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常州:打造长三角生态中轴 谱写湿地保护新篇章
2023-02-02 18:50:00  来源:常州网  
1
听新闻

千顷长荡湖上,冬日清冽的长风拂过,水草丰茂,水鸟翩然起舞,以盎然生机迎接新春。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包括溧阳长荡湖、金坛长荡湖两处国家湿地公园,经过近年来持续不断、卓有成效的保护和修复,从面貌到功能均已实现了长足的改善。这是常州近年来保护修复湿地等成果的一个缩影。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之义。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在抵御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碳循环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也是常州重要的自然生态资源、打造长三角生态中轴的重要支撑、建设“两湖”创新区的绝佳生态基底。

近年来,常州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实施退圩退渔还湖、河流清淤、地形改造、驳岸生态化改造、湿地植物种植、堤岸生态修复等多项措施,累计修复湿地2000余公顷,打造了以长江、太湖、滆湖、长荡湖、天目湖等“一江四湖”为主体的常州水域特征,在常州加快建设长三角生态中轴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让湿地成为共建共享的绿色空间

常州河渠纵横,湖泊众多,湿地保有量达7.44万公顷,包括永久性淡水湖、永久性河流、库塘、运河/输水河、洪泛平原湿地、草本沼泽等湿地类型,约占国土面积的17%,其中自然湿地有3.38万公顷。近年来,常州围绕“美丽常州、生态中轴”建设主线,多措并举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效。

初步构建湿地保护体系

常州自2012年起,全面启动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自2014年起,全面启动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日前,全市已建成溧阳天目湖、溧阳长荡湖、金坛长荡湖等3处国家湿地公园,武进滆湖(西太湖)省级湿地公园,并先后在溧阳长荡湖、丹金溧漕河、金坛钱资湖、薛埠河、武进滆湖、太湖以及新北区的长江、大运河等地建立了23处湿地保护小区,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7.3%,初步构建了以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为主体,其他形式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

逐步提升湿地生态环境

2013年以来,全市重点对天目湖、长荡湖、滆湖、太湖、长江以及相关河流等湿地区域,通过实施退渔还湖、河流清淤、芦苇收割、地形改造、驳岸生态化改造、湿地植物种植、堤岸生态修复等多项措施,形成了四季醉美生态景观,为湿地物种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面积8公顷以下的小微湿地,常州统筹考虑,因势利导开展保护修复,营造景观,实施污水治理,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根据近年来几处国家湿地公园调查监测结果,新记录到鸟类8-13种。根据2022年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调查监测,共有维管植物128科379属553种,在多个调查样点发现环境监测指示生物EPT,其中蜉蝣15种,占全部物种总数的3.50%,蜻蜓28种,占全部物种总数的6.54%,充分说明了其水环境及底栖生境保护较好。

有序推进湿地分级管理

全面贯彻落实湿地名录管理与分级保护制度,全市5处湿地列入省级重湿地名录,分布于溧阳、金坛、武进、新北等四个辖市区,主要包括3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省级湿地公园以及滆湖、长荡湖、太湖、长江等水源涵养重要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总面积2.68万公顷,占全市湿地总量的36%左右,并按相关要求完成了勘界立标等相关工作。2022年,常州组织申报江苏溧阳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重要湿地,进一步完善全市重要湿地名录体系。

不断加强湿地文化宣传

丰富的湿地资源,孕育了常州悠久而韵味独特的湿地文化。

溧阳市2处国家湿地公园现已成为溧阳市中小学生社会劳动实践基地。2022年,全国第九届自然教育论坛在溧阳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举办,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自然教育周活动同时开展。自2021年8月以来,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举办了35场公众自然教育活动,研发出了湿地公园的自然教育课程。

扣准湿地日等重要生态宣传节点,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主流媒体多平台、多终端、矩阵化传播优势,结合户外教育、环境教育等方面,依托旅游节等,举办湿地文化体验活动,合力推动湿地文化的普及与传播。

规范开展湿地生态监测

近年来,常州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次湿地资源调查,每年组织对全市湿地保有量、自然湿地保护率、湿地修复等相关指标实施监测;组织对4处省级以上湿地公园以及省级重要湿地开展建设管理状况评估、遥感动态监测,对全市17个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各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了在线环境监测系统,同时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鸟类资源以及修复成效等监测工作,为湿地保护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

保护+修复,用心用情呵护“地球之肾”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今天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为:湿地修复。

下一步,常州将加快串联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景观点,推进水乡生态客厅组团、候鸟天堂建设,充分发挥湿地生态服务价值,为常州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一是建立、落实基于国土三调数据,按照《湿地保护法》湿地定义及管理范围的湿地保护考核体系,以保障湿地生态功能和湿地永续利用,推进湿地保护与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贯通为一体。

二是继续通过新建湿地保护小区等方式,持续增加受保护湿地面积,提高湿地保护率。“十四五”期间,常州计划每年新建至少1-2处湿地保护小区。

三是针对现有的湿地公园等保护载体进行增效提质,完善湿地保护基础设施,提升科普、科研及监测能力,提升湿地专业管理水平,推动湿地长效维护管理。

四是持续开展重要湿地区域修复治理,提升湿地生态质量,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完整性和稳定性,推进湿地碳汇增量。“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每年修复湿地1000亩以上。

五是加强对利用湿地资源的监管,严格用途管控,严格控制占用湿地的条件和范围,规范占用湿地程序。

(唐文竹 佘广美)

标签:
责编:路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