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无锡,清明桥历史文化街区灯火璀璨,人们徜徉其间充分感受城市的魅力与活力;文化场馆里接连上演音乐会,带给市民艺术享受;无锡交响乐团正式启动,为无锡“量身定制”的交响乐《无锡序曲》正在创作;第五届江苏民营文化企业30强名单公示,无锡市6家企业入选,数量上创历史纪录……
加快推动无锡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批文旅项目加速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城市文化活力被进一步激活。无锡正以文化塑造城市发展新内涵,激活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保护利用,让更多文物“活起来”
8月初的无锡,热浪袭人。比天气更热的,是游客游览锡城博物馆的热情。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少先队员游学团飞越4000多公里来到无锡,走进无锡博物院,漫步古运河畔,参观西漳蚕桑展览馆,孩子们观赏文物,了解无锡变迁史。无锡文物家底丰厚,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拥有市级以上文保单位400多处,文物保护利用成效凸显,实现了以文物单位保护向文化空间、文化环境保护转变,以全面的城市改造向精致的城市更新转变,以后期文物抢救向前期参与机制转变,守牢了文化之根,筑牢了文化之魂。
今年以来,该市深入实施无锡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发挥考古实验室和“探源科考舱”优势,考古发掘上连续取得新突破:宜兴丁埂遗址考古发掘获江苏田野考古十大优秀项目,该遗址是太湖西岸首次发现的滨湖濒水型良渚文化规模聚落遗址,在这里出土了5000年前良渚文化虎纹石钺;无锡马鞍遗址发现了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墓群,为无锡拥有7000年人类生活史增添了新实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东基地内,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的一场“开启6000年盲盒”的直播考古活动引发全网关注,多学科专家现场解密,为公众科普马家浜文化。
无锡也在持续探索新表达、新模式,不断拓宽“让文物活起来”的路径,把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民生改善、旅游开发结合起来。钱锺书故居内打造出“锺书客厅”,吸引着人们前来探寻“文化昆仑”的书香人生;文渊坊改造后,打造了非遗文创研发中心和紫砂艺术传承基地,这里的小剧场演出一座难求;省保单位无锡县学旧址(戟门)修复后作为无锡国专纪念馆免费开放,成为无锡文化新地标……无锡市全面启动的“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深入挖掘蕴含在古建老宅中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沉睡的历史”焕发新生,延续了江南文脉,擦亮了城市名片。
升级场馆,让城市空间“有温度”
今年4月,无锡美术馆、无锡市文化艺术中心、无锡交响音乐厅三个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正式开建,锡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步入了新阶段。市委宣传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三大项目建成后将极大优化城市文化设施布局、补齐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彰显城市软实力,持续涵养城市高品质生活和城市文化气质,更大程度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在同期召开的全市文化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无锡市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系列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提出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等专项行动,并且要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赋能工程,推进线上剧场、舞台、展厅建设,打造公共文化资源库群,丰富数字化供给。
从载体建设到政策推出,无锡通过升级场馆服务、丰富场馆活动,全力推进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8月5日晚,“给电影人的情书”经典电影原声弦乐四重奏音乐会在无锡市图书馆一楼阅见美好文化空间唯美上演,无锡洛可可乐团演奏了十余部经典电影的主题音乐。“第一次在图书馆听音乐会,非同凡响。”“跟在剧场里看演出完全不同,有种治愈的感觉。”音乐会后,读者们分享了观演感受。锡图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馆致力于探索“阅读+”的全新阅读推广方式,正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机制,延伸服务范围,努力为公众带来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
眼下正值第四届无锡文化场馆月,各场馆深挖本馆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加强彼此联动,坚持共建共享,吸引着市民游客主动走进其中。记者了解到,目前,东林书院的“东林拾忆”小剧场、文渊坊的“文笑雅堂”小剧场,以及锡剧艺术中心等公共文化空间将持续进行设施的“微更新”“微改造”。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场馆也在通过共享活动空间、迭代活动内容、以科技赋能等手段,不断提升无锡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和效能。
创新创造,让无锡故事“传得开”
今年5月,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第二届)闭幕式及颁奖典礼在南京揭晓了“优秀剧目奖”等五大奖项,由无锡市锡剧院创作演出的小剧场锡剧《红豆》将五大奖项收入囊中。同月,无锡市锡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锡剧“梅派”第三代传人蔡瑜荣获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配角奖。蔡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爱上锡剧,锡剧院也将创排更多展现时代、展现文化传承的精品。
半年来,无锡文艺创作精品迭出,用艺术语言讲好“人杰地灵无锡故事”。今年以来,继无锡市歌舞剧院(江苏民族舞剧院)创作的舞蹈《能不忆江南》荣获第二届长三角专业舞蹈展演优秀表演奖(最高奖)和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提名奖后,近日,《能不忆江南》又和无锡原创舞剧《10909》双双入围了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全省共入围三部,无锡独占其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让无锡故事“走得出去”“传播开来”,是无锡文艺界努力的方向。今年6月,在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举行的无锡交响乐团启动仪式上,无锡交响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林大叶直言,希望带领无锡交响乐团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江南文化,讲好无锡故事。不久前结束的第十三届江苏书展上,无锡元素频频闪现:无锡作家高仲泰、夏坚勇携新作亮相书展;宜兴市档案史志馆馆长蒋宁鹏编写的《宜兴茶业》举行新书发布会,为读者讲述1949—2000年宜兴茶业的发展历程;梁溪区档案史志馆组织编写的《丽藻新葩》举行新书推荐会,为读者展现无锡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缩影。
文化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当前,无锡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聚焦文化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今年上半年,《无锡市“百匠千品”非遗传承创新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太湖人才计划”宣传文化人才引育实施办法》等文件出台,力求在引进、培养、留住、用好文化、非遗人才上全面发力。“高端文化人才的加盟,必将促进无锡文艺精品创作水平的提升和高品质文化产品的供给。”无锡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该局将以实施办法的出台为契机,积极构建科学均衡的文化人才梯队、引进高层次文化专业人才。(张月、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