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儿童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无锡市新吴区新安街道大溪港湿地公园带领儿童探秘自然“虫”趣物语,“虫”回那些年。

游昆虫世界,探物种文化。历经千百年的演变,昆虫早已凭借斑斓璀璨的色彩、精妙绝伦的构造深深扎根于国学文化中,成为了独特的艺术符号。此次活动邀请到了国学老师孙老师,向家长和儿童介绍了“囊萤映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周庄梦蝶”“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关于昆虫的国学典故,在老师的讲解下,儿童们感知到了昆虫被庄子赋予的文化意象,同时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打开了孩子们对生物多样性的探究大门。

与昆虫邂逅,探索大自然。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好奇心就该去行动。每一个昆虫在生物圈中都扮演着不同的、重要的角色,是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活动邀请了昆虫科普老师安老师,他还带了三个助教老师——“巴拉望巨扁”“战神大兜虫”和“海神大兜虫”,活体昆虫使孩子们异常兴奋,纷纷围到老师身边,听老师讲解昆虫的外形特点、生活环境等,老师耐心回答小朋友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随后小朋友们儿童跟随老师在自然中体验,边走边看,边了解昆虫的生态环境,看着各种各样的昆虫,不时发出啧啧的惊奇声,五花八门的问题从小脑袋瓜里像泉水一样“汩汩”地往外冒,在此过程中领略到了形态各异的昆虫世界的精彩故事。

走进昆虫世界,探索生命意趣。每一种物种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意义,我们应该正确去认知它们,了解它们。在在草丛中、在树林间、在灌木丛中,儿童们跟着老师掀开石头、拨开泥土,寻找昆虫。随着一声不知从哪里传出的“我抓到了”,小朋友们迅速向那个地方跑去。孩子们带上手套,拿上盒子,在公园里展开了捉虫行动,抓到鸣虫的小伙伴得意洋洋的地向其他人展示自己捕获的小精灵。随后,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给昆虫搭建产房,他们带着新鲜收获的知识,像生物学家一样思考,像助产士一样动手,用普通木头制作“朽木”,在享受亲子乐趣的同时,体验虫虫“化腐朽为神奇”的生境。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家长儿童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帮助儿童树立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美丽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