸体验助推城市IP国际传播,也在思考其中的核心理念。现在许多人都提到元宇宙,但是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总之,我们认为,有效的沉浸体验,首先需要触动受众。”
技术如何助推南京城市IP的国际传播?杨森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与思考。“我们可以利用AR和VR技术制作国际版传播媒介,让南京的丰富文物藏品与全球观众实现互动。我们还可以打造‘南京AI艺术灯光节’,在南京城墙用投影艺术作品,以国际语言讲好古老的南京历史文化。”
圆桌对话:“文化+科技”如何在国际新格局下讲好中国故事
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喻国明、季春霖、杨森与首都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靓、江苏省公共关系协会常务理事秘书长王俊共同展开了思想的碰撞。围绕“文化+科技”如何在国际新格局下讲好中国故事,他们纷纷展开探讨,呈现出更多犀利见解。大家一致表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将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感知中国、与中国互动。
“文化是内核、科技是手段。”张靓以最近火遍全网的《逃出大英博物馆》和实现亚运与古画元素趣味碰撞的《丹青游》视频举例,称这两个故事值得借鉴之处,都是利用科技手段,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了更广阔人群。王俊提出,我们要更多关注“人文经济学”,南京可以更好地与文化、地理经济相结合,打开传播途径、利用新手段,结合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更多创新应用场景。杨森进一步说,科技作为工具我们有很多用法,当前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化沉浸式体验,将中国文化翻译成外国人更容易接受的体验。季春霖表示,人文领域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利用生成模型给出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创意,更大程度地激活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圆桌对话的最后,喻国明教授予以精彩总结:“新技术或者新现象的出现,是我们走向新未来的准备。今天的人们,更多需要多模态、体验式的传播过程,我们要迎接新平台、开拓新路径,让媒介传播更好地发挥时代价值。”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