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10个关于历史与和平的瞬间
2023-12-13 12:4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2023年12月13日,南京,阴。

数百面写有“国家公祭”大字的黑幡在风中猎猎作响,凄厉的警报再一次于耳畔长鸣。我们迎来了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稚气未脱却又铿锵有力的诵读声响彻广场,三千羽白鸽乘着和平钟声振翅远方,国行公祭,祀我国殇。

撰写《和平宣言》的诗人冯亦同曾说:“如果一年中可以有一天给予一个城市,我要说:12月13日属于南京!”在属于南京的这一天,在充满悲伤和哀思的12月,我们收集起10个瞬间,10个关于历史与和平的瞬间。

(1)默哀

上午10点01分,尖锐的防空警报响彻南京城上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集会广场上人群肃立,低头默哀;公共场合的行人驻足,汽车、火车、轮渡也纷纷鸣笛哀泣,共同悼念丧生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无辜同胞。

1分钟,60秒。指针无声划过了充满血泪的苦难、枪口刺刀前的勇敢、倾其一生的追寻和接力诉说的传承。2018年,“默哀一分钟”被明确写入法规,以立法的形式记录下全体中国人对事实真相的尊重,对罹难同胞的告慰。

驻足、静默、鸣笛,生活在和平年代下的人们不会忘记遇难同胞,同样不会忘记历史给予的警醒。当时间的指针走满一圈,默哀毕,追思仍续。

(2)诵读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公祭仪式现场,86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身着统一服装,诵读《和平宣言》。诵读声里,既有古都南京惨遭掳掠的历史,也有国人奋发图强的魄力,更有守护和平的呐喊。

作为领诵者之一的仇乙翔,早在小学时就跟家人来纪念馆参观。“万人坑”的残酷真相、展陈的黑白相片、遇难同胞的森森白骨,都给了年幼的仇乙翔极大震撼。那种震撼,掺杂着对血腥死亡的畏惧,也包裹着对家国同胞强烈的痛惜。后来,随着家人工作的调动,仇乙翔来到南京学习生活,饱经沧桑的古城也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对我来说,来到国家公祭仪式现场诵读,以这样的方式铭记历史,很有意义。”

受人欺辱的至暗时刻不再,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们终将见证和平与美好的未来。

(3)钟鸣

公祭仪式的最后一项议程,6名来自工、农、兵、科、学、企届的代表撞响和平大钟。每一记撞击,浑厚、庄重的钟声久久回荡。随即,3000羽白鸽飞向远方,带去对遇难同胞的无限哀思与对世界和平的永恒希冀。

“撞钟是一个神圣又庄严的时刻,能作为撞钟者参与国家公祭日,我感到很激动。”北风凛冽,美籍华人鲁照宁说。近20年里,他已向纪念馆捐赠了超过2600件的史料。持续不断的捐赠背后,藏着鲁照宁对二爷爷鲁葆寅的思念:1937年,攻入南京的侵华日军大肆屠戮,鲁葆寅丧生在日寇枪下。

为了告慰亲人和30万遇难同胞,鲁照宁在国外积极搜寻相关史料,侵华日军的军人手牒、刊登日军占领南京后状况的《纽约时报》原件、日本人撰写的南京大屠杀题材书籍等一批珍贵资料陆续走入展馆,成为历史的有力证据。

(4)驻足

“他们长眠于罪孽的炮火,我们诞生于繁华的烟火”“历史不会遗忘,吾辈更当自强”“以史为鉴,珍爱和平”……12月以来,南京地铁在多个站点设置“和平许愿墙”。许愿墙上,深浅不一的紫金草和展翅飞翔的和平鸽排布其间,等待每一个人的驻足。

