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激励江苏文化工作者接续创新创造
2023-06-12 20:14:00  来源:交汇点  
1
听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激励江苏文化工作者接续创新创造 ——

与时偕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出时代强音。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全省文化工作者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高屋建瓴、激荡人心。全省文化工作者将以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自信,民族主体的精神觉悟

担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对此,南京市社科联主席、党组书记,南京市社科院院长、研究员曹劲松深有感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基础之上,作为支撑中华文明发展内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牢固持久的文化价值浸润,将马克思主义指引的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价值信守熔铸于社会主体的精神追求,在理念契合中相互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实现了中华民族在传承自身文化价值过程中不断吸收先进思想的精神觉悟。”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精辟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五大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对此,我们如何理解与践行?就以讲好‘南京故事’来说,‘五大特性’就具有广泛、深刻、到位的指导意义。”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文明、涵养自信的根脉。南京突出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南京所承载和见证的中华文明,值得我们亲近、研究、理解、践行,成为文化自信的深厚源泉。”

五千年中华文明为我们积淀下深厚的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根基。“西方国家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大工业形成属于他们的现代文明,而我们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所开创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精神特质,尤其是在处理与其他文明的关系时,‘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深刻回答了文明共生共进的重要命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何畏说,这既是我们恪守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具体表现, 又是我们不断致力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美好追求。

开放包容,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担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省社科院副院长、区域现代化研究院院长李扬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论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新的文明内涵,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文明观”。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照搬西方国家发展模式,而是“两个结合”“走自己的路”。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李扬表示,“我们要科学精准地锁定三大任务要求,即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真正让新时代新文化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魅力与实践伟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看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既是时间的,是此前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也是世界的,是与世界文明的融合互鉴;更是中国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汪政表示,“我们要以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从构建中国文艺新经典、新传统的角度,从对世界文艺作出中国贡献的高度,认识到我们的文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意义与作用。这需要文艺家们有更宽阔的胸怀、更深刻的思想、更富表现力的美学境界。”

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系教授周嘉昕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这一重要论断,既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发展和创新,必将进一步推动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守正创新,不忘本来开辟未来

担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溯源深沉历史,开启长远未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省文旅厅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拾峰表示,“我们将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推动江苏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不忘本来、开辟未来,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江苏文脉悠长、文化繁荣,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地之一。拾峰说,“我们将坚持保护第一,以敬畏之心、珍爱之情、负责之举推进系统保护、整体保护,完善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前置制度,实施好大运河长江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以真实完整的文物资源更好维护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切实扛起以物证史、以史增信的使命任务,深入推进实施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提炼展示江苏地域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全力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一批承载中华文化、深受大众青睐的文物新展览、文博新节目、文创新产品,让文物和文化遗产穿越时空、融入当下,增强人民群众的志气、骨气、底气。”

写意、寄情、载道,“吴门画派”是江苏传统文化艺术的一面旗帜。当今的文艺工作者如何更好传承“吴门画派”珍贵的诗性与写意精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周矩敏表示,时移世易,我们要充分利用科技带来的便利,把作品视觉空间打开、让题材更趋多样化,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要求的写意画作品。“吴地历来有尚文传统,前辈画家们于水墨中挟带巨大的文化信息、刻下深厚的文明烙印,所谓‘字画如人’。当代‘新吴门画派’既要笔墨随时代,也要汲古润今。回头看吴门传统文化的精髓,身处吴地,就必须充分利用这块肥沃的文化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未来的舞台艺术创作精准领航。”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罗周说,纵观中国戏剧的发展史,正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表演程式与审美追求不断传承、发展、革新的历史。“新时代以来,江苏省昆剧院《当年梅郎》《眷江城》《瞿秋白》三部原创大戏的成功实践,开拓了昆曲现代戏乃至现实题材创作之路;《蝴蝶梦》《世说新语》《唐才子传》等作品的创作,又为古典题材注入时代活力、激荡当下共鸣,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艺术高峰永无止境,攀登路上,我们永无怯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星欣 冯圆芳

标签:
责编:戴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