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雪后初晴,位于江苏省兴化经济开发区内的五得利集团兴化面粉有限公司恢复往日的繁忙景象。河面上,装满小麦的货船排成长龙,两台抓机忙碌作业、“巨钳”不时开合;厂区内,20余辆货车排着队,等待将一袋袋面粉装车发往上海、浙江、安徽等地……
随着食品工业向康养型、功能化、大品牌转型,兴化市不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服务链“四链融合”,构建起以调味品为特色的健康食品产业体系,努力让兴化市成为“中国唯一、世界第一”的国际调味品产业集聚区。
产业集聚成“群”,畅通区域微循环
冲洗、检重、清理、腌制……在兴化经济开发区大泽水产制品公司,一条条鮰鱼经过多道工序后,供应到半天妖烤鱼连锁店等餐饮店铺。据公司总经理张永山介绍,该公司每天使用的各种鱼类有三分之一来自兴化本地,调料包由园区企业生产,鱼肉打成鱼糜供给园区食品企业,鱼骨渣则由园区饲料厂制成鱼饲料。目前,该公司正与特味浓、姚家族等园区企业合作研发腌料,准备推出面向消费者的预制菜。
立足全国农业大县的资源优势,围绕打造中国健康食品产业名城“补链、强链、建链”,兴化确立打造千亿级健康食品产业集群的目标,吸引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加入“产业链”。其中,特味浓公司每月为安井公司提供奥尔良腌料20多吨,配合安井公司开发藕条产品,研制了专用调味料;五得利、兴野等企业为兴化当地红皮小麦、小香葱等农产品广开销路,让产业链下游的伽力森、田园主义、华丰等企业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在顶新集团带动下,兴化形成了22万亩香葱基地和40多家以香葱等为原料的加工企业,被称为“亚洲最大的香葱生产和脱水蔬菜加工基地”,“兴化香葱”成为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健康食品企业的不断集聚,在园区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区域微循环。
截至目前,兴化市调味品集聚区入驻企业达300多家,全市工商注册调味品企业已达473家,投资总额超过200亿元。
产品创新升级,加速健康食品迭代
走进伽力森食品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乳制品车间,一股奶香味弥漫在空气中。经过杀菌、过滤、急冷等环节,一罐罐黄油包装完毕……
“满负荷生产!新订单还在涌来。春节前要完成的订单已经排到14号了。”据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张俊琛表示,伽力森公司主要生产乳脂黄油、粉脂黄油、冷冻熟面和浓缩高汤产品,是中国黄油制品生产和出口最大企业。为推动产品向更高端升级,伽力森投资1400多万元引进德国生产线,投产了片状奶油项目,主要用于烘焙,其附加值比黄油高出30%。今年,企业还将新上两条生产线,分别生产干酪、稀奶油,投产达效后销售额将增加4亿元,税收超亿元。
为抢抓大健康产业发展新机遇,兴化市聚焦复合调味料、预制菜、特膳食品等领域,以精深化、终端化、品牌化为引领,积极推进企业“做大做强”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日,冷冻干燥方便粥在兴野食品公司成功试产。“这是运用冷冻干燥工艺(FD)生产的,具有便于储运和色香味营养不变等优点。”兴野公司董事长单艳琴介绍。3年前,兴野公司和烟台鑫通食品公司达成投资合作协议,先期共同出资1.2亿元,在兴野公司预留用地新建1万平方米厂房,引进世界最先进的食品冷冻干燥生产线6条,运用当地农副产品资源,生产各种冷冻干燥方便粥、方便粉丝、冷冻干燥面,年产1亿份,实现开票销售2.5亿元、税收1500万元。
服务提升温度,实现软硬实力叠加
“政府为我们建好了厂房,还配套了所需设施,入驻就能安装生产设备,很快就能投产。”鼎烹世家(兴化)食品有限公司行政人事主管袁露华说,公司从筹建到设备进厂安装用了不到6个月时间,“企业进驻如同拎包入住精装公寓一样方便”。
标准化厂房、污水处理设施、食堂、会展中心、人才公寓、生活中心……这里就是兴化经济开发区调味品产业集聚区的中华食谷,齐全的配套设施不仅体现了兴化招商的“硬实力”,更便于项目方减少投资风险,加快项目的投产。目前,兴化市正在规划配套建设占地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并实施3年免租金制度,设立“丽泽基金”项目,初始金额为1亿元,总盘子为3亿元,专为集聚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兴化市不断建立健全企业上市挂牌、“智改数转”、技术改造和“小进规”培育信息库,在加强企业运行监测调度的同时,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服务需求,因企制宜、因企施策,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扶持工作,更加精准、扎实地助推企业发展。
为了给产业项目提供更多技术支撑,兴化市还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合作共建“中国健康食品产业创新基地”,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中国农业大学(兴化)健康食品产业研究院”,旨在建成一个集健康食品专业人才集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品检测、企业孵化、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型研究机构,为解决健康食品生产关键技术,推动健康食品产业向精深加工、终端食品、品牌食品方向转型。
下一步,兴化市将聚集调味品企业600家以上,形成销售额500亿元以上、税收50亿元以上的“655”目标,推动健康食品产业迈向千亿元级大关,让中国的每个餐桌上都有更多的“兴化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