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顺利完成了启动阶段的各项培训工作任务,为下一步高质量推进“头雁”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着眼于深刻领会并深入贯彻“头雁”项目实施精神,突出重点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的优质粮油、绿色果蔬、规模畜禽、特色水产等四个主导产业来培育江苏“头雁”队伍的整体目标和具体部署,我省充分结合项目推进的实际情况,精心设置了具引领性和整体性的启动阶段培训方案,在1月12-14日为期三天的短期集中培训中,重点围绕项目主旨精神和思想再宣传、共性理论素养和文化素质再学习、头雁学员培训需求调研再深入以及培训管理服务要求再明确等方面做了相应安排,圆满完成了各环节的培训任务,取得了预期效果。
全面深入的政治思想再动员。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党委书记刘瑞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姜雪忠、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董维春以及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院士沈其荣在启动仪式动员讲话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向全体学员阐释了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具体涵义和时代意义。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彭超和农业农村部党校副校长朱守银分别与学员探讨了推进乡村振兴和新时代“三农”工作根本遵循与实践观察。此外,还邀请了江苏省委党校二级教授彭安玉,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全面解读。让参训学员较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宏大背景下,“头雁”项目启动的重大意义,为项目实施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基础共性的知识技能素养再提升。以“科技创新+产业振兴”“前沿技术+生产实际”等为主题,以新时代的“头雁”知识储备、技能迭代、理念更新为落脚点,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林乐芬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循环、全国统一大市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了专题讲座,帮助学员拓宽视野,增强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判断和把握能力;国家注册高级企业培训师、上海交通大学EMBA 特约教授窦令成和学员们分享了《商务谈判谋略与技巧》,从实务的角度为农业产业经营者提供基础的商务谈判策略与技能指导;而“雁学农耕文化”的课程安排,以根植知农、爱农情怀为核心,精心设置了一堂农业文化素质课程,依托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丰富的史料,为学员了解中华农耕历史、中华农业文明文化独辟蹊径。
头雁学员的培训诉求再确认。在前期开展了书面调研的基础上,启动阶段全省9个培训现场同步组织开展了和学员面对面的需求调研座谈工作,对学员迫切关心的培训课程需求、形式以及政策方面的诉求等进行深入的意见征集。共形成了代表性培训和政策意见建议等29条,内容涉及到政策扶持、金融服务、企业管理、品牌建设、电商拓展、文旅融合等诸多方面,为下一阶段针对性的培训课程设计和扶持政策落地等提供了依据。
构建推广友好高效的管理服务体系。为做好江苏头雁项目的管理服务保障,南京农业大学专门搭建了项目管理和学习平台——“南农大地学堂”,承载头雁项目的线上学习及考核、项目宣传和学员常规管理等功能,在启动阶段培训课程中对学员做了应用辅导。同时,学校根据项目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印发了《关于成立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的通知》《南京农业大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南京农业大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导师团队建设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和相关实施细则,为规范项目管理、提高项目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江苏省头雁项目的启动阶段的培训,除了因地、因时制宜的教学安排之外,在课程教学和其他各培训环节落实过程中,充分强调了互动、参与式教学方式的运用。线下教学活动授课教师与学员互动交流活跃,传统单向知识灌输转换成双向知识的碰撞和奔赴,启示启发效果明显;在需求调研过程中实现主体转换,营造以学员为中心的交流氛围,有效推动思辨、表达、破题等各方面能力的重塑,也成为培训中不小的亮点。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集中培训所设计的鲜明主题和丰富内容,想通过短期的教学活动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不现实,因此,建立与学员之间持续性地反馈、交流机制成为本次培训地重要组成部分。
据悉,江苏省首批头雁学员,参加完启动阶段的培训后立刻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在不同场合畅谈了对“头雁”项目的感受。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代表、翔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靖江市鑫伟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陶鑫作为第一批“头雁”人才也参加了本次培训,他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这次江苏‘头雁’项目由南京农业大学组织的导师授课和指导,显著地提高农业农村经营主体的整体素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持和保障,我受益匪浅,收获满满。”带着“为基层发声,为农民代言”使命的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代表、镇江市优秀乡土人才、句容市白兔镇致富果业合作社负责人,头雁学员张奎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南京农业大学“头雁”培训项目的肯定和期待,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培训,让更多的头雁在基层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