路过的乘客和特意赶来的市民,认真写下对遇难同胞的哀思和对和平生活的期许。在这些或稚嫩或成熟的笔迹背后,是一个个提笔凝思的瞬间,他们伤感于这座曾满目疮痍的古城,亦将一切与美好相关的词语赠予她,对她的未来充满期待。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令更多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87岁的陈爷爷特意赶到云锦路地铁站,郑重地留下和平寄语。自2016年设置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和平许愿墙”群众签名悼念活动开始,8年间已经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抗战老兵、大中小学生、国际友人、外地游客和南京市民在内的数十万名群众写下对和平的祈愿,共筑和平之城。

(5)“碑文”

初冬的“哭墙”前,有无尽的哀思。公祭日前夕,纪念馆家祭活动现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夏媛拿起黑笔,为遇难亲人描新。“夏淑芳、夏淑兰、夏淑芬……”一笔一划,灰色石墙上的墨痕愈发清晰。

“我岁数大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来看你们了。”夏淑琴面对“哭墙”低喃,似遗憾,似叹息。寒风中,年近百岁的老人用双眼一遍遍描摹至亲的姓名,久久不愿离去。

她的家,一半在身边,一半在墙上。

这面立于纪念馆南侧的遇难者名单墙俗称“哭墙”,1995年初刚设立时,墙上刻有3000个姓名,象征被日军屠杀的30万同胞。28年来,随着史料考证、研究不断深入,“哭墙”经历数次增刻,姓名已增至10665个,长度增加约一倍。

10665个姓名,是遇难同胞共同的碑文,悼念每一个曾幸福美满的家庭,祭奠每一段曾鲜活灿烂的人生。对历史的打捞没有结束,“哭墙”还将继续延伸,直到每位遇难同胞都刻上名字。

(6)传承

历史的年轮绕过86圈,曾经的亲历者,正逐渐走向凋零。纪念馆照片墙上的面孔一次次由明转暗,如今仅有38盏代表幸存者的灯在黑暗里闪着微光,但沉痛的历史永远不因岁月流逝而被遗忘。

“我要延续父亲走过的路,把这段历史记忆传承下去。”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葛凤瑾来说,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他首次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的身份参加公祭仪式。“今年1月,我父亲葛道荣因病离世,往年我都是陪着他来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和弟弟葛凤亮陪同父亲传播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累计参与200多场集会交流和证言宣讲。父亲的离世没有中断他传承记忆的脚步,他将带着父亲临终前的愿望走下去,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记住这段历史。

“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

时至今日,燕子矶江畔涛声呜咽,留着弹痕和硝灰的城门无声控诉,泣着血泪的证言仍在古城上空盘旋。从覆灭到重生,枯眼望不尽的长夜催生出向死而生的信念;从亲历到传承,一代又一代人将自己变作不可撼动的历史证人。截至目前,已有先后两批共23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接过“记忆传承人”证书,代替祖辈站上历史的坐标轴,标记1937年的南京。

(7)寻证

不只是幸存者及其后代,越来越的人正为讲述历史真相而不懈奔走。

“下关附近有很多‘残死’的中国士兵。”“很遗憾发生了大量抢劫、强奸、强闯民宅的事件。”“日军闯入各国大使馆(部分例外)、民宅、学校,行径野蛮不堪。”这些内容均来自日本上海派遣军报道部、华中方面军特务部木村中佐的《从军日志》,为纪念馆最新收集的文物史料之一。

自首个国家公祭日以来,纪念馆新增860件(套)文物,截至目前,纪念馆各类藏品总量已达19.3万件(套)。

文物征集的背后,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身影:日本友人大东仁,数十年如一日地奔波在日本各大旧书店、二手市场,收集超过4500份南京大屠杀罪证并捐赠给纪念馆;历史学者张连红带着团队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寻觅,积极把学术成果外译,将南京大屠杀的史实真相传递给世界;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全身心投入南京民间记忆打捞工作,用近6000件抗战文物史料警示后人铭记历史……

无论是南京城内万人坑的皑皑白骨、幸存者身上的累累伤痕,还是一张张触目惊心的资料照片、一篇篇客观翔实的研究论文,都无可辩驳地揭示了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南京人民不会忘记,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都不会忘记。

