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扬州经开区:锁定“高精尖”,打造千亿产业“新”力量
2022-12-30 18:55:00  来源:扬州发布  
1
听新闻

近日,扬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扬州大学扬州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科创中国”汽车轻量化创新基地揭牌,这标志着扬州经开区“一廊四核”科创布局初具雏形。

就在不久前,西安交大扬州科技园“思源创客”成功上榜国家众创空间名单,成为该科技园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之后又一“国字号”品牌。

“推进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源泉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增量是科技变革,最急需的要素是人才资源。”扬州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潘学元说,扬州经开区加快打造科技创新高峰、形成人才发展高地,为园区“二次创业”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得益于科技创新的发力拉动,扬州经开区坚持“双千亿过百亿”目标,产业发展跑出了加速度:预计全年工业开票销售1050亿元,增长24%,有望提前一年实现工业开票千亿目标。

华鹏光伏生产车间。 吴忠祥 摄

紧盯最前沿,布局“一廊四核”

“我们将以汽车轻量化为突破口,将创新链嵌入产业链,进一步做优做大做强新项目。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综合税收超5000万元。”育材堂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易红亮介绍。

12月16日,扬州经开区集中签约重大产业项目13个,总投资205.1亿元,育材堂材料科技项目是其中之一。

“我们选择扬州经开区,一个重要考量就是这里有着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易红亮告诉记者,近年来,扬州经开区引进了国汽轻量化扬州研究院,建立了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最近又挂牌“科创中国”汽车轻量化创新基地,这些因素都坚定了企业的投资信心。

位于智谷科技综合体的国汽轻量化扬州研究院、“科创中国”汽车轻量化创新基地,正是扬州经开区布局“一廊四核”的重点项目。“一廊四核”即“G328科创走廊”、智谷科技综合体、西安交大扬州科技园、扬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科创城总部经济区,是扬州经开区实施“创新活区”战略,集聚人才、创新资源,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全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动力引擎。

6月初,扬州经开区组建科技创新委员会,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紧扣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对全区科技创新工作进行谋篇布局,实现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互促共进——

加快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区内企业全方位提供科技支撑,进一步擦亮全国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品牌,在已经落户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等20多家国内一流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基础上,紧盯产业前沿、尖端技术,有的放矢地开展科技招商,招引一批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落户;

明确各类载体发展规划,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过程创新创业孵化链条,目前全区已先后创成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光伏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等21个“国字号”品牌,建成国家级光电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等7个国家级实验室,创新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锁定“高精尖”,打造“智汇经开区”

6月2日,扬州经开区召开人才·科技合作签约暨创新发展大会,表彰奖励区内优秀人才,19个人才及科技项目进行线上、现场签约,出台“人才新政12条”3.0版和“科技新政10条”。

这是继去年首次召开人才发展大会后,扬州经开区又一次召开以人才和科技创新为主题的高规格大会,彰显了扬州经开区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的诚意和导向。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为引来“金凤凰”,扬州经开区锁定“高精尖”高层次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将人才工作尤其是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让经开区成为各类人才近悦远来的高地——人才工作机制不断优化,“智汇经开区”品牌活动接连不断,人才政策相继出台并持续优化,全面尊崇人才的氛围更加浓厚……

9月3日,2022扬州市“绿扬金凤”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经开区(长春)光电产业专场赛暨第二届“智汇经开区”创业大赛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个高尖端项目报名参加。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吴龙林表示,将积极发挥创新创业政策引才效应,深入挖掘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项目,推动园区产业聚集人才、人才引领产业发展,为园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以人为本、近悦远来的良好生态,让海内外越来越多的“高精尖”人才选择扬州经开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春光机所研究员王立军在西安交大扬州科技园创办了扬州扬芯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院士、磁学与磁性材料学家都有为带着他的团队在扬州经开区“安营扎寨”,开展磁性器件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周新良博士、研发出全球第一个纯视觉无人驾驶环卫机器人的剑桥大学学者陈硕等一批“技术大拿”在此安心创业。

目前,扬州经开区拥有人才总量10.92万人,其中博士245人、硕士4215人,引进和密切合作的两院院士6人,万人人才拥有量达45.31%,为经开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铸强创新链,赋能千亿“产业高原”

“今年,我们公司可实现产值3000万元,这离不开扬州经开区良好的‘土壤’。”中科院院士、扬州华翀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都有为介绍,公司致力于自主研发并销售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磁性器件产品,实现国内磁性器件替代进口,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端电子器件和高性能电机产业技术水平。

都有为提到的“土壤”是扬州经开区铸强创新链,全力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

华翀科技成立后,扬州经开区为都有为的创业项目提供了1000万元的人才项目资助、2000万元的股权投资,以及近6000平方米免费生产厂房,并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双创计划”、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人才项目资助,累计获批资助资金900万元,为企业初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打造一流的发展生态,企业最有发言权。

为了鼓励创新创业,扬州经开区响亮地喊出“一切围绕着项目转,一切为着项目干”,将营商环境作为核心竞争力,出台并实施了《五年行动纲要》,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发布《产业发展白皮书》,聚焦拉长增粗产业链条、科技创新等,深耕绿色光电、汽车及零部件、高档轻工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三新一高”产业,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主力型先进制造业集群、标志型特色产业集群和领先型科创产业集群;出台《工业企业培大育强“211”五年行动计划》《先进制造业招大引强扶持政策意见》等,以空前的硬核举措和“真金白银”的支持,推动项目开花结果、企业做大做强。

随着亚普、晶澳、中集、中航、中化、潍柴、海信等一批央企、国企、跨国公司、上市公司以及科技型企业的相继落户、发展壮大,扬州经开区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据最新数据,新能源、绿色光电、汽车及零部件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已经形成,绿色光电产业今年可望突破200亿元,新能源产业达到400亿元规模。

“今年,全区预计实现工业开票销售超千亿,用两年时间完成三年千亿目标。”扬州经开区工信局局长潘明介绍。

扬州发布记者 吴生锋 吴忠祥

标签:
责编:路航 崔欣