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一座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规模达到1200万的城市,城市治理和安全风险防范,一直是城市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9月5日上午,南京市召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专题四“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第二场“提升城市安全韧性”专场新闻发布会。南京市大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市城市数字治理中心主任翁晓泳介绍,近年来,南京积极探索特大城市“智”治之路,以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方向,持续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南京城。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逐步完善工作机制
去年,南京成立了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南京市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目前,江北新区和11个区区级城市数字治理中心已全部批设并实体化运行,工作体系正继续向街镇延伸。同时,南京出台了一系列配套工作文件,其中,今年1月以政府令形式颁布了《南京市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暂行办法》,从顶层设计层面对“一网统管”工作中政府职责、技术平台、运行机制、指挥调度、事件应对、数据共享、场景建设等事项进行了明确和规范,着力打造“市区街镇”上下贯通、快速反应、一体联动的治理体系。该《办法》已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
加快打造数字底座
一方面,南京加快升级新一代政务云,新增5000台标准规格云主机计算资源,完善全市一体化、智能化应用组件库,新一代政务云承载了1200多个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已基本具备大数据治理分析、视频汇聚、人工智能、区块链服务等通用服务能力,为各部门“一网统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后台支撑服务。
另一方面,依托南京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市政务数据开放平台,向49个市级部门和12个板块提供数据服务,支撑包括智慧人社、不动产登记、阳光惠民监管等在内的160多项重点应用。
同时,不断加强市区两级城运平台建设,围绕城市人口、城市交通、经济运行、城市保障、城市舆情等实时动态监测需求,扩展“城市体征”功能模块,持续完善综合指挥调度、资源力量协同、事件闭环处置等技术支撑体系。目前,市级城运中心已实现与12个板块城运中心在部分场景的联动指挥调度。
统筹推进重大场景建设
南京市大数据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搭建了基于多维度大数据和实时感知的防汛、消防等专题,依托城运平台开展常态化分析研判和指挥调度演练,持续提升市区两级城运中心实战化运行能力。
支持智慧水务、智慧城管等业务系统迭代升级,提升城市日常数字化管理能力;推进科技强警建设,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加快生态环境智慧应用平台建设,统筹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城市安全风险综合分析系统、消防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等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积极开展隧道积水积冰预警处置、电动车集中充电车棚火灾防控、消防烟道阻火灭火、火灾高危单位消防水系统远程监测等城市鸿蒙应用场景方案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提升城市整体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下一步,将结合南京实际,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城市数字治理。
强化纵向贯通体系建设
今年7月,南京市大数据管理局联合南京市委编办正式印发《关于加强街镇数字治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市区街三级城运中心运行体系。将以此为基础形成工作合力,完善与各专项指挥中心和各板块的视频会议、融合通信系统建设,全面梳理并接入事件处置资源,围绕保障重大事件指挥调度预设演练场景,按需实时动态构建指挥体系,提升重大事件指挥调度保障能力。
提升共性技术支撑能力
结合新出台的《政务云管理办法》,从数字基础设施层面进一步提升市、区政务云统筹建设、管理和使用效率,打通底层技术瓶颈制约。
突出新技术应用,加强信创产品、云原生技术推广应用,建设“城市之眼”感知融合平台,开展视觉数据结构化及智能示范应用,持续对“一网统管”综合平台进行迭代升级,进一步提升数字技术支撑能力,满足平、战场景下的城市体征监测预警及应急指挥调度需求。
推动城市共建共治共享
积极探索引导民众、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治理的新途径、新形式,依托“随手拍”一网共治能力平台,鼓励市民通过“随手拍”提交各类问题、现象、建议及诉求,积极参与城市治理。用好去年举办的城市数字化轻应用大赛成果,加快轻应用开发中心运行,广聚城市治理“合伙人”,引导企业参与设计解决城市问题的数字化方案,将企业力量引入城市数字治理体系,吸引数字产业生态集聚。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