(8)讲述

历史以证物为形,亦以书籍为容器。

12月6日,纪念馆联合各界在南京举行“铭记历史、珍爱和平——2023年度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新书发布会”,集中推介近年来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和国家公祭主题的10余本新增出版物。以字为媒、以文为镜,它们共同讲述南京记忆。

“幸存者的照片、证言历历在目,每一次翻阅,都仿佛与这些幸存者对话,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站在《时间证人》影像集前,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李黎说,该书收录了南京籍摄影艺术家速加拍摄的8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肖像、证言及摄影手记,以克制的图像尺幅和书页留白实现悲愤和希望之间的艺术平衡,以幸存者指纹和幸存者后代的书法凸显史证的鲜活和时间的痕迹。

从首个国家公祭日至今,几乎每年都有南京大屠杀史最新研究著作及有关书籍集中发布。当远去的历史凝于笔墨,当耳畔的证言印刻在纸张之间,真相以另一种形式接力讲述。

(9)聆听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高山去世那年,他的儿子李真铭加入了纪念馆紫金草志愿服务队,为参观者、中小学生做志愿讲解。在馆中,他讲得最多的是“和平来之不易”。

“时间过得太快了,转眼已经是第十个公祭日了。”李真铭依然记得陪父亲参加首个国家公祭日的情景,记得老人一次次润湿的眼睛。“父亲总说,讲述这段历史,不是为了让后人记住仇恨,而是要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要记住和平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努力。”

李真铭自知个人力量有限,但他相信聆听之后的凝聚之力。“我讲给10个人听,也许他们就会讲给100个人听。”

烽烟尽处,这座建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之上的纪念馆开始无声讲述,记忆的力量在聆听间传递。自首个国家公祭日举行以来,纪念馆年均参观人数保持在百万以上;两万余名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紫金草志愿者在此汇聚,为历史与和平发声;23所国际高中及职业高中国际班的6000多名准留学生接受“行前一课”,成为和平种子的传播者……我们将屠城之殇融入民族血脉,在回溯苦难中呼唤和平与大爱,在一次次讲述与聆听中向世界告愿:让孩童不再哭泣,让悲剧不再重演,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永驻人间。

(10)愿景

再次回到公祭仪式现场,人群中有这样一幕:日本友人松冈环站在方阵左侧,时不时隔着人潮向中间望去,那里坐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民生和艾义英。“看到他们都很健康,担心的情绪消失了。”

在松冈环没能来到中国的4年里,她陆续收到幸存者离世的消息,深感遗憾的同时,也愈发体会到时间的紧迫性。1988年至今,松冈环往返南京和日本百余次,追访300余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追查250余位参与过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将他们的证言出版成书、制作成纪录片,将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呈现给世人。

“让南京大屠杀及相关历史准确地写进日本孩子的教科书,是我30多年坚持调查的最终目的。”她说。

像松冈环一样的国际友好人士,正在逐渐增多。与南京同频的他们,在世界各地汇聚正义之声。从2014年到2022年,从零星数个侨社团到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160多个侨社团,在世界各地组织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的人越来越多,南京大屠杀历史正被越来越多的海外当地主流民众所知晓。

回望来时路,从人类“黑极”迈向和平高地,我们步履铿锵: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016年,重点智库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成立;2017年,南京成为全国首座、全球第169座“国际和平城市”;2018年,《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捷克开幕……从个人记忆、家族记忆,到国家记忆、世界记忆,我们构筑出坚不可摧的记忆共同体,凝聚起共同的愿景,彻底远离战争,世代捍卫和平。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八十六载,青史昭彰。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无数中华儿女毅然投身全民抗战的洪流,凝聚出血战到底的伟大力量,开启从沉沦到觉醒的历史转折。穿过战争的硝烟,历史大势浩荡向前,“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是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

在这些瞬间里,我们哀悼,我们铭记,我们不忘1937年的南京,我们期待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纪念馆上空,和平鸽久久盘旋……

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记者 柏丽娟 喻婷/文 费念渠 万程鹏/摄

标签:
责编:陈康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